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耿外婆很是高兴:“不瞒你说,我本也是想让这孩子来拜师的,既然你们投缘,那我这请求也就不算冒昧了,她能入你们的眼,是她的运气,霜泠哪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许是真的讲缘分,短短一段时间,这两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就让顾毓铮从当初单纯的对学者长辈的敬重衍生出一股孺慕之情,而两位老人也觉得顾毓铮性子好、人聪明又不调皮,与这孩子相处分外融洽和谐,且孩子本身又勤奋向学,一时就起了爱惜之心。
本来就是一家人,也不用过于客套,既然双方都觉得好,那这事也就定了下来。
回到家,将事情给耿大舅与耿霜泠一说,两人都很是高兴,等高兴过后,耿霜泠又开始担心起以后的安排。
“表舅家这走过去怕要半个多钟头吧,这每天早上都要送过去,我是不是要赶紧找辆自行车啊?”
耿外婆道:“你住的那地方也确实远了点,如果你舍得,就让孩子住到你表舅家去,我看他们的意思是巴不得,我走的时候就直说要给囡囡收拾个房间出来。”
“这哪成,太麻烦人家了,况且女儿我总还是要自己带的。”
一番思虑,还是顾毓铮自己提出了解决办法:“我本来就想要锻炼身体,半个钟头的路,正好让我跑步过去,那就20分钟就到了,然后中午在舅公家吃饭,午睡之后我去妈妈单位等你下班。”
说起来这个时候的人也是心宽,虽然有些担心这么小的孩子独自出门会遇见坏人,“十年内乱”的后遗症之一可是诞生了不少社会不安分子,但想想于水这小城市受到的影响毕竟不大,这青天白日的,女儿又是个机灵的性子,真要碰上什么事,求救还是会的。
这时候的社会风气又不像后来,连个摔倒的老人也不敢扶,见义勇为的人还是很多的,家长接送,怕的也不过是孩子自己不认路罢了。既然这样也就同意了。
“那妈,你看这个伙食费和学费……”耿霜泠又有了新的忧虑。
“都是自家人,提钱就伤感情了,你只要记得人家对咱们的好,将来有机会尽量回报就成。勇军的部队不是在甘省,你写信问问,让他多买点当地特产什么的给你表舅送去就是了。”
☆、第9章 学君子艺,赚阿堵物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怎么还在上课,我们要看赚钱赚钱!
作者:不要急,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前期准备就绪,赚钱的事会开始的。
来,跟我一起唱:“赚钱没那么容易,每件事有它的难题~”
六月南方的早晨,温度正好。
顾毓铮背着母亲做的小书包沿着老旧的街道慢慢奔跑着,两旁的树木是前几年移栽过来的的,现在看来已经有几分枝繁叶茂。记得很多年后,这些树木变得更高也更大,静悄悄地伫立在时光里。
因为已经提前和大院的保安做过登记,顾毓铮一路顺畅地跑过大门,还顽皮地对门口执勤的保安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小院就在眼前,赵静云已经打开院门等在那里。
擦干汗,洗完脸,赵静云带着先去看了给她安排午睡的小房间,又参观了书房、起居客厅等处,教学便正式开始。
秦振国和赵静云夫妇当年受的是传统的华夏教育,后来留洋去的欧洲。
秦振国学的是语言与哲学,赵静云出人意料学的是军工机械,现在教学生,也是从当初的六艺基础教起。
“先祖坚持耕读传家,这耕,指的是农事,按现在的理解也可看为是安身立命的技能,让你讨碗饭吃的本事。这读,说的是读圣贤书,指的是让你明事理,你年纪虽小,但舅公知道你天资聪颖能够听懂,既然说要好好学习,那就老老实实地学,先把基础打好,将来不论世道如何变化,都能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
秦振国见识过的人多,并不会因为年纪而小看自己这新收的学生,上来就直接开讲。
总结一句话就是:无论学多少东西,都要记得,学习的目的不是让人拿去展示炫耀,而是为了增加自己内外的技能与修养。
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礼”。
后世很多人将礼仪看得比较淡,觉得那是性子直率的表现,反倒是遵守礼仪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所谓“墨守成规、装模作样”。
赵静云为顾毓铮细细讲来:“礼仪在某些时候就是种规矩,有些人觉得花时间练习是多事,可其实啊,这良好的礼仪素养养成以后,提高的是一个人整体的修养,同时也是一种生活中的科学,给人生活带来便利。你看,就说这仪态坐姿,腰背挺直,不单是看着好看,还是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减少脊椎承受的压力。还有这走路不踢踏腿,不单看起来干净利落,也不会将地上的尘土泥水扬起。至于与人交往时的各种礼节,那更是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修养,做人先学礼,它倡导人们向善,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谐相处。”
就这样定下要求,以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按礼仪规范来,务必做到习惯的养成。
至于第二位的“乐”,音乐在古人眼中有陶冶情操、开蒙启智的作用,现在年纪小,乐器还拿不动,就先学些乐理,等年纪大些再挑几门乐器练习。
“射”是箭术,既能强身健体也能锻炼眼力,还能加强人的专注力,老秦家延续这么多代,在这方面有他独特的打磨方式,虽说现在弓箭已经被列为管制武器,但秦家夫妇想要让自己的晚辈学习,还是能做到的。
后面的“御、书、数”也无需一一介绍,好好跟着安排学习就是了,等到基础打实,将来看有什么爱好,再来慢慢学。
充实而又快乐的求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一开始的课程都还算顺利,到了箭术课,1米不到的个头还是太小,秦振国就让她先练习站桩,不是武者的马步桩,是调节全身肌肉筋脉与呼吸循环的养生桩,位置就在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下。
这棵梧桐不是后来道路两旁常见的法国梧桐,而是正宗的中国梧桐,“凤凰非梧桐不栖”的梧桐。
树干挺直,树皮又绿又滑,木材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梧桐的花瓣在秋天种子成熟的时候萎缩成勺子形状,种子就结在小勺子的边缘,很是少见。
这样的梧桐外婆住的院子里也有一棵,现在又见到一棵,顾毓铮在树下站着,思绪也不知胡乱散发到了什么地方。
第一次就足足站了10分钟才被叫停。
喝了口白开水略做休息,在下一门课开始前,赵静云提出了建议:“这女孩子站桩练箭到不是不行,总归还是硬了点,我看啊,还是再加一门舞蹈课吧,这女性之美,还是刚柔并济的好。”
好吧,课程又加一门。
对于这样的安排,顾毓铮当然不会去反对,她只希望学得越多越好。
人生在世,有那么多东西值得人去探索去学习,有了机会为什么要拒绝?
她现在只觉得眼前的这两个老人就像挖不尽的宝库,一次次为她打开新的世界,还有什么是他们不会的呢?
人说“一窍通时百窍通”,确实有其道理。
前世里她就看到过不少民国时期才子名媛的报道。那个时代很混乱,但同时打破了封建王朝的束缚,多少天才横空出世,惊艳了世界。
报道里,很多留洋的青年华人学贯中西,多面开花,每每同一个人能够在数个科学领域都有斩获,记得某位赵姓学者,就在米国某大学同时担任了物理、数学、心理学、哲学等数门课的讲师职位,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方式对人的基础培养是很有心得的。
顾毓铮的这份求学之心看在秦振国夫妇眼里格外显得乖巧懂事。
两夫妇性情好,多年膝下空虚,现在遇见个这么个玲珑剔透水晶娃娃似的小人儿真的是由内而发的喜悦。而顾毓铮一向贴心,又从不耍孩子脾气,本就格外投老人的缘,几天下来,这二老一小的感情处得越发深厚。
这些天里,上课之外,秦振国夫妇也接待了几个上门的客人,这些人你来我往间的交流对谈,给她打开了新层次的大门,真正让她感受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含义。
这些客人大多是大院里其他的住户,也都是离退休的老干部,算得上胸中皆有丘壑,就算是夹了几个“扛枪土匪出身”的老军人,这么些年被熏陶下来,在学问谈吐上也都长进不少。
顾毓铮不是真的孩子,每当有客人过来,只要允许就在一边安安静静地旁听,再与书本上的印证分析,一时间如鱼得水,收获真是不少。
学习上的事上了轨道,赚钱的事也不能落下,钱是阿堵物,没有可不行啊。
两周时间下来,耿霜泠的小手工爱好已经到了一个阶段,边角布料全部用完了,她又不好意思再去找母亲要,毕竟大家留着想必也是有时不时拆补的用处,哪能都被自己给占了,只好继续在本子上画图过下干瘾。
顾毓铮手上已经攒了50多个头花和发夹,耿霜泠本想拿几个去单位送人,哪只一向大方的女儿却全给收了起来,这格外“护食”的举动虽然让当妈的诧异了一会,也只当女儿是和自己一样喜欢这类小东西,嘴巴上教训了几句“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就完事了。
开玩笑,就是因为“好东西一起分享”的理论,80、90年代,多少国内的专利技术、民族工艺被国外给“分享”走了?有些东西还是要注意些的好不?
头花虽说制作难度不高,好歹也算门设计,又是她积累资金的商机所在,在她做好准备之前,还是自己留着的好。不过这准备嘛,也快了。
唉,自己这小身板真是太不方便了,与妈妈之间还有代沟,还是等明天下了课,去找涛哥哥帮忙吧。
说到明天上课,就想到了外婆之前说的特产的事,接着又想到了重生回来还没有见到的爸爸,一时间想念之情喷涌而出。
说来人的情感也是奇怪,没想到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现在一想到,鼻子怎么就酸了呢?
顾毓铮扑到母亲身上撒娇:“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囡囡这是想爸爸了呀,爸爸的探亲假才过去一个月呢,下次再见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囡囡先好好上课,等课上得差不多了,爸爸就回来了。”
“什么时候是课上得差不多的时候?”
“就是爸爸要回来的时候。”
“妈妈你好坏呀,囡囡听出来了,你在绕囡囡。”
“哈哈,小机灵鬼,被你看出来啦。”耿霜泠抱着女儿挠痒痒,“爸爸该回来的时候就会回来的,你乖乖等着就好了。”
顾毓铮不怕疼不怕累,还真就怕痒,被母亲轻轻挠上两下就笑得连连讨饶:“啊呀,妈妈不要啦,痒,哈哈,痒。”
嫁给军人成为军嫂,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件辛苦的事,自己怎么就一时忘情提起了呢?真是不应该。赶快补救。
“妈妈,爸爸在部队里累不累啊,囡囡想要给爸爸写信,可以不可以啊?”
恩,要多写信,现在没有电话是不方便,可写信更能加强父女感情,谁说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天性?任何情感都要多交流这信任度才能更高啊,把爸爸的心抓得牢牢的,将来也才不会被奶奶他们骗啊。
“行啊,咱囡囡学本事了,会写字了,给你爸爸写封信,也让你爸爸看看,咱们的好女儿不止有了两个好老师,还学会写信了。”对于女儿的成长耿霜泠很是欣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她也很想找老公聊聊,正好,写封信,把女儿拜师的事好好说说,让他也开心下。还有这买特产的事也要抓紧了。
☆、第10章 小帮手
“好了,把信封塞进这道缝里,很快,邮递员叔叔就会把信送出去了,等到爸爸收到咱们囡囡的信啊,一定会很快回信的。”
清晨,耿霜泠带着女儿将鼓鼓囊囊的信封投进了街口的绿色邮筒,顾毓铮心满意足地拍拍小手与母亲道别:“妈妈,我走啦,下午我要去找涛哥哥玩,时间会晚一点,到时候我就不去你单位啦,直接回家,你别太担心哦。”
“早点回来,别耽误了晚饭时间。”
“知道啦。”
早上的课程照例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学得兴致勃勃,舅公舅婆两位老人轮流教课也没有觉得累,到了吃过午饭又午睡醒来,陪着两老听了一小会老古董留声机里传来的咿咿呀呀老曲调,眼看着快到下午4点了,才道别离开。
小学生放学早,下午4点多点就可以回家了。
耿家的孩子们不在一个年级,离家又近,放学时间没有约好的话,都是各玩各的。
耿涛手脚麻利,一向是在课间就把作业赶完,到了放学时间就和要好的小伙伴们在学校不远处的街心花园玩耍到吃饭时间才回家。
这时候的孩子没有后世孩子那么千娇万宠半点活不碰,也不像父辈时那样还要参与忙碌的家务劳动,他们能够把书念好,再偶尔帮长辈送个饭扫个地打个酱油就算很乖巧了。
街心花园说是花园,其实不过是几个大的花坛围着中间的小鹿雕塑绕了一圈,里间过道上再摆上几张长椅供人休憩,占地总共也不过几百平米,一眼就能看到头。顾毓铮找到街心花园的时候,耿涛正和小伙伴聚在一起打陀螺。
陀螺俗称“打不死”,是这时期很受孩子欢迎的玩具。多为木制,用绳子缠绕后抽打,使其绕着底部的支点旋转,比的就是看谁的转的时间长。也有接力玩法,就是多人对着一个陀螺抽,使其一直旋转下去。
因为制作简单,玩法有趣,还能锻炼孩子的臂力,在当时很是风靡了一阵,后来也许是新玩具出现的太多,再过几年,顾毓铮上小学的时候就渐渐消声灭迹了。
“涛哥哥。”顾毓铮远远地出声叫唤。
“谁?啊,小铮啊,你别过来,就在那等着,我马上就来。”
耿涛正玩得满头大汗,他这人玩归玩,做事还是比较靠谱的,闻声抬头见是表妹,怕绳子不长眼抽到自家娇娇嫩嫩的小妹妹,赶紧和小伙伴招呼一声就独自跑了过来。
“你今天怎么一个人来找我,是不是有事找哥哥啊?”
“是的呀,涛哥哥最能干了”先送上一个香喷喷的马屁,“涛哥哥,你是不是有同学的爸爸在印刷厂工作?”
“对啊,你想干嘛?”耿涛掏出手帕擦汗,一边挥起手臂阻止表妹,“有事说事,别凑太近,等会把汗味沾过去,小心回去挨小姑姑骂。”
“想印点不干胶贴纸,你让你同学带个路呗。”
“这个简单。”耿涛一伸脖子往小伙伴方向一吼,“李翔,过来下,有事找。”
不多会,一个同样满头大汗的男孩子就跑了过来:“干嘛?”
耿涛勾肩搭背挽了上去:“走走走,借你爸一用。”
李翔小同学就这么满头雾水地上路了。连个缘由都不问一声,他也是心大。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许是真的讲缘分,短短一段时间,这两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就让顾毓铮从当初单纯的对学者长辈的敬重衍生出一股孺慕之情,而两位老人也觉得顾毓铮性子好、人聪明又不调皮,与这孩子相处分外融洽和谐,且孩子本身又勤奋向学,一时就起了爱惜之心。
本来就是一家人,也不用过于客套,既然双方都觉得好,那这事也就定了下来。
回到家,将事情给耿大舅与耿霜泠一说,两人都很是高兴,等高兴过后,耿霜泠又开始担心起以后的安排。
“表舅家这走过去怕要半个多钟头吧,这每天早上都要送过去,我是不是要赶紧找辆自行车啊?”
耿外婆道:“你住的那地方也确实远了点,如果你舍得,就让孩子住到你表舅家去,我看他们的意思是巴不得,我走的时候就直说要给囡囡收拾个房间出来。”
“这哪成,太麻烦人家了,况且女儿我总还是要自己带的。”
一番思虑,还是顾毓铮自己提出了解决办法:“我本来就想要锻炼身体,半个钟头的路,正好让我跑步过去,那就20分钟就到了,然后中午在舅公家吃饭,午睡之后我去妈妈单位等你下班。”
说起来这个时候的人也是心宽,虽然有些担心这么小的孩子独自出门会遇见坏人,“十年内乱”的后遗症之一可是诞生了不少社会不安分子,但想想于水这小城市受到的影响毕竟不大,这青天白日的,女儿又是个机灵的性子,真要碰上什么事,求救还是会的。
这时候的社会风气又不像后来,连个摔倒的老人也不敢扶,见义勇为的人还是很多的,家长接送,怕的也不过是孩子自己不认路罢了。既然这样也就同意了。
“那妈,你看这个伙食费和学费……”耿霜泠又有了新的忧虑。
“都是自家人,提钱就伤感情了,你只要记得人家对咱们的好,将来有机会尽量回报就成。勇军的部队不是在甘省,你写信问问,让他多买点当地特产什么的给你表舅送去就是了。”
☆、第9章 学君子艺,赚阿堵物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怎么还在上课,我们要看赚钱赚钱!
作者:不要急,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前期准备就绪,赚钱的事会开始的。
来,跟我一起唱:“赚钱没那么容易,每件事有它的难题~”
六月南方的早晨,温度正好。
顾毓铮背着母亲做的小书包沿着老旧的街道慢慢奔跑着,两旁的树木是前几年移栽过来的的,现在看来已经有几分枝繁叶茂。记得很多年后,这些树木变得更高也更大,静悄悄地伫立在时光里。
因为已经提前和大院的保安做过登记,顾毓铮一路顺畅地跑过大门,还顽皮地对门口执勤的保安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小院就在眼前,赵静云已经打开院门等在那里。
擦干汗,洗完脸,赵静云带着先去看了给她安排午睡的小房间,又参观了书房、起居客厅等处,教学便正式开始。
秦振国和赵静云夫妇当年受的是传统的华夏教育,后来留洋去的欧洲。
秦振国学的是语言与哲学,赵静云出人意料学的是军工机械,现在教学生,也是从当初的六艺基础教起。
“先祖坚持耕读传家,这耕,指的是农事,按现在的理解也可看为是安身立命的技能,让你讨碗饭吃的本事。这读,说的是读圣贤书,指的是让你明事理,你年纪虽小,但舅公知道你天资聪颖能够听懂,既然说要好好学习,那就老老实实地学,先把基础打好,将来不论世道如何变化,都能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
秦振国见识过的人多,并不会因为年纪而小看自己这新收的学生,上来就直接开讲。
总结一句话就是:无论学多少东西,都要记得,学习的目的不是让人拿去展示炫耀,而是为了增加自己内外的技能与修养。
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礼”。
后世很多人将礼仪看得比较淡,觉得那是性子直率的表现,反倒是遵守礼仪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所谓“墨守成规、装模作样”。
赵静云为顾毓铮细细讲来:“礼仪在某些时候就是种规矩,有些人觉得花时间练习是多事,可其实啊,这良好的礼仪素养养成以后,提高的是一个人整体的修养,同时也是一种生活中的科学,给人生活带来便利。你看,就说这仪态坐姿,腰背挺直,不单是看着好看,还是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减少脊椎承受的压力。还有这走路不踢踏腿,不单看起来干净利落,也不会将地上的尘土泥水扬起。至于与人交往时的各种礼节,那更是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修养,做人先学礼,它倡导人们向善,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谐相处。”
就这样定下要求,以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按礼仪规范来,务必做到习惯的养成。
至于第二位的“乐”,音乐在古人眼中有陶冶情操、开蒙启智的作用,现在年纪小,乐器还拿不动,就先学些乐理,等年纪大些再挑几门乐器练习。
“射”是箭术,既能强身健体也能锻炼眼力,还能加强人的专注力,老秦家延续这么多代,在这方面有他独特的打磨方式,虽说现在弓箭已经被列为管制武器,但秦家夫妇想要让自己的晚辈学习,还是能做到的。
后面的“御、书、数”也无需一一介绍,好好跟着安排学习就是了,等到基础打实,将来看有什么爱好,再来慢慢学。
充实而又快乐的求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一开始的课程都还算顺利,到了箭术课,1米不到的个头还是太小,秦振国就让她先练习站桩,不是武者的马步桩,是调节全身肌肉筋脉与呼吸循环的养生桩,位置就在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下。
这棵梧桐不是后来道路两旁常见的法国梧桐,而是正宗的中国梧桐,“凤凰非梧桐不栖”的梧桐。
树干挺直,树皮又绿又滑,木材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梧桐的花瓣在秋天种子成熟的时候萎缩成勺子形状,种子就结在小勺子的边缘,很是少见。
这样的梧桐外婆住的院子里也有一棵,现在又见到一棵,顾毓铮在树下站着,思绪也不知胡乱散发到了什么地方。
第一次就足足站了10分钟才被叫停。
喝了口白开水略做休息,在下一门课开始前,赵静云提出了建议:“这女孩子站桩练箭到不是不行,总归还是硬了点,我看啊,还是再加一门舞蹈课吧,这女性之美,还是刚柔并济的好。”
好吧,课程又加一门。
对于这样的安排,顾毓铮当然不会去反对,她只希望学得越多越好。
人生在世,有那么多东西值得人去探索去学习,有了机会为什么要拒绝?
她现在只觉得眼前的这两个老人就像挖不尽的宝库,一次次为她打开新的世界,还有什么是他们不会的呢?
人说“一窍通时百窍通”,确实有其道理。
前世里她就看到过不少民国时期才子名媛的报道。那个时代很混乱,但同时打破了封建王朝的束缚,多少天才横空出世,惊艳了世界。
报道里,很多留洋的青年华人学贯中西,多面开花,每每同一个人能够在数个科学领域都有斩获,记得某位赵姓学者,就在米国某大学同时担任了物理、数学、心理学、哲学等数门课的讲师职位,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方式对人的基础培养是很有心得的。
顾毓铮的这份求学之心看在秦振国夫妇眼里格外显得乖巧懂事。
两夫妇性情好,多年膝下空虚,现在遇见个这么个玲珑剔透水晶娃娃似的小人儿真的是由内而发的喜悦。而顾毓铮一向贴心,又从不耍孩子脾气,本就格外投老人的缘,几天下来,这二老一小的感情处得越发深厚。
这些天里,上课之外,秦振国夫妇也接待了几个上门的客人,这些人你来我往间的交流对谈,给她打开了新层次的大门,真正让她感受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含义。
这些客人大多是大院里其他的住户,也都是离退休的老干部,算得上胸中皆有丘壑,就算是夹了几个“扛枪土匪出身”的老军人,这么些年被熏陶下来,在学问谈吐上也都长进不少。
顾毓铮不是真的孩子,每当有客人过来,只要允许就在一边安安静静地旁听,再与书本上的印证分析,一时间如鱼得水,收获真是不少。
学习上的事上了轨道,赚钱的事也不能落下,钱是阿堵物,没有可不行啊。
两周时间下来,耿霜泠的小手工爱好已经到了一个阶段,边角布料全部用完了,她又不好意思再去找母亲要,毕竟大家留着想必也是有时不时拆补的用处,哪能都被自己给占了,只好继续在本子上画图过下干瘾。
顾毓铮手上已经攒了50多个头花和发夹,耿霜泠本想拿几个去单位送人,哪只一向大方的女儿却全给收了起来,这格外“护食”的举动虽然让当妈的诧异了一会,也只当女儿是和自己一样喜欢这类小东西,嘴巴上教训了几句“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就完事了。
开玩笑,就是因为“好东西一起分享”的理论,80、90年代,多少国内的专利技术、民族工艺被国外给“分享”走了?有些东西还是要注意些的好不?
头花虽说制作难度不高,好歹也算门设计,又是她积累资金的商机所在,在她做好准备之前,还是自己留着的好。不过这准备嘛,也快了。
唉,自己这小身板真是太不方便了,与妈妈之间还有代沟,还是等明天下了课,去找涛哥哥帮忙吧。
说到明天上课,就想到了外婆之前说的特产的事,接着又想到了重生回来还没有见到的爸爸,一时间想念之情喷涌而出。
说来人的情感也是奇怪,没想到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现在一想到,鼻子怎么就酸了呢?
顾毓铮扑到母亲身上撒娇:“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囡囡这是想爸爸了呀,爸爸的探亲假才过去一个月呢,下次再见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囡囡先好好上课,等课上得差不多了,爸爸就回来了。”
“什么时候是课上得差不多的时候?”
“就是爸爸要回来的时候。”
“妈妈你好坏呀,囡囡听出来了,你在绕囡囡。”
“哈哈,小机灵鬼,被你看出来啦。”耿霜泠抱着女儿挠痒痒,“爸爸该回来的时候就会回来的,你乖乖等着就好了。”
顾毓铮不怕疼不怕累,还真就怕痒,被母亲轻轻挠上两下就笑得连连讨饶:“啊呀,妈妈不要啦,痒,哈哈,痒。”
嫁给军人成为军嫂,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件辛苦的事,自己怎么就一时忘情提起了呢?真是不应该。赶快补救。
“妈妈,爸爸在部队里累不累啊,囡囡想要给爸爸写信,可以不可以啊?”
恩,要多写信,现在没有电话是不方便,可写信更能加强父女感情,谁说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天性?任何情感都要多交流这信任度才能更高啊,把爸爸的心抓得牢牢的,将来也才不会被奶奶他们骗啊。
“行啊,咱囡囡学本事了,会写字了,给你爸爸写封信,也让你爸爸看看,咱们的好女儿不止有了两个好老师,还学会写信了。”对于女儿的成长耿霜泠很是欣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她也很想找老公聊聊,正好,写封信,把女儿拜师的事好好说说,让他也开心下。还有这买特产的事也要抓紧了。
☆、第10章 小帮手
“好了,把信封塞进这道缝里,很快,邮递员叔叔就会把信送出去了,等到爸爸收到咱们囡囡的信啊,一定会很快回信的。”
清晨,耿霜泠带着女儿将鼓鼓囊囊的信封投进了街口的绿色邮筒,顾毓铮心满意足地拍拍小手与母亲道别:“妈妈,我走啦,下午我要去找涛哥哥玩,时间会晚一点,到时候我就不去你单位啦,直接回家,你别太担心哦。”
“早点回来,别耽误了晚饭时间。”
“知道啦。”
早上的课程照例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学得兴致勃勃,舅公舅婆两位老人轮流教课也没有觉得累,到了吃过午饭又午睡醒来,陪着两老听了一小会老古董留声机里传来的咿咿呀呀老曲调,眼看着快到下午4点了,才道别离开。
小学生放学早,下午4点多点就可以回家了。
耿家的孩子们不在一个年级,离家又近,放学时间没有约好的话,都是各玩各的。
耿涛手脚麻利,一向是在课间就把作业赶完,到了放学时间就和要好的小伙伴们在学校不远处的街心花园玩耍到吃饭时间才回家。
这时候的孩子没有后世孩子那么千娇万宠半点活不碰,也不像父辈时那样还要参与忙碌的家务劳动,他们能够把书念好,再偶尔帮长辈送个饭扫个地打个酱油就算很乖巧了。
街心花园说是花园,其实不过是几个大的花坛围着中间的小鹿雕塑绕了一圈,里间过道上再摆上几张长椅供人休憩,占地总共也不过几百平米,一眼就能看到头。顾毓铮找到街心花园的时候,耿涛正和小伙伴聚在一起打陀螺。
陀螺俗称“打不死”,是这时期很受孩子欢迎的玩具。多为木制,用绳子缠绕后抽打,使其绕着底部的支点旋转,比的就是看谁的转的时间长。也有接力玩法,就是多人对着一个陀螺抽,使其一直旋转下去。
因为制作简单,玩法有趣,还能锻炼孩子的臂力,在当时很是风靡了一阵,后来也许是新玩具出现的太多,再过几年,顾毓铮上小学的时候就渐渐消声灭迹了。
“涛哥哥。”顾毓铮远远地出声叫唤。
“谁?啊,小铮啊,你别过来,就在那等着,我马上就来。”
耿涛正玩得满头大汗,他这人玩归玩,做事还是比较靠谱的,闻声抬头见是表妹,怕绳子不长眼抽到自家娇娇嫩嫩的小妹妹,赶紧和小伙伴招呼一声就独自跑了过来。
“你今天怎么一个人来找我,是不是有事找哥哥啊?”
“是的呀,涛哥哥最能干了”先送上一个香喷喷的马屁,“涛哥哥,你是不是有同学的爸爸在印刷厂工作?”
“对啊,你想干嘛?”耿涛掏出手帕擦汗,一边挥起手臂阻止表妹,“有事说事,别凑太近,等会把汗味沾过去,小心回去挨小姑姑骂。”
“想印点不干胶贴纸,你让你同学带个路呗。”
“这个简单。”耿涛一伸脖子往小伙伴方向一吼,“李翔,过来下,有事找。”
不多会,一个同样满头大汗的男孩子就跑了过来:“干嘛?”
耿涛勾肩搭背挽了上去:“走走走,借你爸一用。”
李翔小同学就这么满头雾水地上路了。连个缘由都不问一声,他也是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