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也属于名士风流的那一类人物,才华又高,名气也不小,所交的朋友里也有几个不羁的人物。
  曹植与王粲在诗赋方面的名声常被人相提并论,但是显出友谊深刻的却是曹丕。
  王粲的两个儿子侍奉灵前,悲戚不已,曹丕与一众同僚都致哀毕,忽然开口道:“仲宣生前喜欢听驴叫,在他灵前哭啼,他怕是会牵挂人世,徘徊不去。我们就各自学一声驴叫,送他走吧。”
  曹丕说完,便先学了一声,别说,还挺惟妙惟肖的。
  一群吊丧的人面面相觑,然后几个平日为人洒脱不羁的各自学着叫了一声,其他人也纷纷跟随下去,一时之间,哭泣之声半点不曾听闻了。
  司马师是小孩儿,从前也没听过驴的叫唤,只能随波逐流地叫,虽然怪异,但是在一群人里不甚显眼。
  倒是他发现了好几个,就连学驴叫都学得特别优美的人才,按司马师估计,他们长啸的声音一定很好听。
  长啸,也是古代文人的特产,具体一点,“弹琴复长啸”里的啸就是指的这个,大概就相当于无声清嚎,也是有技巧的,但是司马师觉得这东西和音色好不好听、肺活量高不高也有关系。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除了颜控,当然还有声控、手控、足控,就算脸不好看,声音好听也是可以的。
  其中一个学驴叫学得很好听的是和王粲同为侍中的和洽。
  听说王粲老爷子——是的,虽然王粲去世的时候也就四十刚出头,要不是死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正月而是去年的话,那就正好四十,但是,按照司马师和他的年龄差,以及这个年代的平均寿命,叫一个早就能自称老夫的人为老爷子好像没什么不对的——因为曹丞相尊敬和洽、杜袭甚于他,就颇为闷闷不乐,得亏好基友和洽好言劝说,他才放下心思。
  照司马师看,王粲能轻易被和洽说服,而且曹丞相也很重视他,除了他品行高尚、才学出众以外,一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声音好听。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司马师老是盯着和洽看的原因,他回过头来,朝司马师点头致意——若是在人家的葬礼上笑,怎么说都是不礼貌的——又不一会儿,等到曹丕吊完丧先行离去的时候,和洽已经与司马懿攀谈在一起了。
  甭管日后司马懿有多牛,但是在现在这个曹操当政的时候,被曹操认为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还真没有和洽的地位高。
  和洽和司马懿谈了什么司马师不知道,去参加人家的葬礼并不是一个能肆意攀谈、结交的好时机,总得尊重人家,但是司马师觉得司马懿还是与几位吊客攀谈了一段时间的,他也被领着见了几个人。
  若说这葬礼让司马师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只有曹丕带头学驴叫了。
  真是厉害了,我的世子。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要考试了,结果还是挤出时间来码了存稿233333
  这一章是15号的更新,16号考试,15号不码字,16号的更新就等考完了现更好了……星期五的更新应该不太可能会准时了orz
  第93章 甘蔗
  和司马师自认为的东西不一样, 在王粲葬礼上, 他们家的收获虽然没有马上体现,但是确实是有的。
  司马懿同和洽搭上了路子, 而和洽是个好人, 常劝魏王曹操莫要怀疑、治罪臣下——当然,能好好劝说的前提是和洽有特殊的说话技巧。
  知道司马懿与和洽的往来频繁之后,司马师才知道,原来曹操有退出汉中的意思是因为和洽劝说的。
  从某种情况下来说, 和洽的建议也没错。
  如果当初曹操按照司马懿的建议,在刘备于蜀中立足未稳的时候, 自汉中出兵, 那么一定能给刘备势力以重大打击, 说不定, 还能扭转赤壁之战后北方被遏止的败势, 高歌猛进之下, 说不定能成功地一统天下。
  但是曹操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
  这也就代表着, 刘备在蜀中站稳脚跟, 又没有后顾之忧以后,一定会不计一切代价把曹操手中的汉中拿下来。
  正所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从保存北方实力来看, 曹操在错失良机之后,确实应该早点从汉中撤军。
  建安二十二年的年末,魏王又添了一些天子才能享用的仪仗、规制, 且魏王世子晋太子,离天子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曹丕对司马懿的观感一直很好,两人是同辈人,司马懿又得曹操令去辅佐曹丕,之后频频为曹丕出谋划策,可谓是亦师亦友。
  虽然魏王世子改称太子,实际上看的是魏王的颜面,但是这也算是曹丕地位进一步稳固的标志,曹丕这一派的人更是为他开心。
  曹太子开心的标志和别人有点不一样,看到自家“供”在显眼处的甘蔗,司马师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曹丕同学有两好,一是葡萄,二是甘蔗。
  送到司马家的甘蔗应该不是曹丕自己种出来的,他家后园倒是种出了一些菜,甘蔗司马师是真的没瞧见,大概在自家种出随地可吃的甘蔗只能是曹太子美好的愿望了。
  甘蔗是上层权贵人家才能吃得起的东西,虽然司马师对自家老爹未来的名气、地位很有信心,但是平心而论,现在的司马家根本吃不到这东西,也就是曹丕想着一群人,才每人家送去了一根或数根。
  过了两天,司马懿带着司马师到曹丕府上致谢,曹叡兴冲冲地拉着司马师去他的房间,里头又摆了一盘已经切好的甘蔗。
  司马师:说好的甘蔗是魏文帝后援团的准入信物呢?怎么现在看来,你们全家都是甘蔗的迷弟啊?
  然后,仔细交谈之后,司马师发现,原来不是曹叡特别喜欢甘蔗,而是他特别崇拜他爹。
  自从魏王曹操立了曹丕为继承人后,曹叡在曹操那边就更得青眼了,相对的,大概是在郭女王出现之后终于正视了自家府中的变化,曹叡同学终于迈向了向着父控进化的道路。
  司马师:孺子可教。
  总算曹叡还没有傻到这种地步。
  大概是这个时代父子亲情普遍偏淡的关系,像司马家父子这样父子浓烈的还是挺少见的。
  其实想也知道,司马家接触的这一批权贵,家中多是有姬妾的,儿子也生了一大堆,不常相处,就算是亲生的,也没有多少感情,像司马懿这样府中的孩子都是正妻所出的还算普遍,毕竟门阀士族对于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子——这里指的普通人家是连寒门都不是的那种,当然了,在某些观念根深蒂固的人家,原先是官宦人家但不是门阀、抑或本身只是寒门的人家也算出身普通——认为其乃是“贱人”,也就是卑贱之人,但是鄙夷归鄙夷,享受的时候一个个都忘了自己坚持的观点。
  也就是说,很多人府上尊正妻,但是蓄养婢妾,但是像司马懿这样一个侍女都不沾的就比较少了。
  而司马师能够确定,自家老爹和老娘的感情原本就是这么好,琴瑟和鸣,所以历史上的司马懿和张春华最后怎么到的那一步?
  当然了,自诩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的司马师觉得,一定是因为历史上的司马师没有他这样早慧——废话,谁刚出生就是成年人的心智啊——没有看着老爹【喂!】、也不会劝谏老娘收敛一下强硬的脾气,而且历史上的司马师还没有金手指,这几点综合下来,指不定历史上的司马懿就和这个时代的诸多文人一样,尊重正妻,家中也蓄养一些婢妾。
  话说回来,司马师都不知道在自己出生之前,老爹有没有妾室乃至于侍奉的丫鬟呢,毕竟张春华对后院的掌控还是很强的,也没人不长眼地和司马师这个少爷说起老爷年轻时的风流韵事。
  虽然历史上的司马懿和张春华的感情最后破裂了,但是他对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儿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看重,司马懿其实儿子众多,三个嫡子以外,还有诸多庶子,但是他在世的时候,为人所知的就只有最年长的两个嫡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话说司马懿和张春华的感情破裂之后,某次又有不愉快,张春华悲愤之下绝食,孝顺儿子跟着一起绝食,司马懿最终妥协。
  但是他的台词不是幡然醒悟从此继续疼老婆,而是嫌弃夫人作妖,要饿坏了两个孝顺的好孩子。
  可以说,这真的是很渣男了。
  但是呢,从司马父子的父子感情来看,倒是能看出司马懿对两个儿子的重视来。
  如果说历史上的司马父子情感度有8,那现在的司马师和他爹父子亲情值就是满分10,但是很悲催的是,依照他对曹家父子的父子亲情值的评估的话,只有5,不能更多了,而且还有岌岌可危的趋势。
  当然了,现在的曹叡同学幡然醒悟,终于知道祖父虽然靠得住,但是祖父早晚会挂,早晚都是要讨好老爹的,还不如现在就开始。
  讨好老爹的第一步,从老爹的喜好开始。
  司马师坐在曹叡的房间里啃甘蔗,边啃边想:你叫我来就只是聚餐的吗?
  但是呢,曹叡同学嘴巴漏风,倒是透露了不少消息给他。
  话说他爹司马懿虽然早年拒绝了曹丞相的征召,但是自从司马师出世之后,他最终还是来到了邺城,此后一直兢兢业业,是个不能更称职的好员工。
  虽然对司马懿原先的不识抬举颇为气恼,但是司马懿入职以后,曹老板还是很喜欢他,聪明又有才的青年才俊嘛,他一向是很喜欢的,看没有搀和到曹家的夺嫡之争之前的杨修就知道了。
  司马师还以为自从曹操对老爹改观以后,所谓的“狼顾之相”、“非人臣”都只是小说、史书上随便说说的,但是没想到,曹老板真的是越老疑心越重。
  虽然知道司马懿的两个儿子未来都野心颇大,但是单纯只看司马懿这个人的话,还是挺守本分的权臣,至于威仪堪比皇帝嘛,什么霍光、张居正之流的顾命大臣都是这样的套路,而且司马懿还挺会做人的,起码自曹丕以后的几任皇帝,无论是曹丕、曹叡还是曹芳,都对司马懿颇为推崇。
  所以说,对司马懿起疑心的就只有曹老板一个,而且还没能抓住证据,直到死,还没能解除这个他心中的“心腹之患”。
  最近呢,不知道曹老板抽了什么疯,又开始怀疑司马懿心怀不轨了。
  作为司马懿的亲儿子,司马师可以保证,他完全没有发现自家老爹有什么不臣之心,评选大魏好员工奖倒是能入选。
  然而,刚才曹叡漏嘴说出的话,却让司马师一下子惊醒过来。
  曹叡方才和司马师互相攀比吹爹的时候,说出他爷爷曹操恰好也提到了司马师他爹,还问了他一些话,显然对他很是关注。
  完了曹叡还顺嘴问了一下,听说司马懿近日频频与丞相府的几位大人接洽,是不是要给司马师另外找一位门阀士族出身的老师。
  司马师听罢,只觉得冷汗涔涔的,曹老板的疑心病居然重到了这种地步?
  好在和洽在旁边为司马懿说情,才打消了曹操的疑心。
  司马懿已经受命去太子府任事去了,因为他之前是在丞相府任事,某些职司需要交接,还有新的事务需要熟悉,最近和丞相府人员的接触可以用这个借口来避过去。
  大概是因为老爹平日里的信誉太好,又或者他确实没有别的心思,曹丞相也接纳了这个借口。
  司马师:可见平日里的为人是很重要的。
  不过因为司马师的心智早就是成年人,虽然曹叡只是随便说了一句话,他接下来却一直心不在焉。
  曹叡:你到底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父亲,说好的甘蔗是世界的瑰宝,谁在甘蔗面前都会被它的魅力迷倒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考完了两门,感觉自己已经是只废猫了orz
  司马懿这个人,据说他早期的风评还是很好的,魏国的几个皇帝对他的溢美之词那么多,一直到东晋时期,因为五胡乱华,士族衣冠南渡,舆论开始鼓吹正统地位,这个时候就开始揪晋朝的历史,认为刘备是正统,然后无论是曹魏还是司马晋都得国不正,于是司马懿的名声就逐渐那啥了……所以说东晋的皇族你们就没想过祖宗的名声臭了对你们没有好处吗?因垂丝汀。
  第94章 剑术
  曹叡和司马师两个人都没有在前院那里和自家父亲坐在一起, 虽然作为魏王太子的曹丕开个小宴宴请城中的官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看起来也只是寻常的宴会罢了,但是也不是曹叡和司马师想参与就参与的。
  司马师是等到前头宴罢, 客人们都纷纷告辞之后, 才和曹叡一起被传唤过去的。
  虽然是魏王太子清客,但是这是大白天的,请的人也没有几个,所以不要把这个看得太高端了, 非要举例对比的话,这次的小宴更类似于茶话会的形式, 端上来的除了小食以外, 就是甘蔗, 酒也没有准备很多。
  司马师很无语地看着曹丕拿着两根甘蔗作为证据展示他的“英明神武”, 司马懿还在一旁帮腔。
  事情呢, 其实是这样的, 曹丕同学是他不是普通的太子, 他是一个能文能武、不仅文采很不错能跟老爹、弟弟在文学史上并称“三曹”、还是一个武力值很高的太子, 所以说,今天甘蔗宴上, 他一时兴起就和一位作为客人的将军比起了剑术。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道具是甘蔗。
  司马师: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太子你高兴就好。
  曹丕对自己与一个将军斗剑, 过程中还运用了兵法的道理颇为得意,讲话的时候,那股子得意劲儿真的是收也收不住。
  这让司马师不禁想到这位太子曾经的一件逸事。
  话说这位老兄他终于斗败弟弟曹植, 得到父亲曹操的青眼被立为世子以后,曾经高兴得跳起来,对身边的心腹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知道我今天有多高兴吗?”
  真的是对自己的情绪一点都不加掩饰呢,曹太子你真的是可以的。
  曹丕得意完以后,司马懿就开始接话了。
  虽然他评价曹丕的什么允文允武、天资横溢也算是事实吧,但是按照曹丕的地位,还有这个时间点,真的是怎么看怎么在拍马屁啊。
  但是,从现实的层面来看,拍马屁也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和在曹丕这个父亲面前还有着莫名的矜持的曹叡相比,司马师就放得开多了。
  他先对曹丕高超的剑术赞扬了一番,表示他能够在文采飞扬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么高强的武力值,真的是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然后,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师也要像太子一样勤练武艺,文武兼备,为魏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