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回乡探亲
洛县,白家。
阳光明媚地洒满整座强金阁,蕙娘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强金阁的走廊上。白玉书娶了骆雪音之后,外姓与女子不得登临强金阁那条家规早就在骆雪音的坚持下破了。白玉书不仅允许同宗子弟登楼看书,就连洛县本地家贫但志坚的孩子,都允许登楼读书,
于是,白玉书这个强金阁阁主又多了个名号:白善人。
此刻,温鹿鸣正在给王府的那四位爷,以及白家的白灵和白清上自主阅读课。几个人在强金阁的书楼里看书交流,蕙娘一间间书室找了过去,阳光将她扎着两个小辫的身影投在地上,就像一只蹦蹦跳跳的小黑兔。
终于在一间书室看见了温鹿鸣等人的身影。蕙娘在门口探进了自己的小脑袋,“先生,我迟到了。”
娇嫩嫩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怯生生的歉意,温鹿鸣抬头看了蕙娘一眼,不由自主便流露出一丝慈爱而悲悯的笑容。他回身嘱咐其他孩子们道:“大家先自己看书。”说完便走出了书室,摸摸蕙娘的头,慈爱道:“听真娘说郡主不舒服,怎么不在床上多躺一会儿?”
蕙娘摇了摇头,笑眯眯道:“昨日里有点受寒,真娘给我喝了姜汤,今早外公又给我喝了一大碗汤药,现在我已经好了。”蕙娘说着,就地转了个圈儿。她的小手张着,面容上是灿烂如阳光的笑容。温鹿鸣唇角绽了个温婉的笑,道:“郡主还是回去歇着吧!真娘说你什么可以来上课了再来上课。”
“嗯,那好吧!”蕙娘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发,歪着头,对温鹿鸣道,“温先生可以答应我一件事吗?”
“什么事?”
“上京来信,说爹爹和娘亲已经起程来洛县接我和哥哥们回京,择日便会到了。”
“嗯。”温鹿鸣点头,“信上还说,郡主的四位哥哥都封了爵位,而郡主你也被皇上封为柔善公主,所以,我在这里恭祝公主了。”
“我和哥哥回京,先生自然是也要随我们入京的,对吗?”
温鹿鸣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所以,先生会去祭奠苹姨,对吗?”
蕙娘脸上闪过一丝忧伤的神色,令温鹿鸣怔了怔,但还是点了点头。
“可以带蕙娘一起去吗?我从未见过苹姨的面,娘亲说苹姨是个温柔又美丽的女子,所以蕙娘想和先生一起去祭拜苹姨,可以吗?”
温鹿鸣这回可不能点头了,他道:“需得等你娘亲和爹爹同意了,我才能答应你。”
蕙娘多少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便展露笑颜道:“届时,我求过娘亲便是,只要娘亲答应了,爹爹便不会反对了。温先生去祭拜苹姨时一定不要忘了告诉我。”
蕙娘乖巧的恳求令温鹿鸣无法拒绝,他点了点头。
这时,真娘已找到书楼上来,她一见蕙娘便招手道:“我的小祖宗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你的身子还没有好利索呢!赶紧跟我回去好好休息,王爷和王妃到来之前,你可得把身子好利索了,否则我可没法向他们交代。”
蕙娘一边将手伸给真娘,一边指着太阳,道:“我着凉了才要出来晒晒太阳的嘛!”
真娘笑着摇了摇头,将蕙娘带走了,一边数落道:“就你嘴巴有理。”
蕙娘跟着真娘走了几步,回头对温鹿鸣吐了吐舌头,接着便挥手再见。
温鹿鸣也向她挥了挥手。一直目送着蕙娘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温鹿鸣才收起落寞的笑容,心想:如果他和白苹也能有这样可爱的孩子,白苹就不会死了吧?
*
白云暖和张易辰终于抵达了洛县白家,一起回来的还有白振轩、小七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儿子白若帆、二儿子白若桅和小女儿斓曦。皇帝特准了奏,让他们回乡访亲,一家团聚。
七岁的白若帆、六岁的白若桅和五岁的斓曦要喊只比他们大了几岁的白灵白清叔叔和姑姑都很不习惯,蕙娘笑道:“你们这还不习惯呀?你们好歹比小舅舅和小姑姑小几岁,我大哥可和他们两个同龄呢,也要喊他们一声舅舅和姑姑,可比你们三个冤多了。”
白灵和白清异口同声答:“谁让我们的爹是你们的爷爷和外公呢!”
大人们哈哈大笑,小孩子们却是撑腰、翻白眼。
因着,张易辰是王爷驾到,洛县的姜家亦是逮着这个巴结的机会,好好地款待了他。宴请、请戏班唱戏,热热闹闹了多日,白云暖便向白玉书和骆雪音请辞。
白玉书道:“孩子们在白家呆了一年多,热热闹闹的,这一走,我可真舍不得呢?”
骆雪音眼里汪了泪水:“这人还没走,我已经忍不住想哭了,他们回上京,白灵和白清又该叫着没意思,没人陪着玩了。”
白云暖道:“已经叨扰了一年多,总不能就这样叨扰下去?父亲和娘都受累了,我们回京之后,你们可要好好休息。来日方长,等孩子们再长大一些,让他们常回洛县探看外公外婆就是了。”
白玉书和骆雪音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
回京之前,白云暖去祭拜了白姜氏的墓,张易辰和孩子们都去了。
孩子们问:“这个才是我们的亲外婆吗?”
白云暖点头。孩子们纷纷给白姜氏敬了水酒,齐刷刷跪在白姜氏墓前唤着“外婆”。真娘哭道:“夫人,你若在世,看着小姐如今是这般出息,该有多高兴啊!小姐有这样的造化,夫人也该安息了。”
张易辰也敬了一杯水酒,对白姜氏的墓碑说道:“岳母,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阿暖和孩子们的,不让你在九泉之下担心。你安息吧!”
白云暖看着张易辰专注诚恳的面容,脸上是幸福的泪。
白振轩带着小七和孩子们也来祭拜了白姜氏。
跪在母亲的墓前,白振轩握着小七的手,道:“母亲,从前儿子不懂事,给母亲添了很多麻烦,现在儿子过得很好,儿子和儿媳都想得到母亲的祝福,母亲你一定会祝福我们的吧?”
阳光明媚地洒满整座强金阁,蕙娘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强金阁的走廊上。白玉书娶了骆雪音之后,外姓与女子不得登临强金阁那条家规早就在骆雪音的坚持下破了。白玉书不仅允许同宗子弟登楼看书,就连洛县本地家贫但志坚的孩子,都允许登楼读书,
于是,白玉书这个强金阁阁主又多了个名号:白善人。
此刻,温鹿鸣正在给王府的那四位爷,以及白家的白灵和白清上自主阅读课。几个人在强金阁的书楼里看书交流,蕙娘一间间书室找了过去,阳光将她扎着两个小辫的身影投在地上,就像一只蹦蹦跳跳的小黑兔。
终于在一间书室看见了温鹿鸣等人的身影。蕙娘在门口探进了自己的小脑袋,“先生,我迟到了。”
娇嫩嫩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怯生生的歉意,温鹿鸣抬头看了蕙娘一眼,不由自主便流露出一丝慈爱而悲悯的笑容。他回身嘱咐其他孩子们道:“大家先自己看书。”说完便走出了书室,摸摸蕙娘的头,慈爱道:“听真娘说郡主不舒服,怎么不在床上多躺一会儿?”
蕙娘摇了摇头,笑眯眯道:“昨日里有点受寒,真娘给我喝了姜汤,今早外公又给我喝了一大碗汤药,现在我已经好了。”蕙娘说着,就地转了个圈儿。她的小手张着,面容上是灿烂如阳光的笑容。温鹿鸣唇角绽了个温婉的笑,道:“郡主还是回去歇着吧!真娘说你什么可以来上课了再来上课。”
“嗯,那好吧!”蕙娘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发,歪着头,对温鹿鸣道,“温先生可以答应我一件事吗?”
“什么事?”
“上京来信,说爹爹和娘亲已经起程来洛县接我和哥哥们回京,择日便会到了。”
“嗯。”温鹿鸣点头,“信上还说,郡主的四位哥哥都封了爵位,而郡主你也被皇上封为柔善公主,所以,我在这里恭祝公主了。”
“我和哥哥回京,先生自然是也要随我们入京的,对吗?”
温鹿鸣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所以,先生会去祭奠苹姨,对吗?”
蕙娘脸上闪过一丝忧伤的神色,令温鹿鸣怔了怔,但还是点了点头。
“可以带蕙娘一起去吗?我从未见过苹姨的面,娘亲说苹姨是个温柔又美丽的女子,所以蕙娘想和先生一起去祭拜苹姨,可以吗?”
温鹿鸣这回可不能点头了,他道:“需得等你娘亲和爹爹同意了,我才能答应你。”
蕙娘多少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便展露笑颜道:“届时,我求过娘亲便是,只要娘亲答应了,爹爹便不会反对了。温先生去祭拜苹姨时一定不要忘了告诉我。”
蕙娘乖巧的恳求令温鹿鸣无法拒绝,他点了点头。
这时,真娘已找到书楼上来,她一见蕙娘便招手道:“我的小祖宗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你的身子还没有好利索呢!赶紧跟我回去好好休息,王爷和王妃到来之前,你可得把身子好利索了,否则我可没法向他们交代。”
蕙娘一边将手伸给真娘,一边指着太阳,道:“我着凉了才要出来晒晒太阳的嘛!”
真娘笑着摇了摇头,将蕙娘带走了,一边数落道:“就你嘴巴有理。”
蕙娘跟着真娘走了几步,回头对温鹿鸣吐了吐舌头,接着便挥手再见。
温鹿鸣也向她挥了挥手。一直目送着蕙娘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温鹿鸣才收起落寞的笑容,心想:如果他和白苹也能有这样可爱的孩子,白苹就不会死了吧?
*
白云暖和张易辰终于抵达了洛县白家,一起回来的还有白振轩、小七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儿子白若帆、二儿子白若桅和小女儿斓曦。皇帝特准了奏,让他们回乡访亲,一家团聚。
七岁的白若帆、六岁的白若桅和五岁的斓曦要喊只比他们大了几岁的白灵白清叔叔和姑姑都很不习惯,蕙娘笑道:“你们这还不习惯呀?你们好歹比小舅舅和小姑姑小几岁,我大哥可和他们两个同龄呢,也要喊他们一声舅舅和姑姑,可比你们三个冤多了。”
白灵和白清异口同声答:“谁让我们的爹是你们的爷爷和外公呢!”
大人们哈哈大笑,小孩子们却是撑腰、翻白眼。
因着,张易辰是王爷驾到,洛县的姜家亦是逮着这个巴结的机会,好好地款待了他。宴请、请戏班唱戏,热热闹闹了多日,白云暖便向白玉书和骆雪音请辞。
白玉书道:“孩子们在白家呆了一年多,热热闹闹的,这一走,我可真舍不得呢?”
骆雪音眼里汪了泪水:“这人还没走,我已经忍不住想哭了,他们回上京,白灵和白清又该叫着没意思,没人陪着玩了。”
白云暖道:“已经叨扰了一年多,总不能就这样叨扰下去?父亲和娘都受累了,我们回京之后,你们可要好好休息。来日方长,等孩子们再长大一些,让他们常回洛县探看外公外婆就是了。”
白玉书和骆雪音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
回京之前,白云暖去祭拜了白姜氏的墓,张易辰和孩子们都去了。
孩子们问:“这个才是我们的亲外婆吗?”
白云暖点头。孩子们纷纷给白姜氏敬了水酒,齐刷刷跪在白姜氏墓前唤着“外婆”。真娘哭道:“夫人,你若在世,看着小姐如今是这般出息,该有多高兴啊!小姐有这样的造化,夫人也该安息了。”
张易辰也敬了一杯水酒,对白姜氏的墓碑说道:“岳母,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阿暖和孩子们的,不让你在九泉之下担心。你安息吧!”
白云暖看着张易辰专注诚恳的面容,脸上是幸福的泪。
白振轩带着小七和孩子们也来祭拜了白姜氏。
跪在母亲的墓前,白振轩握着小七的手,道:“母亲,从前儿子不懂事,给母亲添了很多麻烦,现在儿子过得很好,儿子和儿媳都想得到母亲的祝福,母亲你一定会祝福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