第36章
自此开始几天之内,贞书便要替贞媛打理一切出京事宜。京郊的庄子并宅子是宋岸嵘托一位挂笔行艺的书法家赁的,他与赵和亲自打马去看过了才下定。一应铺盖被褥并生活所用,贞书皆在东西两市置备齐当,雇了一辆驴车并一个小学徒,先叫送到庄子上去收拾打理。因正好交入腊月,贞书又跑到玉府后门上报备了一声家中有事,不能来府的话。才又急急赶到东市。
章瑞这些日子不论走到那里,都有两个小学徒贴身跟着,倒是把个童奇生羡慕坏了。他如今虽阔也还只用着一个小厮,章瑞一下子便有了两个。
贞书自昨夜起就千叮咛万嘱咐,叫贞书把银钱自己收藏好,千万莫要给章瑞多给一个铜板儿的话,又给两个学徒叮嘱千万要看好章瑞,莫叫他跑了的话儿。到出门时仍不停叮嘱着:“他若拿了银子,必然会跑掉。虽我给的不多,但按月会叫赵叔给你送来,你自宽心养胎,再莫要整日啼哭。”
贞媛本要上车,忽又扑到贞书怀中道:“姐姐拖累你们至此,真是又羞又悔又难以言表。”
贞秀难得下楼,听了这话道:“快上车去吧,真悔就不该作出这种事情来。”
贞书一手指了贞秀冷冷瞪着她,半晌她才又冷哼一声,扭着小脚上楼去了。
章瑞也骑了匹马,叫赵和与宋岸嵘两个两边夹着,趴着马上斜斜盱着贞书,忽而弯下腰来道:“早听闻二妹妹和童奇生有旧,待他果然比别个不同,随便一伸手就是几千银子。到了章某这里,就一分也得不着了么?”
贞书是见过他们在醉人间里蘼废样子的,也伸手指了他道:“早知你是个贪财的,不知你竟这般无耻。你若再敢得瑟,小心我找人废了你子孙根,叫你也作一回宦官阉竖。”
章瑞那里听过女子能说这种话,再贞书一手指着他,宋岸嵘与赵和两个目光刀一样远远瞧着,后面又是几个满脸阴沉的小学徒站在那里,遂吞了口水暗暗道:这点仇我章某先记着。
马车驶动,贞书跟着一直送出了东市,在窗子上嘱咐了半天要贞媛莫要再叫章瑞哄骗了的话,又叮嘱她养好胎气,多吃多睡,自己何时会去看她的话。远到实在不能再远了,才松了贞媛的手远远瞧着。
为了贞媛,苏氏一心要寻个高婿,如今却连名份都还没有就要先隐到农庄上去。贞书瞧着远远而去的马车自言道:话本上的才子佳人,山盟海誓,两情相悦,其实都是假的。现实中的男子,不为贪钱,即为图色。远从徽县来的童奇生如此,京城的章瑞,杜禹,窦可鸣等等,皆是如此。无分贵贱,尊卑,有无学识,竟无一例外。
她长叹一声回头,就见玉逸尘披一件烟灰色裘衣站在她身后,亦在望她目光所极之处。他领子上雪白的风毛衬着无血色的脸上朱红的唇,倒是十分温润好看。只是头上仍是那枝木簪显得有些太朴素了些。贞书掐指一算原来今日竟是腊月初三,遂谦笑道:“小女去府上报备过,今日有事不能去的。”
玉逸尘道:“我知道,只是今日休沐无所事事,便想着出来走一走,或者能碰到小掌柜,也算是桩惊喜事。”
贞书摆手道:“我是累坏了,需要回去狠狠睡一觉,非但今日,十八也不能来,因年下过节要盘点整理货物,还要换那班学徒们回家看看,你须得饶过我这一回。”
她说完也不再多话,怕叫他缠住了就走不脱,索性转身跑了起来。跑了很远心内有些放不下,回头一看,便见他仍站原地,一动不动远远望着自己。
贞书狠了狠心,仍是转身跑了。
玉逸尘往回走着,迎面碰上梅训,轻皱了眉头道:“我不过在此闲逛,你们怎么跟来了?”
梅训垂手恭立了道:“昨日有个前院的小太监来报,说户部左侍郎窦可昌手下的人,曾到他面前打探过公公去年往大夏河一带行走时的行踪?”
玉逸尘这才警觉起来,问道:“那小监怎样回答的?”
梅训道:“我们带的皆是当时东宫徐秀手下的人,前院的小监们并不知情,但他既报到了小的这里,想必没有说太多。”
玉逸尘负首仰了脸道:“窦侯,是块难啃的骨头,我本想放他一放,但若他这样急不可耐,就不得不办了他。”
去年大夏河的事情,其中牵着玉逸尘的私心,就连皇帝李旭泽那里,他都有所隐瞒。引鞑子入关是大逆的死罪,这样的事情可不能透漏出去。但他做的十分隐秘,究竟是从那里漏了风声?
今日装裱铺子下了门板锁着门。贞书径自回了后院小楼,就见苏氏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份请帖递给她道:“我们这些日子竟给忙忘了,贞玉九月中生了个女儿,如今要办百岁,来帖叫我们也去。”
贞书一拍脑袋道:“正是,她是九月间生产,我们竟连点东西都没有送去或者望一望,怕她心内有怨念。”
苏氏道:“谁说不是了,她虽嫁的好又嫁妆多,如今宫里那位靠不上,得力的便仍是我们这些庶系亲戚们,若再不去,侯府另外几房也要笑话她。”
贞书道:“好在贞秀那些日子缝了许多东西送去,不然真要叫别的妯娌笑她娘家没人了。”
苏氏又问贞书:“要不要把贞秀也带上,好叫她去给贞玉赔情道歉?”
贞书摇头道:“贞玉大喜的日子,还是算了。我去了替贞秀说合两句,若她面上松动了,再叫贞秀去也是一样的。”
苏氏叹道:“我不过是想着,侯府大宴,怕会请许多少年公子们去参加,也好叫贞秀与贞怡相看一眼。”
贞书提高了声音道:“既然贞秀那里已与童奇生下了定,便盯好他那个人,莫要叫他再与章瑞一样,至于外间有多少少年公子,门第高的咱们配不上,门第低的只图点银钱嫁妆,有什么好瞧。”
许是她这话说的重了些,贞秀推门出来气冲冲道:“不过就那点事情,大姐姐作下你就一力出银出力成全,我作了怎么你就要话里带刺的扎我?难道我也弄大了肚子?莫不成你还没有放下童奇生?”
贞书道:“并非我放不下,我只是说若你真想与他过日子,就把他盯好了,他如今不知那里来的银整日在外大手的浪花着,怕他走入歪门邪道去。”
贞秀冷笑道:“就你是个财主,就你有钱给我们施舍,可惜我不稀罕,我宁愿一针一线换钱来也不学你一样抛头露面拿脸换钱。”
苏氏拍手道:“才送走了一个,这又吵起来,你们是嫌我还活的不够累么?”
贞秀回屋使劲合上了门,贞书亦回了自己屋子。苏氏坐在起居室里摊了双手道:“我将你们一个个拉扯到这样大,可曾存过一点坏心?可曾没有劳心劳力抚育你们?你们竟都是些来讨债的,一个个不能叫我省心。可见我是个命苦的,若我能得个儿子……”
她一人在外哭了半天,贞怡出来替她擦了眼泪,扶她进屋去了。
贞书盘算着明日去侯府要备的礼,掰指头一样样算着,忽而脑中一惊醒,想起章瑞方才的话来,说什么她待童奇生与别个不同,一出手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心道那童奇生家里就一个秀才爷爷并几亩田地,也仅够糊口罢了。但两回在京中见他,皆是穿着衣饰堪比京城的公子哥儿,他那里来的银子?
或许贞书真拿了银票,但却没有藏在自己手里,而是早早就暗渡到了童奇生手中。
☆、第63章 百岁
若真是如此,也难怪贞玉的人踏平宋府都找不着,也难怪贞秀只拿几件衣服便出了宋府。银钱早已经转移出来了。
只是童奇生如今在醉人间那样的销金窟中长住,那贞秀辛辛苦苦弄出来的银子,只怕最后是落不到她手中里。想到这里,贞书心中阵阵犯难,若要提醒贞秀,又怕她误解。若不提醒,只怕最后仍是贞媛的老路。她揉着发毛的脑袋想了半天,才捶床叹息道:天塌下来砸不死再说吧,现在我要好好睡觉了。
贞书好好睡了一觉起来,开锁取了两张银票,欲要到隔壁银楼上去替贞玉的孩子置些东西带去。她才一出了门,就见贞怡含笑扭着身子在外站着,遂问道:“可要与我同去?”
贞怡跑了过来道:“我也要对玉镯子。”
贞书牵了她手道:“那东西显老气,不如打对银子的,又清亮又素雅。”
贞怡嘟嘴道:“怪道大家说你小气,银子的才值多少钱?我必要对玉的。”
两人自银楼上选了一只金锁,又选了一对小儿的金手环金项圈儿,又贞怡替自己弄了一些没用的东西,足足花了贞书三十两银子。她数着银票哎叹道:“如今真真是花钱如流水。”
银楼老板负手笑道:“宋小掌柜日进斗金,还怕花这点银子?”
贞书笑着摇头辞过,次日一早便带了打扮的花盆一样的贞怡往北顺侯府而来。因贞怡也是双小脚,她们不得不雇辆车。虽窦可鸣行五,贞玉如今娘家也不如,但毕竟窦可鸣在侯府最受宠爱,贞玉又是个家财万贯的,况这是他们头一胎,来祝贺的人非常多。
贞怡与贞书进了侯府,贞怡指着前面一个女子所着青烟狐裘道:“好二姐姐,为何我还不长大,好也能穿这样衣服?”
她如今还得梳双髻,是以非常羡慕年级大些女子的衣着。贞书略低了头拍了拍业已到她肩膀的贞怡道:“二姐姐盼你永远不要长大。”
因娘家无人,贞玉对于仅来的这几个客人便十分重视,亲自在自己起居的浮云居里设宴招待,自己也间或相陪着。贞书去时,沈氏与陆氏两俱已在屋内坐着。三房的贞瑶如今也有十四了,细挑抽长的个子,仿佛要与贞书比肩一般,不过眼睛略小了些,人也如陆氏一样有些憨气,贞妍最小,仍是依在陆氏怀中不肯出来。
贞书如今手中有银钱,给的见面礼自然手笔最大。陆氏呵呵笑道:“瞧瞧三姑娘,开起铺子来手笔就是与我们不同。”
贞书在下手站了与贞怡两个齐齐给陆氏沈氏问过安,才在边上小几子上坐了。贞玉这屋子里燃着地龙,又暖和又不觉得干燥,很是舒适。只是陆氏穿的多了些,此时便敞了外套道:“横竖没有旁人,我是热的不行了。”
她身后一张狐裘毡子,三寸长的毛,是贞玉常坐的。她将那东西抽出来扔给丫环道:“这是什么东西,像是能着火似的。”
沈氏与贞书皆笑着。不一会儿贞玉抱了小女儿进门,递给丫环道:“胳膊困死了,孩子本不重,这包裹的太重了些,时时往下滑。”
陆氏道:“后面一众婆子奶妈跟着,你为何非要自己抱?”
贞玉弯腰逗了逗孩子,笑道:“我怎舍得她离开我跟前那怕一会会儿。”
贞书方才还未好好看过,就叫她抱去看人了。此时便自那丫环手中接了过来抱在怀中,见棉绒绒的金线斗篷雪白的绒胆中棉布被子裹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儿,眼睛又圆又亮,眼珠漆黑的仿如墨色宝石一般闪着亮光。一点鼻子又尖又翘,唯是那点嫩红红的小嘴唇儿,嘟在一起,真叫人忍不住想要亲上一口。贞书叹道:“这也太漂亮了。”
贞玉坐在一旁心满意足的笑道:“谁说不是了?老侯爷本来孙子孙女们羊一样跑的,头一回抱去还嫌烦着了他。如今这院子他一日都要来三回,只差没踏平了门槛。爱囡囡儿爱的什么一样。”
贞书见孩子伸出手来,将自己一只手指递给她,她便紧紧握了,似要抓到嘴边去一样。这小女儿漂亮到任是谁的丹青都无法画出来一样,也怪道连北顺侯都爱。
陆氏也凑过来看了一眼,点头道:“这孩子长的像她爹。”
贞玉听了竟也没生气,只是附合道:“总比我好看就行。”
她生产完后胖了些,唇下一圈胡子也没了,倒比往昔更好看更有些女人味儿。她拍了贞书肩膀问道:“窦明鸾与陶素意几个在我后院西屋里坐着,你要不要去坐一坐?”
贞书本欲不想去,又怕自己两番来了都不去,窦明鸾心中要有想法,遂点头道:“去一下吧。”
贞玉随她出了屋子才道:“前番大约真是我误会了贞秀,前番四叔母说,她理老祖宗原来用过的衣物时,自一床被角里抖出一张一万两银子的银票来,老祖宗何曾往那里藏过钱?可见是混乱中那个丫环婆子偷了未渡出去的。”
贞书点头,暗道自己竟也错怪了贞秀,心中有些愧疚,就听贞玉又言道:“还有三万数的银子,大约是叫那个奴才弄走了。贞秀如今仍在小楼里不肯下来么?”
贞书道:“偶尔也下来,不过她脚细走不得路,不爱下来罢了。”
贞玉叹道:“我年轻时有些跋扈,也是一人独大惯了。如今到了这府里才知人情冷暖,只你们不怪我就行,咱们毕竟都是姐妹。”
见送到了门口,她才又道:“我还得去外边招呼着,不然又要遭婆婆怪罪,你且去吧。能做得女儿自在,是再好没有的。”
贞书回头,见贞玉如今也不肯穿戴的一身珠宝,心道她也长大了,只是也太快了些。
陶素意与窦明鸾皆还未嫁,但陶素意那里是订了许尚书家的公子,十八年华的少年郎,自己有材有貌,父亲官居高位,与陶素意的侯府小姐身份再配没有。况且两人皆是京中素有才名的男女,想必结了婚也能琴瑟合鸣情投意契。聂实秋虽与章瑞言了一回婚配,最后却未结成,如今不知找了那府少年公子。她有过上一回,如今这些事情上小心,瞒的滴水不漏。唯有窦明鸾如今更瘦了,偏还梳着半梳头,下面头发也干枯没有光泽,眉间难掩苦色,窝在角落里空愁眉。
在座还有两个不认识的姑娘,贞书也笑着点头,问过她们几个,便听窦明鸾道:“宋三姑娘,稀客稀客,如今你也是这京中名人了。”
贞书在她们身边坐了道:“岂敢。”
窦明鸾伸了一双纤脚出来,脚上亦套着一双羊皮小靴,倒与贞书脚上的有些像,只是她那双靴绑子上纹着些漂亮的花边,比之贞书一双要更清秀不少。窦明鸾笑道:“我虽吃了些苦也是值得的,如今放了足可以穿的这东西,又暖又舒适。”
她见贞书也穿着一双,心道这靴子是总管大太监玉逸尘不知那根筋不对,急招土蕃能工巧匠入宫所做。京中统共也不得几双。她自己这一双还是母亲章氏进宫,将圣人奉承的好,圣人又听闻她放足受了苦才赏的,也不知贞书这双自何处而来。
贞书将脚收到裙下,就听聂实秋虚推了窦明鸾道:“即放了足能跑了,何不到凉州去找你那情郎去?”
窦明鸾咬唇吃吃笑道:“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今这事在京中不算新闻,她自己也不拿取笑当回事。贞书也跟着笑起来,陶素意也言道:“他虽好却远在凉州,你很该放眼瞧瞧外边,大有男子比之杜禹好不知多少倍。”
聂实秋道:“就比如许尚书家的公子……”
陶素意掩唇一笑,再不言语。贞书原本见她们,也是丫环身份,那回在窦明鸾闺房中有长谈,也不过是因她心情不好罢了。如今她们还是闺秀,她却还要为生计奔波,那有心情谈这些小男小女的情意事,遂寻了个借口告退了出来,仍陪陆氏沈氏几个坐着。
贞怡许是自幼听惯了苏氏唠唠叨叨嫌弃三房两个丫头又丑又上不得台面,是以也不跟她们聊天,独自人小装大扭着身姿在那里正坐着,等贞书来了就马上扑过来道:“你去与她们玩,竟不带我。”
贞书道:“那是些大姑娘,你不过一个小丫头,有什么凑趣?”
贞怡怨怨叨叨撇了嘴道:“翻过年我就十三了。”
贞书心道:若我仍是十三该有多好?若我仍是十三岁,在徽县蔡家寺,头一样要避的就是童奇生。
沈氏问贞书道:“为何不见大姑娘?”
贞秀虽与贞玉有龃龉,贞媛该是好的。
贞书编个谎道:“年下变天气,她染了风寒正躺着。”
陆氏摇头道:“除了你,她们几个都叫你娘捂坏了,要我说,孩子就该放到风地里去跑,跑惯了自然有抗力不常病的。整日捂在屋子里汗孔子都是开的,一出门就要钻风。”
这个三叔母性直有大嗓门,虽说话难听阖府却没有不喜欢她的人。
☆、第64章 别信
贞书笑着应了,几人又闲话一会。
陆氏今日还要回宋府投奔沈氏,两个不过中午略坐了一坐就要告辞,贞书见此亦拉着贞怡跟了出来。因贞玉仍在外宴客,她们刻意吩咐了苗妈妈不必告诉,一径出了浮去居。谁知几人才走到大门口,就见贞玉带着安安寄春追了出来,捉住贞书道:“三妹妹回去了知会四妹妹一声,叫她寻常也到这里来坐一坐,我是顶想她的。”
贞书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才要走,贞玉又拉住了四顾而笑道:“因老侯爷心疼囡囡,我仗着囡囡的面子替宫里姑奶奶求了情,前番侯爷侯夫人一同到宫里劝动过一番太后,叫她在皇帝跟前美言。只怕不日太妃娘娘就能招我进宫去了。太妃在宫里有面子,咱们在宫外就有面子,你们往后嫁了人,人家也是要看娘家这一层的。”
贞书默默点头,心内想起贞媛与贞秀两个的婚事,再想起自己整日也是这样不明不白,才知小女儿的日子已经过去,不论谈婚论嫁与否,都到了该要紧张的时候。章瑞绝不是真心实意要与贞媛成亲过活,从聂实秋退婚即可看出,必是他自己这边有些问题。再又她在醉人间碰到他和童奇生两个龌龊形样,虽男子逛青楼是常事,但若不是亲见,贞书远不能想男人能下作到那个程度。
章瑞这些日子不论走到那里,都有两个小学徒贴身跟着,倒是把个童奇生羡慕坏了。他如今虽阔也还只用着一个小厮,章瑞一下子便有了两个。
贞书自昨夜起就千叮咛万嘱咐,叫贞书把银钱自己收藏好,千万莫要给章瑞多给一个铜板儿的话,又给两个学徒叮嘱千万要看好章瑞,莫叫他跑了的话儿。到出门时仍不停叮嘱着:“他若拿了银子,必然会跑掉。虽我给的不多,但按月会叫赵叔给你送来,你自宽心养胎,再莫要整日啼哭。”
贞媛本要上车,忽又扑到贞书怀中道:“姐姐拖累你们至此,真是又羞又悔又难以言表。”
贞秀难得下楼,听了这话道:“快上车去吧,真悔就不该作出这种事情来。”
贞书一手指了贞秀冷冷瞪着她,半晌她才又冷哼一声,扭着小脚上楼去了。
章瑞也骑了匹马,叫赵和与宋岸嵘两个两边夹着,趴着马上斜斜盱着贞书,忽而弯下腰来道:“早听闻二妹妹和童奇生有旧,待他果然比别个不同,随便一伸手就是几千银子。到了章某这里,就一分也得不着了么?”
贞书是见过他们在醉人间里蘼废样子的,也伸手指了他道:“早知你是个贪财的,不知你竟这般无耻。你若再敢得瑟,小心我找人废了你子孙根,叫你也作一回宦官阉竖。”
章瑞那里听过女子能说这种话,再贞书一手指着他,宋岸嵘与赵和两个目光刀一样远远瞧着,后面又是几个满脸阴沉的小学徒站在那里,遂吞了口水暗暗道:这点仇我章某先记着。
马车驶动,贞书跟着一直送出了东市,在窗子上嘱咐了半天要贞媛莫要再叫章瑞哄骗了的话,又叮嘱她养好胎气,多吃多睡,自己何时会去看她的话。远到实在不能再远了,才松了贞媛的手远远瞧着。
为了贞媛,苏氏一心要寻个高婿,如今却连名份都还没有就要先隐到农庄上去。贞书瞧着远远而去的马车自言道:话本上的才子佳人,山盟海誓,两情相悦,其实都是假的。现实中的男子,不为贪钱,即为图色。远从徽县来的童奇生如此,京城的章瑞,杜禹,窦可鸣等等,皆是如此。无分贵贱,尊卑,有无学识,竟无一例外。
她长叹一声回头,就见玉逸尘披一件烟灰色裘衣站在她身后,亦在望她目光所极之处。他领子上雪白的风毛衬着无血色的脸上朱红的唇,倒是十分温润好看。只是头上仍是那枝木簪显得有些太朴素了些。贞书掐指一算原来今日竟是腊月初三,遂谦笑道:“小女去府上报备过,今日有事不能去的。”
玉逸尘道:“我知道,只是今日休沐无所事事,便想着出来走一走,或者能碰到小掌柜,也算是桩惊喜事。”
贞书摆手道:“我是累坏了,需要回去狠狠睡一觉,非但今日,十八也不能来,因年下过节要盘点整理货物,还要换那班学徒们回家看看,你须得饶过我这一回。”
她说完也不再多话,怕叫他缠住了就走不脱,索性转身跑了起来。跑了很远心内有些放不下,回头一看,便见他仍站原地,一动不动远远望着自己。
贞书狠了狠心,仍是转身跑了。
玉逸尘往回走着,迎面碰上梅训,轻皱了眉头道:“我不过在此闲逛,你们怎么跟来了?”
梅训垂手恭立了道:“昨日有个前院的小太监来报,说户部左侍郎窦可昌手下的人,曾到他面前打探过公公去年往大夏河一带行走时的行踪?”
玉逸尘这才警觉起来,问道:“那小监怎样回答的?”
梅训道:“我们带的皆是当时东宫徐秀手下的人,前院的小监们并不知情,但他既报到了小的这里,想必没有说太多。”
玉逸尘负首仰了脸道:“窦侯,是块难啃的骨头,我本想放他一放,但若他这样急不可耐,就不得不办了他。”
去年大夏河的事情,其中牵着玉逸尘的私心,就连皇帝李旭泽那里,他都有所隐瞒。引鞑子入关是大逆的死罪,这样的事情可不能透漏出去。但他做的十分隐秘,究竟是从那里漏了风声?
今日装裱铺子下了门板锁着门。贞书径自回了后院小楼,就见苏氏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份请帖递给她道:“我们这些日子竟给忙忘了,贞玉九月中生了个女儿,如今要办百岁,来帖叫我们也去。”
贞书一拍脑袋道:“正是,她是九月间生产,我们竟连点东西都没有送去或者望一望,怕她心内有怨念。”
苏氏道:“谁说不是了,她虽嫁的好又嫁妆多,如今宫里那位靠不上,得力的便仍是我们这些庶系亲戚们,若再不去,侯府另外几房也要笑话她。”
贞书道:“好在贞秀那些日子缝了许多东西送去,不然真要叫别的妯娌笑她娘家没人了。”
苏氏又问贞书:“要不要把贞秀也带上,好叫她去给贞玉赔情道歉?”
贞书摇头道:“贞玉大喜的日子,还是算了。我去了替贞秀说合两句,若她面上松动了,再叫贞秀去也是一样的。”
苏氏叹道:“我不过是想着,侯府大宴,怕会请许多少年公子们去参加,也好叫贞秀与贞怡相看一眼。”
贞书提高了声音道:“既然贞秀那里已与童奇生下了定,便盯好他那个人,莫要叫他再与章瑞一样,至于外间有多少少年公子,门第高的咱们配不上,门第低的只图点银钱嫁妆,有什么好瞧。”
许是她这话说的重了些,贞秀推门出来气冲冲道:“不过就那点事情,大姐姐作下你就一力出银出力成全,我作了怎么你就要话里带刺的扎我?难道我也弄大了肚子?莫不成你还没有放下童奇生?”
贞书道:“并非我放不下,我只是说若你真想与他过日子,就把他盯好了,他如今不知那里来的银整日在外大手的浪花着,怕他走入歪门邪道去。”
贞秀冷笑道:“就你是个财主,就你有钱给我们施舍,可惜我不稀罕,我宁愿一针一线换钱来也不学你一样抛头露面拿脸换钱。”
苏氏拍手道:“才送走了一个,这又吵起来,你们是嫌我还活的不够累么?”
贞秀回屋使劲合上了门,贞书亦回了自己屋子。苏氏坐在起居室里摊了双手道:“我将你们一个个拉扯到这样大,可曾存过一点坏心?可曾没有劳心劳力抚育你们?你们竟都是些来讨债的,一个个不能叫我省心。可见我是个命苦的,若我能得个儿子……”
她一人在外哭了半天,贞怡出来替她擦了眼泪,扶她进屋去了。
贞书盘算着明日去侯府要备的礼,掰指头一样样算着,忽而脑中一惊醒,想起章瑞方才的话来,说什么她待童奇生与别个不同,一出手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心道那童奇生家里就一个秀才爷爷并几亩田地,也仅够糊口罢了。但两回在京中见他,皆是穿着衣饰堪比京城的公子哥儿,他那里来的银子?
或许贞书真拿了银票,但却没有藏在自己手里,而是早早就暗渡到了童奇生手中。
☆、第63章 百岁
若真是如此,也难怪贞玉的人踏平宋府都找不着,也难怪贞秀只拿几件衣服便出了宋府。银钱早已经转移出来了。
只是童奇生如今在醉人间那样的销金窟中长住,那贞秀辛辛苦苦弄出来的银子,只怕最后是落不到她手中里。想到这里,贞书心中阵阵犯难,若要提醒贞秀,又怕她误解。若不提醒,只怕最后仍是贞媛的老路。她揉着发毛的脑袋想了半天,才捶床叹息道:天塌下来砸不死再说吧,现在我要好好睡觉了。
贞书好好睡了一觉起来,开锁取了两张银票,欲要到隔壁银楼上去替贞玉的孩子置些东西带去。她才一出了门,就见贞怡含笑扭着身子在外站着,遂问道:“可要与我同去?”
贞怡跑了过来道:“我也要对玉镯子。”
贞书牵了她手道:“那东西显老气,不如打对银子的,又清亮又素雅。”
贞怡嘟嘴道:“怪道大家说你小气,银子的才值多少钱?我必要对玉的。”
两人自银楼上选了一只金锁,又选了一对小儿的金手环金项圈儿,又贞怡替自己弄了一些没用的东西,足足花了贞书三十两银子。她数着银票哎叹道:“如今真真是花钱如流水。”
银楼老板负手笑道:“宋小掌柜日进斗金,还怕花这点银子?”
贞书笑着摇头辞过,次日一早便带了打扮的花盆一样的贞怡往北顺侯府而来。因贞怡也是双小脚,她们不得不雇辆车。虽窦可鸣行五,贞玉如今娘家也不如,但毕竟窦可鸣在侯府最受宠爱,贞玉又是个家财万贯的,况这是他们头一胎,来祝贺的人非常多。
贞怡与贞书进了侯府,贞怡指着前面一个女子所着青烟狐裘道:“好二姐姐,为何我还不长大,好也能穿这样衣服?”
她如今还得梳双髻,是以非常羡慕年级大些女子的衣着。贞书略低了头拍了拍业已到她肩膀的贞怡道:“二姐姐盼你永远不要长大。”
因娘家无人,贞玉对于仅来的这几个客人便十分重视,亲自在自己起居的浮云居里设宴招待,自己也间或相陪着。贞书去时,沈氏与陆氏两俱已在屋内坐着。三房的贞瑶如今也有十四了,细挑抽长的个子,仿佛要与贞书比肩一般,不过眼睛略小了些,人也如陆氏一样有些憨气,贞妍最小,仍是依在陆氏怀中不肯出来。
贞书如今手中有银钱,给的见面礼自然手笔最大。陆氏呵呵笑道:“瞧瞧三姑娘,开起铺子来手笔就是与我们不同。”
贞书在下手站了与贞怡两个齐齐给陆氏沈氏问过安,才在边上小几子上坐了。贞玉这屋子里燃着地龙,又暖和又不觉得干燥,很是舒适。只是陆氏穿的多了些,此时便敞了外套道:“横竖没有旁人,我是热的不行了。”
她身后一张狐裘毡子,三寸长的毛,是贞玉常坐的。她将那东西抽出来扔给丫环道:“这是什么东西,像是能着火似的。”
沈氏与贞书皆笑着。不一会儿贞玉抱了小女儿进门,递给丫环道:“胳膊困死了,孩子本不重,这包裹的太重了些,时时往下滑。”
陆氏道:“后面一众婆子奶妈跟着,你为何非要自己抱?”
贞玉弯腰逗了逗孩子,笑道:“我怎舍得她离开我跟前那怕一会会儿。”
贞书方才还未好好看过,就叫她抱去看人了。此时便自那丫环手中接了过来抱在怀中,见棉绒绒的金线斗篷雪白的绒胆中棉布被子裹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儿,眼睛又圆又亮,眼珠漆黑的仿如墨色宝石一般闪着亮光。一点鼻子又尖又翘,唯是那点嫩红红的小嘴唇儿,嘟在一起,真叫人忍不住想要亲上一口。贞书叹道:“这也太漂亮了。”
贞玉坐在一旁心满意足的笑道:“谁说不是了?老侯爷本来孙子孙女们羊一样跑的,头一回抱去还嫌烦着了他。如今这院子他一日都要来三回,只差没踏平了门槛。爱囡囡儿爱的什么一样。”
贞书见孩子伸出手来,将自己一只手指递给她,她便紧紧握了,似要抓到嘴边去一样。这小女儿漂亮到任是谁的丹青都无法画出来一样,也怪道连北顺侯都爱。
陆氏也凑过来看了一眼,点头道:“这孩子长的像她爹。”
贞玉听了竟也没生气,只是附合道:“总比我好看就行。”
她生产完后胖了些,唇下一圈胡子也没了,倒比往昔更好看更有些女人味儿。她拍了贞书肩膀问道:“窦明鸾与陶素意几个在我后院西屋里坐着,你要不要去坐一坐?”
贞书本欲不想去,又怕自己两番来了都不去,窦明鸾心中要有想法,遂点头道:“去一下吧。”
贞玉随她出了屋子才道:“前番大约真是我误会了贞秀,前番四叔母说,她理老祖宗原来用过的衣物时,自一床被角里抖出一张一万两银子的银票来,老祖宗何曾往那里藏过钱?可见是混乱中那个丫环婆子偷了未渡出去的。”
贞书点头,暗道自己竟也错怪了贞秀,心中有些愧疚,就听贞玉又言道:“还有三万数的银子,大约是叫那个奴才弄走了。贞秀如今仍在小楼里不肯下来么?”
贞书道:“偶尔也下来,不过她脚细走不得路,不爱下来罢了。”
贞玉叹道:“我年轻时有些跋扈,也是一人独大惯了。如今到了这府里才知人情冷暖,只你们不怪我就行,咱们毕竟都是姐妹。”
见送到了门口,她才又道:“我还得去外边招呼着,不然又要遭婆婆怪罪,你且去吧。能做得女儿自在,是再好没有的。”
贞书回头,见贞玉如今也不肯穿戴的一身珠宝,心道她也长大了,只是也太快了些。
陶素意与窦明鸾皆还未嫁,但陶素意那里是订了许尚书家的公子,十八年华的少年郎,自己有材有貌,父亲官居高位,与陶素意的侯府小姐身份再配没有。况且两人皆是京中素有才名的男女,想必结了婚也能琴瑟合鸣情投意契。聂实秋虽与章瑞言了一回婚配,最后却未结成,如今不知找了那府少年公子。她有过上一回,如今这些事情上小心,瞒的滴水不漏。唯有窦明鸾如今更瘦了,偏还梳着半梳头,下面头发也干枯没有光泽,眉间难掩苦色,窝在角落里空愁眉。
在座还有两个不认识的姑娘,贞书也笑着点头,问过她们几个,便听窦明鸾道:“宋三姑娘,稀客稀客,如今你也是这京中名人了。”
贞书在她们身边坐了道:“岂敢。”
窦明鸾伸了一双纤脚出来,脚上亦套着一双羊皮小靴,倒与贞书脚上的有些像,只是她那双靴绑子上纹着些漂亮的花边,比之贞书一双要更清秀不少。窦明鸾笑道:“我虽吃了些苦也是值得的,如今放了足可以穿的这东西,又暖又舒适。”
她见贞书也穿着一双,心道这靴子是总管大太监玉逸尘不知那根筋不对,急招土蕃能工巧匠入宫所做。京中统共也不得几双。她自己这一双还是母亲章氏进宫,将圣人奉承的好,圣人又听闻她放足受了苦才赏的,也不知贞书这双自何处而来。
贞书将脚收到裙下,就听聂实秋虚推了窦明鸾道:“即放了足能跑了,何不到凉州去找你那情郎去?”
窦明鸾咬唇吃吃笑道:“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今这事在京中不算新闻,她自己也不拿取笑当回事。贞书也跟着笑起来,陶素意也言道:“他虽好却远在凉州,你很该放眼瞧瞧外边,大有男子比之杜禹好不知多少倍。”
聂实秋道:“就比如许尚书家的公子……”
陶素意掩唇一笑,再不言语。贞书原本见她们,也是丫环身份,那回在窦明鸾闺房中有长谈,也不过是因她心情不好罢了。如今她们还是闺秀,她却还要为生计奔波,那有心情谈这些小男小女的情意事,遂寻了个借口告退了出来,仍陪陆氏沈氏几个坐着。
贞怡许是自幼听惯了苏氏唠唠叨叨嫌弃三房两个丫头又丑又上不得台面,是以也不跟她们聊天,独自人小装大扭着身姿在那里正坐着,等贞书来了就马上扑过来道:“你去与她们玩,竟不带我。”
贞书道:“那是些大姑娘,你不过一个小丫头,有什么凑趣?”
贞怡怨怨叨叨撇了嘴道:“翻过年我就十三了。”
贞书心道:若我仍是十三该有多好?若我仍是十三岁,在徽县蔡家寺,头一样要避的就是童奇生。
沈氏问贞书道:“为何不见大姑娘?”
贞秀虽与贞玉有龃龉,贞媛该是好的。
贞书编个谎道:“年下变天气,她染了风寒正躺着。”
陆氏摇头道:“除了你,她们几个都叫你娘捂坏了,要我说,孩子就该放到风地里去跑,跑惯了自然有抗力不常病的。整日捂在屋子里汗孔子都是开的,一出门就要钻风。”
这个三叔母性直有大嗓门,虽说话难听阖府却没有不喜欢她的人。
☆、第64章 别信
贞书笑着应了,几人又闲话一会。
陆氏今日还要回宋府投奔沈氏,两个不过中午略坐了一坐就要告辞,贞书见此亦拉着贞怡跟了出来。因贞玉仍在外宴客,她们刻意吩咐了苗妈妈不必告诉,一径出了浮去居。谁知几人才走到大门口,就见贞玉带着安安寄春追了出来,捉住贞书道:“三妹妹回去了知会四妹妹一声,叫她寻常也到这里来坐一坐,我是顶想她的。”
贞书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才要走,贞玉又拉住了四顾而笑道:“因老侯爷心疼囡囡,我仗着囡囡的面子替宫里姑奶奶求了情,前番侯爷侯夫人一同到宫里劝动过一番太后,叫她在皇帝跟前美言。只怕不日太妃娘娘就能招我进宫去了。太妃在宫里有面子,咱们在宫外就有面子,你们往后嫁了人,人家也是要看娘家这一层的。”
贞书默默点头,心内想起贞媛与贞秀两个的婚事,再想起自己整日也是这样不明不白,才知小女儿的日子已经过去,不论谈婚论嫁与否,都到了该要紧张的时候。章瑞绝不是真心实意要与贞媛成亲过活,从聂实秋退婚即可看出,必是他自己这边有些问题。再又她在醉人间碰到他和童奇生两个龌龊形样,虽男子逛青楼是常事,但若不是亲见,贞书远不能想男人能下作到那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