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肖燕考出了史上最高分,不紧肖爸肖妈很吃惊,在红河中学也是史无前例的,几乎在肖燕刚刚知道自己分数的时候,班主任的电话就打来了。
  f大的招生老师已经在红河高中了,老师让她去学校和招生办的老师见见面。
  当然,有f大的地方就有e大,两家互抢生源,也是别着来的,像这种高分学生,要从一开始就过来。
  肖燕在学校还碰见了林清远,当然,他也考的不错,只不过比肖燕少几分,691分,这次他再看肖燕的眼神就不一样了,充满了不可置信。
  是的,所有人都不相信肖燕能考这么多分,学校公告栏那里用红纸贴出的成绩单,所有认识肖燕的人都要过来她问一句
  :“肖燕,你怎么考那么多,是怎么考的!”
  肖燕的班主任徐正峰是最高兴的了,自己带的是普通班,可是这次肖燕争气,直接考了个全县第一,估计再省里面也能排上前五名,真是给自己长脸啊!
  之前那些重点班的班主任,这次也专门跑过来问他有什么诀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知道肖燕在100天前的成绩,那可是连一本都有点危险的,这次直接大爆发,还是f大。
  他们班的吴磊也不错,也考上望京人民大学,虽然没有f大好,但是那在全国也是前20名的学校。
  一个普通版一下出来两个超重本的学生,这让他们怎么能不好奇,要不是徐正峰确实是老实人,他们都怀疑他是不是提前知道啥内部消息了。
  这个怀疑一出口,可把徐正峰气坏了,他徐正峰是什么人,他行的正,坐的端,一点亏心行都没做过,再说了,高考那么严的考试,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机会
  :“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努力,我真的没有藏私”
  可是不管徐正峰怎么解释,大家都还是不相信,都认为他肯定有什么诀窍,只是不想和别人说罢了。
  从这以后,徐正峰一跃成为红河高中最受欢迎的高三班主任,好多家长托人找关系的想把自己家孩子送进他的班里,特别是成绩不好的,那是硬往里塞啊!
  这些都算是肖燕大爆发考上f大的后遗症吧!
  可是肖燕印象最深的还是暑假的义乌之旅。这真是一次特别的旅行,为肖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第18章 在路上
  自从接到了肖燕的录取通知书,肖爸肖妈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肖燕再去摆摊贴膜的时候,肖爸肖妈是全程陪同,没几天肖燕就受不了。
  她想撕手机膜,肖妈撕好了给她,刚想去找钱,肖爸已经帮她找好了,就这种的,一边看她贴膜一边和旁边摊上的人说话。
  这下可好了,没一会,边上所有摆摊的都知道肖燕考上f大了,肖燕不得不停下了手里的贴膜工作,把肖爸肖妈劝回家,肖爸肖妈虽然不愿意,可是看肖燕很坚决的样子,只好一步三回头的回家了。
  送走了肖爸肖妈,肖燕继续贴膜,可她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回头一看,原来肖爸肖妈根本没走,就站在红豆内衣里的货架后面,正笑咪咪的看着她呢。
  这真是甜蜜的负担啊!现在家里人把她当宝贝一样,这让她压力很大,于是她不得不终止摆摊和爸妈一起回家。
  后来肖燕一想。老是这样不行啊,每次自己还没出去多久,肖爸肖妈就像看宝宝一样的跟着过来了。
  肖爸肖妈舍不得让肖燕出去,她只能想办法把自己的摊位转出去,肖燕的生意一直很好,有人看肖燕的生意好也开始贴膜了,这个生意也不是长久的有技术含量的。
  要想在地摊上赚钱,必须量能起的来,要不就是价格够便宜,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当然质量如果能保证,这才会有回头客。
  所以她把手上的东西都转让给了隔壁后起来的贴膜小哥,把手里的钱算了算,这次贴膜去掉杂七杂八的成本,赚了有小4千块钱。
  肖燕打算去义乌一趟,去看看手机膜是怎么批发的,如果能拿到第一手货源,以比小商品市场更低的批发价格批发给这些贴膜的,那样就更好了。
  肖燕和爸妈说了她的打算,他们俩倒是支持肖燕这个决定,靠脑子赚钱,才是成大事的。手机贴膜能赚钱,可是它占用了时间,即使能赚再多的钱,也只是重复的撕膜,贴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像这种工作是最容易被替代的,市场最先淘汰的就是这一批人了。不论是替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都要有不可替代性。
  而这种不可替代性,最需要的就是技术,是知识,怎么才能有技术有知识呢,那就得好好学习。
  肖爸肖妈对肖燕的期待远远不止贴膜,他们对他的期望更大,希望她能把注意力能放在学习上,他们认为她在这摆摊就是浪费时间。
  可是对于肖燕要去义乌的想法,他们还是很支持的,能够跳出摆摊的观念,去寻找更进一层的赚钱方法,他们是举双手赞成的。
  可是他们不放心肖燕一个人去,肖爸肖妈两个人都要陪着,如果肖燕不让他们跟着的话,他们就不同意肖燕去义乌。
  肖燕:我本来也没打算自己去啊!
  于是肖燕就和肖爸肖妈一起坐上了去义乌的火车
  火车上的人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去进货的,因为他们的标配就是小手拉车,上面再缠上一圈弹力绳。
  一般不怎么说话,就在那坐着闭目养神。
  一节车厢看下来有一大半是去进货的。
  等到了义乌,出站的时候,乍一看还以为来到了什么国际大都市,不是说义乌的硬件设施多么多么的好。
  而是义乌这里有好多外国人,抬眼一看,十个里有两三个就是外国的,有带头巾的阿拉伯人,也有金发碧眼的欧美人。
  和他们比起来,肖燕她们三个,一看就是外行。别人都是步履匆匆的在走路,只有他们仨,还在左顾右看。
  出站口就有直达商贸城的公交车,站台那里还有专门换零钱的地方。上面还很贴心的用了不同的语言标注。
  虽然看起来不是很高大尚,但是细节部分还是值得好评的。
  801/802都可以直达国际商贸城,三个人投币上车,车上也都是去商贸城进货的人,他们坐上了801,车开了有一个多小时,路上的风景也很一般,就是普通小县城的感觉。
  因为他们坐的是夜车,到义乌的时候还是早上,之前肖爸肖妈和肖燕在一起做过功课,专门研究过。
  一般的批发都是在早上,而且批发的时候要说拿货,这样会显得专业一点,还有拿货的时候是按‘件’拿,一件就是一套颜色或者指定数量。
  他们还专门研究了下这几区的分类,一区,一楼经营花类、玩具;二楼经营饰品;三楼经营工艺礼品;四楼开办了中小生产企业直销中心、台商馆,东铺房为外贸企业采购服务中心。
  二区一楼经营箱包、伞具、雨披·袋;二楼经营五金工具·配件、电工产品、锁具、车类;三楼经营五金厨卫、小家电、电讯器材、电子仪器仪表、钟表等;四楼设生产企业直销中心及香港馆、韩商馆、四川馆、安徽馆、江西九江馆、新疆和田馆等精品交易区;五楼设外贸采购服务中心;市场中央大厅二、三楼设旅游购物中心、中国小商品城发展历史陈列馆
  三区为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化妆品、眼镜、拉链·钮扣·服装辅料等行业。
  四区一楼经营袜类;二楼经营日用百货、手套、帽类、针棉;三楼经营鞋类、线带、花边、领带、毛线、毛巾;四楼经营文胸内衣、皮带、围巾。
  五区主营进口商品、床上用品、纺织品、针织原材料、汽车用品及配件等行业
  肖爸爸还给肖燕普及了一下义乌商贸城的历史
  义乌小商品市场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廿三里。
  1974年春节前后,县城稠城镇县前街也兴起了小商品市场。
  在特殊年代,在上级明令禁止、取缔,而半合法的敲糖换鸡毛又需要市场存在的矛盾冲突之中,两个提篮叫卖、批零兼营的季节性市场悄然孕育。
  1982年3月26日上午,就稠城市场整顿问题,县政府再次召开由一名副职主持的县长办公会。
  当时工商局副局长叶荣贵、城阳区工商所所长王廷腊,也列席了这次会议。这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前夕著名的第二次县长办公会议。
  根据一位副县长的提议,会议首先解决了与稠城集市整顿有关的猪市、牛市摆布问题。紧接着对小百货市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由于当时政策滞后,问题敏感且涉及方方面面,敞开观点的讨论持续了一整个上午。
  农民经商、农民进城、批发购销、自由市场等敏感问题,在你一言、我一句的提起后作了再一次研究。
  其他需要研究的六项议题不得不放在下午进行。对市场整顿,会议形成初步意见:作为对小百货市场的全面管理,一是全面登记;二是(颁发)临时执照;三是建立组织;四是自己建帐,税收按营业额征收;五是成立由工商局、工商所、财税所、镇爱卫会、派出所组成的市场整顿具体实施临时机构。
  这次会议甚至对市场全面整顿动员都作出了具体安排。
  1984年,这个市场的成交额达2321万元,商品主要销往义乌周边县市。
  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象春风吹开了这个小百货市场个体商贩人员的张张笑脸,城阳工商所干部通过学习认为,有党中央撑腰,湖清门市场应该让它存在和发展……
  十二大期间,他们在县工商局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发出了关于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的第一号通告,装起高音喇叭大力反复宣传,小百货市场的经营范围是国家规定的三类小商品和家庭工副业产品。
  同时,对符合条件经商的人员均发给营业许可证。按经营商品的范围分别编制了十五个小组……整顿后的湖清门小百货市场,秩序井然,面貌一新。
  市场被正式认可之后,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意料。于是又有了第二代市场的建设。
  1986年,义乌市场的成交额突破1亿元,辐射范围从周边县市延伸到省内外。
  市场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计。刚开业不久的第二代市场马上又显得太小了。
  1985年初,工商部门不得不动用预备用地架起300个临时摊来缓解摊位供求矛盾,接着又在部分地块两排棚架间加摊。
  1985年底,二代市场摊位总数达到了2847个,税收分别为前三年的8.1倍、3.4倍、2.0倍……
  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又在1895年和1990年完成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扩建。
  刚开始肖爸爸说话的时候只有一两个人在听,慢慢的变成五六个,后来整个公交车上的人都在伸着耳朵听,肖爸爸一看有这么多的人在听,他讲的更起劲了!
  公交车就在肖爸爸的科普声中把他们拉到了商贸城,下车的时候,连公交司机都对肖爸爸竖起了大拇指,
  :“您讲的可真好,说实话,我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就您刚才说的这一番商贸城的历史,我都自愧不如,我都没您了解的透彻!”
  肖爸爸:“哪里哪里,这些也是我在网上了解的,要说厉害,还是我女儿厉害,这次来义乌可是她全程计划的,我们都没怎么费心呢!”
  肖妈妈旁边的中年阿姨:“您女儿看起来不大呀,还在上学吗?”
  肖妈妈:“在上,在上,刚刚高考完”
  中年阿姨:“考的怎么样,考的哪个大学?”
  终于等到人问这个了,肖爸爸这一路的铺垫就是为了引出这一句
  :“f大”
  阿姨一脸吃惊:“哎呀,看不出来,您女儿可真争气,您以后可享福了!”
  肖妈妈:“要说这个,可真没有比我闺女更省心的了,她之前成绩也不是很好,后来她就每天早起,背书,跑步,睡得可晚了,遭的那个罪呦!”
  肖妈妈一边说一边看肖燕,又用手帮她理了理头发,好像她现在还在受苦一样。
  肖燕心想:我现在可能是别人最讨厌的孩子了,妈哎,爸哎,能不能别显摆了!
  第19章 爸爸的话
  虽然他们来之前是仔细做了功课的,可是商贸城真的是太大了,下了公交车,他们一边走一边问,里面的柜面大多放的是样品,这里东西真是琳琅满目,啥都有。
  店铺里的老板基本都在忙着开单,一般货都会发物流,这里基本不讲价,除非量很大,有的店里面和老外交流,都是连比划带说。
  虽然店老板的英语发音不怎么标准,可是他们和老外沟通,真的是一点障碍都没有,人家完全不怯场,哇啦哇啦说的可自信了。
  就冲这一点,人家就值得佩服,这些老板虽然不一定有很高的学历,可是他们的这种自信,是肖燕所没有的。
  虽然她考上了f大,可是扪心自问,让她去交流,不一定能比这些老板们好。她学到的都是书本上的应试教育,现在给她一套英语试卷她能做满分。
  但是让她去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她想了想,还真不知道从何开口,简单的日常用语她会,也仅限于此了,发现好多学到的单词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而经常用的她又不会。
  看来自己还是得再努力一点才行,批发卖货都需要用英语了,这些店门口的招工启事上也写着,需要英语口语熟练。
  肖爸爸一边走一边跟她说
  :“燕燕,看到没,这做生意也有讲究的,以前做生意,讲究的是只要能吃苦,能拉的下去脸,再加上毅力和坚持,这生意就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