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这一回总算不用听一些闲话了,可是少了这个烦心事,却多了另外的麻烦。王氏让赵芹芹去叫她爹她大哥吃饭,转头就与赵蓉蓉赵莺莺姐妹两个叹:“在那边也有好多不方便,中间来往费时候是一样。最难的还是常常晚上要住那边看布料,要是家里就不必这样了。”
赵莺莺默默听着,就想起自己灵光一闪想到租房子的事情了。当时她其实是想到了另外一件她更为难的事情——她一直想着能平平静静过日子,家里和睦安稳一些。
当时她左思右想也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主意,但是又觉得不是自己不知道,而是一时没想起来。这会儿受租房子的启发,一下就有了主意。
单独住,自己一家人单独搬出去住!所谓‘远香近臭’,几房兄弟之间杂居难免磕磕碰碰,日积月累关系越来越不和睦。而分开来住就不同了,因为不能日日见面,记得的都是好事,偶尔相聚还觉得格外亲香呢!
只不过搬出去住绝不是一件小事,赵家已经分家了,这倒是少了一重麻烦。但是搬出去住,这要顾及祖母的意见,这是一样。另外搬出去住在哪里?如果是租房子,放着自家好好的房子不住,反而租房子住,莺莺觉得没什么,赵吉和王氏可不会也这样觉得!
所以就只能是买房子了——话说当初买下现在的赵家小院也不大,特别是现在随着赵家三兄弟生儿育女,真是格外拥挤!按照方婆子的打算,后院的地三兄弟平分,等到孙子辈要娶妻生子的时候就可以起房子。
只是赵莺莺心里摇头,起房子的价钱和买房子差不多,地皮又不值钱。既然是这样,做什么要挤在一起住?如今才三房人口杂居就已经这样‘热闹’了,以后可怎么过日子!
买房子成了赵莺莺怎么想怎么好的事情,这样一来家里所有烦心事解决!
但是这件事可不容易,固然家里是需要大房子的,可是却不是一定要。考虑到买房子的花销,还没有攒下家底的时候恐怕爹娘很难点头——赵莺莺当初收到两份大礼倒是换成了不少钱,在太平巷这样的地界买一所宽敞房子也是绰绰有余,但是那笔钱更难说动赵吉和王氏去花用。
当时赵莺莺是暂时按下了这个心思,打算在等一两年。看着家里的光景,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好,自己也和姐妹做花,攒下房子钱也不难么。只是这时候听到王氏这样的烦忧,好不容易放下的心思又提了起来。
只是话到了嘴边,滚了滚然后又咽了下去,最后只能笑着试探:“是不方便,若是一次两次倒是还好,只怕日后爹爹的染布生意越做越好,常常有这种生意。若是这样,那就是真麻烦了。”
赵蓉蓉听妹妹这样说,便道:“到时候便常年租下李婆婆家旧屋就是了。”
说完了才发觉自己说错了,租下旧屋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自家在赵家小院里,在那边照料布匹就要常常住在那边了。虽说两边离的不算太远,但是多了许多劳累与不方便是真的。
王氏也和赵吉说了这件事,赵吉倒是不大在意:“这件事确实是个事,不过娘子也不用多担心。我正是壮年时候,晚上警醒些守着那些布料算什么劳累?至于家里和那便两边跑,更谈不上什么不方便,你就放心罢!”
说着凑近王氏的肚子,笑着道:“你之前肚子里的小混账踢你了,我来听一听!”
这件事就好像一粒石子丢进了水里,带起阵阵水花。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涟漪泛开,就连波纹也平复了下来,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事情始终是发生过了,自此之后有马老板提携,便陆陆续续有些小布庄的主家知道了赵吉的手艺。这样布庄的正经生意越来越多,赵吉和王氏商量了一番,便将李婆婆家旧屋正式租了半年,所有染布的家伙都搬到了那边,再不在后院做事了。
这样又过了月余,赵吉当初虽然说过没什么劳累没什么不方便,这时候也觉察出了其中的难处。只不过觉得还可以忍受,便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偶尔脑子里闪过如果自家单过,有一个大院子做事就好了,这样的念头。
而这念头虽然微弱,却一直很顽强,从来没有彻底从赵吉的脑子里消失,只是隔一阵子就要出来一次。
赵莺莺可不知道父亲赵吉已经有和自家一样的念头了,只是模模糊糊不敢像她一样往深了想,便视而不见罢了。
而赵莺莺现如今也是忙,忙着好好做绢花!要知道她靠着这一门手艺每个月可以攒下二两银子——赵蓉蓉和方婆子也是每人二两。记账下来,赵莺莺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赵蓉蓉和方婆子可是张大了嘴巴!
直接对比来说,这就和王氏织绸贩卖赚的钱一样多了。但是王氏日日夜夜坐在织布机前勤恳不停,辛辛苦苦,她手艺又好,这才有了这样的收入。他们做花呢,虽然也没有偷懒,但要说多辛苦,那绝对是没有的!
那么这钱好赚吗?真不好赚!方婆子阅历深,一下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做精细活儿部分的孙女莺姐儿手艺好!她每次看了都要赞:“好鲜亮的花儿,在翠花街上也是上上等,不比京城来的差了,每回送到铺子里,那里的小哥都忙不迭算钱!”
能那样殷勤当然是因为莺莺她们做的花能帮忙赚钱!生怕有不周到,人家受了气,自此之后就和别的翠花铺子做生意去。
然而换个卖花的就不是这样的了,宋氏孙氏也都带着家里女孩子们做的绢花来卖。要说这还是正经和赵莺莺学过了,好歹像样,至少卖得出去,然而价钱就不必多强求了。
宋氏孙氏虽然不是一起的,小伙计的话却是一样:“嫂子,不是我和你们强,这样的花您只管和咱们铺子里的样子对照,卖价如何也不是我骗你们罢?再加上咱们翠花铺子开起来要租金要请伙计,各样使费是要平摊,老板要赚钱,这个数有错?”
小伙计舌灿莲花,死命地杀价。宋氏孙氏嘴皮子利却不是在这种地方使的开的,才开口,小伙计就喊了起来:“嫂子!事情我也没说错!这样,您要是不愿意这个数儿只管去换一家翠花铺子,看看人家给您开什么价,这样可好?”
这样的翠花哪里都能进的来货,自然就没有多稀罕。宋氏和孙氏不傻,也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送到别家也是一样的。于是哪怕不满意价,最终也在这家卖了花——好歹比一般的针线赚钱了,也能好好补贴家用了。
只不过回去不忘记抱怨,宋氏是旁敲侧击:“三弟妹,我今日是来谢你的。
第29章
若是中等以下的人家, 老辈人置下产业,头一件大事一定是住宅。给儿子们分家, 最要紧的也是屋子!对于贫苦人来说, 这屋子就是全家最值钱的事物了!
以太平巷为例,最下等的是两三间屋子带一个小院子。一间做内房,一间做堂屋, 还有一间给孩子住。这样算起来,这样的屋子也只能够给刚成亲到孩子没长大的小家庭居住。
那么, 这样的屋子要多少钱?根据用材用料有不同。那等结实耐用的,梁木用的好建材, 砖瓦也不必说——这样的屋子才能传家, 而且也不用常常去修修补补。这样的屋子价贵一些, 没有二十两银子张不开嘴。
二十两银子拿来换一家住上一辈子的房子, 听着不贵, 实际不然!要知道二十两银子就足够赵莺莺家过一年的了, 而且还是丰丰足足地过!之前赵吉做学徒的时候没有什么入账,家里就是依靠王氏每岁赚上二十多两银子过活的!
听着攒钱买房子容易了——现在赵吉和王氏夫妻两个都挣钱, 一个人养家,另一个人的钱留下来, 一两年就足够买下不错的房子了。
若说在赵莺莺家确实是这样了——不要说赵吉和王氏了,现在赵蓉蓉和赵莺莺做绢花不是一样赚钱?也正是由于这赚钱赚的显眼才让正屋和西厢房那边看的眼红,还特意来学,不然一点女红补贴家用,谁在意?
然而不是人人家都是这样的, 大多数人家都只有顶梁柱一个赚钱!不要往远了说,只说赵家大伯赵贵家。赵贵做的是木匠,年景好的时候一年有三十来两进账,不好的时候就只有二十来两了。
而除了赵贵的收益,家里其他人,包括大伯母宋氏都是没有正经挣钱的!大伯母做的针线只不过能稍微补贴家用,至于大堂哥二堂哥在大伯那里帮工,那就和赵蒙在赵吉手下帮工一样,不算钱的!
这样的话,一家要开销,一年能攒下什么钱?所以说老百姓苦!倒不是说时时刻刻都怕饿死。而是家里没有存粮,经不起波折!一但有个天灾人祸,要么灾荒,要么家里来个病人,这就能拖垮一个平时看上去还不错的小家。
而且这还说的是赵家这种过得去的人家,二十两银子的收益,哪怕是在繁华的扬州也不是人人家里都能做到的!更多的人家没有这么多钱,平常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一分一文都积攒不来——生个孩儿都不敢,就怕多一张嘴养不起!
赵莺莺因为在这件事上上心,特意留心过周遭邻里房子上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都晓得一些。
不过自家并不用担忧这个——赵莺莺眼界还高呢!在她看来,要么就别买,要买就买个好的,一家人宽敞住进去。这就是家里赚钱的好处了,不能说有钱什么都有,但确实是有钱大多数的烦恼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赵莺莺也颇觉得好笑。上辈子自己算是有钱的了,可是平素看都不看那些金银宝贝一眼。实在是皇宫这个地方,如果你没有别的所求,钱根本没地方花!所以对于无欲无求的赵莺莺来说,有钱并不能换来任何东西。
总之,对于赵莺莺来说,自家住上好房子,主要是单独居住避开这些麻烦事。最大的阻碍并不是银子,而是赵吉和王氏有没有这个心思。
因为想这件事,前天夜里赵莺莺和赵蓉蓉说话之后一直睡不大沉。一会儿胡思乱想,一会儿恍惚做梦。梦里梦见家里要搬出去了,赵莺莺高高兴兴跟着爹娘走,却没想到新家是极破旧的茅草屋......然后就醒了。
只是醒了也纠结,人都说梦是反的。那她到底是高兴自己不会住茅草屋,还是忧虑自家不会住新家?
左思右想,她忍不住去找了王氏——去的时候她自己摇头,这样沉不住气,放在皇宫里别想活得长久!她曾经算是太后长春宫最沉稳的几个宫人之一,这才不在皇宫几天,居然就把这份‘稳重’彻彻底底抛开了。
不过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普通人家的女儿根本不用讲究那么多!别说皇宫里的规矩了,就是三从四德都不一定管得住她们!
这不是说那些倡导教化的老学究不想管,而是市井人家里生存艰难,一个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姑娘生存不易。于是平常在母亲姐姐耳濡目染之下,她们少见有三从四德各样戒律兢兢业业照做的。
最重要的是她高兴,虽然没有锦衣华服山珍海味的生活,但是她比上辈子幸福得多!
“娘,我问你一个事儿。”
赵莺莺本是打算先试探的,后来一想,这有什么可试探的?她说话的人是她的亲娘,说的事情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大大方方说出来就是了么。
王氏手上横纬竖经不停,她也不觉得才七岁的女儿能有什么大事,便随口道:“什么事儿?你说吧。”
赵莺莺直接道:“娘,你说我们家买房子住怎么样?”
‘咔哒’一声,织机停了下来。王氏惊讶地看着赵莺莺:“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家里没地方给你吃饭睡觉,好端端的说什么买房子的事儿?你当买房子是你小姑娘家买块糖,买个头绳,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算啦?”
赵莺莺想过王氏不同意,但没想过是一口回绝,连一丝犹豫考虑都没有。想到她说的‘好端端的’,这是哪里来的好端端啊!
这就是赵莺莺的想法了,她没有过过多少普通人家的生活,哪里知道市井人家过日子是什么样子的。市井人家生活不容易,哪能因为一点磕磕碰碰就想到买房子搬出去住。一般的,都是觉得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大不了少看那些讨厌的脸。
“这还叫好端端的啊?娘,我可看到了,家里和大伯二伯两家住在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不知道多了多少事,娘也不知道受了多少气,一家人都不得安生。”
这些都是赵莺莺的真心话,可是却只得了王氏一个敷衍的脸色:“孩子气的话!你去外头看看,谁家不是这样过的?家家都不容易,哪能因为吵架拌嘴就想到买房子去住的,你钱多的烧手?搬出去了,老房子又怎么办?”
赵莺莺原本是着急的,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话到嘴边就咽了下去,她忽然想到自己一直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而现在是要说服王氏,那重要的当然不是她怎么想,重要的应该是王氏怎么想了。
在自己看来,不得安宁的日子已经是最大的困扰了,但是在王氏看来,这只是小事而已。也不是说她就喜欢这种天天吵吵嚷嚷,只是大家日子都是这么过的,她也就习惯这么过了。
想通这个之后赵莺莺换了个说辞:“难道娘不喜欢安安稳稳过日子?别人家要忍耐,那不过是因为没办法而已,我们家里却不是这样。若是娘拿定主意要搬出去,是没钱么?”
赵莺莺说话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不过习惯了的王氏并不多想。只不过笑着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没必要。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你大伯母其实来事儿的时候少。至于你二伯母...二伯母她就算经常有事也不打紧,只要不应她,她还能吃了我?”
织布声又响起,王氏继续道:“如今家里越来越好了,眼见得过几年就要起来。这时候娘和爹就只想多攒点儿钱——钱永远是不够用的。看着宽裕了许多,但你大姐眼看着就要说人家,之后还有你哥哥。婚姻嫁娶,若是不想将就,有的是地方花钱。”
说着看看自己的肚子:“还有我肚子里的这个,也不知道是你弟弟还是你妹妹,但生下来又不是一口气,从小长大都要花钱。”
王氏肚子渐渐大了,但是也没因此停了纺织,最多就是让婆婆和长女多多帮忙那些家事而已。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多赚点钱,日子能有保障一些。
赵莺莺听的有感触,明白为什么娘会这么想。不过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改变想法,不是她不体谅爹娘,而是她想的根本不同。
赵吉和王氏只想过勤勤恳恳做活赚钱,就算多了女儿做绢花的收益,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长久之计,从来不把这个当作家里收入。而赵莺莺则是想的很多,不说见识,她可是有一肚子手艺,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发挥出来,不说大富大贵,中等之家她是敢保证的。
只是这样的话不能和王氏说,赵莺莺想了想最后转头入了内房——她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是白说。还不如再等一等,等到自己真的做到了再说。
到时候,一个是手边有钱,这就好说话的多了。另一个就是自己正经赚到大钱了,说话也管用一些——这不是王氏和赵吉有多只看钱,而是普通人家大抵如此。孩子正经赚钱了,家里这才当大人看!
第30章
赵莺莺说话少, 但是很会说话。
这倒不是她天生机灵,说起来完全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当年她被选进长春宫给太后做宫女并不是一下就得用了——太后是什么人?皇宫里的主子都是贵人, 太后就是贵人中的贵人!
就是普通大户人家的小姐挑丫头也是要在拣择出来后调教一番的, 何况是太后身边!因此赵莺莺是在宫里姑姑手下过了一年的。
在这一年里,她主要是学着怎么做活。但是难的并不是做活,而是怎么在皇宫这个地方活下去——皇宫里的活计和外面相比当然要求更高, 但是这种困难是有限的,只要自己用心, 人又不是太愚笨的话,一年以后自然能上手。
可是皇宫里生活呢?那可不是《女论语》里几句‘行莫回头, 语莫掀唇。坐莫动膝, 立莫摇裙。喜莫大笑, 怒莫高声’做到了, 就可以安稳。
其中拉拉杂杂一大堆讲究, 涵盖了许多方面, 就只说说话这一点,就必然是有说法的。不然要是一个口齿不伶俐, 应对不清楚的伺候,贵人问话说不出来, 有几条小命够用?
所以赵莺莺她们这些宫人说话那都不是随便说的,要的是脑子清楚灵敏,说话有层次有线索,最后声音还要柔和清脆。听的人舒舒服服,听的人一听就觉得你说到了点子上, 还十分好听。
她记不清当初为了这个挨了多少次罚——在宫里又不是在家里,做宫女子的没人心痛你,要是做不好,姑姑就只有打只有罚。打还好说,一个是同样都是做奴婢,当姑姑的并没有多少权力下死手打小宫女。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儿,姑姑也有麻烦。
另一个是宫里打人一般不让打脸,顶着伤了的脸当差,要是有主子见了,那可怎么说?况且在皇宫这种地方,很多时候女人一生的富贵就寄托在脸上,所以不是惹了大.麻烦,主子都轻易不会打宫女子的脸,何况一样是奴婢的姑姑。
然而罚就不同了,宫里人罚人的手段真是层出不穷,而且有的是办法让人有苦说不出,这样的事情当年赵莺莺是领教过的。当初她做小宫女的时候,不知道和别的小宫女一样多少次说过‘姑姑,我做的不好,您就尽管打我’这样的话。
不是她们皮子痒,欠招呼,而是比起挨罚,她们宁愿挨打......
不过严格的训练显然是有好处的,现在的赵莺莺不说话也就罢了。要是真想说个事情,道理理的明白,说出来清清楚楚,一般都能说服人。
所以买房子的事情她不是不能往下说了,实际上她肚子里还有一肚子的理由说辞可以拿出来。但是到此为止了,她暂时把这件事按下不说。因为她想等一等,等到赵吉和王氏是真的认可她说出来的道理。
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她‘会说’。
“二姐姐,你有钱吗?”赵芹芹磨磨蹭蹭地蹭到了赵莺莺身边,吞吞吐吐一会儿才不好意思问出了这句话。
赵莺莺从王氏那里回来,坐下就更用心地做起了绢花。手上不停,只是偶尔和大姐赵蓉蓉说几句话。这时候本来跑出去玩耍的赵芹芹跑了进来,说话还这样不利索——要知道这个小丫头从来是个小炮仗,哪里有这种时候!
不过赵莺莺很快知道了自己小妹妹的意思,笑着捏了捏赵芹芹的手:“我当然有钱,你说说看,要什么东西。”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出身不宽裕的孩子总不可能会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吧?就好比赵家小院里,赵家三兄弟家的男孩女孩,那就没有一个随便花钱的。或者说,他们也没有钱随便花。
赵芹芹喜欢玩,喜欢吃,但是大面上依旧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一般也不会问王氏要钱买什么。不过在赵莺莺做绢花之后她有帮忙,所以每次卖花之后赵莺莺总记得给她买些吃的玩的。
倒不是赵莺莺小气,不给她分钱,而是她才五岁,王氏根本不让她管钱。既然是她花不着的钱,那还不如东西来的实惠。
小孩子都是最会看人眼色的,赵芹芹不一定知道家里到底是什么境况,但是宽裕了是能够感受出来的——饭桌上开荤多了,也偶尔做新衣服了。有时候王氏出门回来,还会给孩子们带些什么。
这才有了赵芹芹这时候敢问赵莺莺有没有钱。然而就算是这样,她也不敢找王氏,而是找了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赵莺莺,总之就是事情不成也不会挨骂就是了。
赵莺莺倒不觉得小孩子这样有什么不好,如果可以哪家的爹娘不想让孩子吃的好些穿的好些?不去做无非是没有能力罢了。而自家现在又不是供不起,合理的自然会满足。
赵芹芹立刻满脸喜色:“外头卖甑儿糕的经过,被叫住了正在做,我也想吃!”
赵莺莺默默听着,就想起自己灵光一闪想到租房子的事情了。当时她其实是想到了另外一件她更为难的事情——她一直想着能平平静静过日子,家里和睦安稳一些。
当时她左思右想也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主意,但是又觉得不是自己不知道,而是一时没想起来。这会儿受租房子的启发,一下就有了主意。
单独住,自己一家人单独搬出去住!所谓‘远香近臭’,几房兄弟之间杂居难免磕磕碰碰,日积月累关系越来越不和睦。而分开来住就不同了,因为不能日日见面,记得的都是好事,偶尔相聚还觉得格外亲香呢!
只不过搬出去住绝不是一件小事,赵家已经分家了,这倒是少了一重麻烦。但是搬出去住,这要顾及祖母的意见,这是一样。另外搬出去住在哪里?如果是租房子,放着自家好好的房子不住,反而租房子住,莺莺觉得没什么,赵吉和王氏可不会也这样觉得!
所以就只能是买房子了——话说当初买下现在的赵家小院也不大,特别是现在随着赵家三兄弟生儿育女,真是格外拥挤!按照方婆子的打算,后院的地三兄弟平分,等到孙子辈要娶妻生子的时候就可以起房子。
只是赵莺莺心里摇头,起房子的价钱和买房子差不多,地皮又不值钱。既然是这样,做什么要挤在一起住?如今才三房人口杂居就已经这样‘热闹’了,以后可怎么过日子!
买房子成了赵莺莺怎么想怎么好的事情,这样一来家里所有烦心事解决!
但是这件事可不容易,固然家里是需要大房子的,可是却不是一定要。考虑到买房子的花销,还没有攒下家底的时候恐怕爹娘很难点头——赵莺莺当初收到两份大礼倒是换成了不少钱,在太平巷这样的地界买一所宽敞房子也是绰绰有余,但是那笔钱更难说动赵吉和王氏去花用。
当时赵莺莺是暂时按下了这个心思,打算在等一两年。看着家里的光景,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好,自己也和姐妹做花,攒下房子钱也不难么。只是这时候听到王氏这样的烦忧,好不容易放下的心思又提了起来。
只是话到了嘴边,滚了滚然后又咽了下去,最后只能笑着试探:“是不方便,若是一次两次倒是还好,只怕日后爹爹的染布生意越做越好,常常有这种生意。若是这样,那就是真麻烦了。”
赵蓉蓉听妹妹这样说,便道:“到时候便常年租下李婆婆家旧屋就是了。”
说完了才发觉自己说错了,租下旧屋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自家在赵家小院里,在那边照料布匹就要常常住在那边了。虽说两边离的不算太远,但是多了许多劳累与不方便是真的。
王氏也和赵吉说了这件事,赵吉倒是不大在意:“这件事确实是个事,不过娘子也不用多担心。我正是壮年时候,晚上警醒些守着那些布料算什么劳累?至于家里和那便两边跑,更谈不上什么不方便,你就放心罢!”
说着凑近王氏的肚子,笑着道:“你之前肚子里的小混账踢你了,我来听一听!”
这件事就好像一粒石子丢进了水里,带起阵阵水花。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涟漪泛开,就连波纹也平复了下来,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事情始终是发生过了,自此之后有马老板提携,便陆陆续续有些小布庄的主家知道了赵吉的手艺。这样布庄的正经生意越来越多,赵吉和王氏商量了一番,便将李婆婆家旧屋正式租了半年,所有染布的家伙都搬到了那边,再不在后院做事了。
这样又过了月余,赵吉当初虽然说过没什么劳累没什么不方便,这时候也觉察出了其中的难处。只不过觉得还可以忍受,便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偶尔脑子里闪过如果自家单过,有一个大院子做事就好了,这样的念头。
而这念头虽然微弱,却一直很顽强,从来没有彻底从赵吉的脑子里消失,只是隔一阵子就要出来一次。
赵莺莺可不知道父亲赵吉已经有和自家一样的念头了,只是模模糊糊不敢像她一样往深了想,便视而不见罢了。
而赵莺莺现如今也是忙,忙着好好做绢花!要知道她靠着这一门手艺每个月可以攒下二两银子——赵蓉蓉和方婆子也是每人二两。记账下来,赵莺莺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赵蓉蓉和方婆子可是张大了嘴巴!
直接对比来说,这就和王氏织绸贩卖赚的钱一样多了。但是王氏日日夜夜坐在织布机前勤恳不停,辛辛苦苦,她手艺又好,这才有了这样的收入。他们做花呢,虽然也没有偷懒,但要说多辛苦,那绝对是没有的!
那么这钱好赚吗?真不好赚!方婆子阅历深,一下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做精细活儿部分的孙女莺姐儿手艺好!她每次看了都要赞:“好鲜亮的花儿,在翠花街上也是上上等,不比京城来的差了,每回送到铺子里,那里的小哥都忙不迭算钱!”
能那样殷勤当然是因为莺莺她们做的花能帮忙赚钱!生怕有不周到,人家受了气,自此之后就和别的翠花铺子做生意去。
然而换个卖花的就不是这样的了,宋氏孙氏也都带着家里女孩子们做的绢花来卖。要说这还是正经和赵莺莺学过了,好歹像样,至少卖得出去,然而价钱就不必多强求了。
宋氏孙氏虽然不是一起的,小伙计的话却是一样:“嫂子,不是我和你们强,这样的花您只管和咱们铺子里的样子对照,卖价如何也不是我骗你们罢?再加上咱们翠花铺子开起来要租金要请伙计,各样使费是要平摊,老板要赚钱,这个数有错?”
小伙计舌灿莲花,死命地杀价。宋氏孙氏嘴皮子利却不是在这种地方使的开的,才开口,小伙计就喊了起来:“嫂子!事情我也没说错!这样,您要是不愿意这个数儿只管去换一家翠花铺子,看看人家给您开什么价,这样可好?”
这样的翠花哪里都能进的来货,自然就没有多稀罕。宋氏和孙氏不傻,也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送到别家也是一样的。于是哪怕不满意价,最终也在这家卖了花——好歹比一般的针线赚钱了,也能好好补贴家用了。
只不过回去不忘记抱怨,宋氏是旁敲侧击:“三弟妹,我今日是来谢你的。
第29章
若是中等以下的人家, 老辈人置下产业,头一件大事一定是住宅。给儿子们分家, 最要紧的也是屋子!对于贫苦人来说, 这屋子就是全家最值钱的事物了!
以太平巷为例,最下等的是两三间屋子带一个小院子。一间做内房,一间做堂屋, 还有一间给孩子住。这样算起来,这样的屋子也只能够给刚成亲到孩子没长大的小家庭居住。
那么, 这样的屋子要多少钱?根据用材用料有不同。那等结实耐用的,梁木用的好建材, 砖瓦也不必说——这样的屋子才能传家, 而且也不用常常去修修补补。这样的屋子价贵一些, 没有二十两银子张不开嘴。
二十两银子拿来换一家住上一辈子的房子, 听着不贵, 实际不然!要知道二十两银子就足够赵莺莺家过一年的了, 而且还是丰丰足足地过!之前赵吉做学徒的时候没有什么入账,家里就是依靠王氏每岁赚上二十多两银子过活的!
听着攒钱买房子容易了——现在赵吉和王氏夫妻两个都挣钱, 一个人养家,另一个人的钱留下来, 一两年就足够买下不错的房子了。
若说在赵莺莺家确实是这样了——不要说赵吉和王氏了,现在赵蓉蓉和赵莺莺做绢花不是一样赚钱?也正是由于这赚钱赚的显眼才让正屋和西厢房那边看的眼红,还特意来学,不然一点女红补贴家用,谁在意?
然而不是人人家都是这样的, 大多数人家都只有顶梁柱一个赚钱!不要往远了说,只说赵家大伯赵贵家。赵贵做的是木匠,年景好的时候一年有三十来两进账,不好的时候就只有二十来两了。
而除了赵贵的收益,家里其他人,包括大伯母宋氏都是没有正经挣钱的!大伯母做的针线只不过能稍微补贴家用,至于大堂哥二堂哥在大伯那里帮工,那就和赵蒙在赵吉手下帮工一样,不算钱的!
这样的话,一家要开销,一年能攒下什么钱?所以说老百姓苦!倒不是说时时刻刻都怕饿死。而是家里没有存粮,经不起波折!一但有个天灾人祸,要么灾荒,要么家里来个病人,这就能拖垮一个平时看上去还不错的小家。
而且这还说的是赵家这种过得去的人家,二十两银子的收益,哪怕是在繁华的扬州也不是人人家里都能做到的!更多的人家没有这么多钱,平常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一分一文都积攒不来——生个孩儿都不敢,就怕多一张嘴养不起!
赵莺莺因为在这件事上上心,特意留心过周遭邻里房子上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都晓得一些。
不过自家并不用担忧这个——赵莺莺眼界还高呢!在她看来,要么就别买,要买就买个好的,一家人宽敞住进去。这就是家里赚钱的好处了,不能说有钱什么都有,但确实是有钱大多数的烦恼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赵莺莺也颇觉得好笑。上辈子自己算是有钱的了,可是平素看都不看那些金银宝贝一眼。实在是皇宫这个地方,如果你没有别的所求,钱根本没地方花!所以对于无欲无求的赵莺莺来说,有钱并不能换来任何东西。
总之,对于赵莺莺来说,自家住上好房子,主要是单独居住避开这些麻烦事。最大的阻碍并不是银子,而是赵吉和王氏有没有这个心思。
因为想这件事,前天夜里赵莺莺和赵蓉蓉说话之后一直睡不大沉。一会儿胡思乱想,一会儿恍惚做梦。梦里梦见家里要搬出去了,赵莺莺高高兴兴跟着爹娘走,却没想到新家是极破旧的茅草屋......然后就醒了。
只是醒了也纠结,人都说梦是反的。那她到底是高兴自己不会住茅草屋,还是忧虑自家不会住新家?
左思右想,她忍不住去找了王氏——去的时候她自己摇头,这样沉不住气,放在皇宫里别想活得长久!她曾经算是太后长春宫最沉稳的几个宫人之一,这才不在皇宫几天,居然就把这份‘稳重’彻彻底底抛开了。
不过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普通人家的女儿根本不用讲究那么多!别说皇宫里的规矩了,就是三从四德都不一定管得住她们!
这不是说那些倡导教化的老学究不想管,而是市井人家里生存艰难,一个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姑娘生存不易。于是平常在母亲姐姐耳濡目染之下,她们少见有三从四德各样戒律兢兢业业照做的。
最重要的是她高兴,虽然没有锦衣华服山珍海味的生活,但是她比上辈子幸福得多!
“娘,我问你一个事儿。”
赵莺莺本是打算先试探的,后来一想,这有什么可试探的?她说话的人是她的亲娘,说的事情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大大方方说出来就是了么。
王氏手上横纬竖经不停,她也不觉得才七岁的女儿能有什么大事,便随口道:“什么事儿?你说吧。”
赵莺莺直接道:“娘,你说我们家买房子住怎么样?”
‘咔哒’一声,织机停了下来。王氏惊讶地看着赵莺莺:“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家里没地方给你吃饭睡觉,好端端的说什么买房子的事儿?你当买房子是你小姑娘家买块糖,买个头绳,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算啦?”
赵莺莺想过王氏不同意,但没想过是一口回绝,连一丝犹豫考虑都没有。想到她说的‘好端端的’,这是哪里来的好端端啊!
这就是赵莺莺的想法了,她没有过过多少普通人家的生活,哪里知道市井人家过日子是什么样子的。市井人家生活不容易,哪能因为一点磕磕碰碰就想到买房子搬出去住。一般的,都是觉得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大不了少看那些讨厌的脸。
“这还叫好端端的啊?娘,我可看到了,家里和大伯二伯两家住在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不知道多了多少事,娘也不知道受了多少气,一家人都不得安生。”
这些都是赵莺莺的真心话,可是却只得了王氏一个敷衍的脸色:“孩子气的话!你去外头看看,谁家不是这样过的?家家都不容易,哪能因为吵架拌嘴就想到买房子去住的,你钱多的烧手?搬出去了,老房子又怎么办?”
赵莺莺原本是着急的,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话到嘴边就咽了下去,她忽然想到自己一直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而现在是要说服王氏,那重要的当然不是她怎么想,重要的应该是王氏怎么想了。
在自己看来,不得安宁的日子已经是最大的困扰了,但是在王氏看来,这只是小事而已。也不是说她就喜欢这种天天吵吵嚷嚷,只是大家日子都是这么过的,她也就习惯这么过了。
想通这个之后赵莺莺换了个说辞:“难道娘不喜欢安安稳稳过日子?别人家要忍耐,那不过是因为没办法而已,我们家里却不是这样。若是娘拿定主意要搬出去,是没钱么?”
赵莺莺说话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不过习惯了的王氏并不多想。只不过笑着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没必要。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你大伯母其实来事儿的时候少。至于你二伯母...二伯母她就算经常有事也不打紧,只要不应她,她还能吃了我?”
织布声又响起,王氏继续道:“如今家里越来越好了,眼见得过几年就要起来。这时候娘和爹就只想多攒点儿钱——钱永远是不够用的。看着宽裕了许多,但你大姐眼看着就要说人家,之后还有你哥哥。婚姻嫁娶,若是不想将就,有的是地方花钱。”
说着看看自己的肚子:“还有我肚子里的这个,也不知道是你弟弟还是你妹妹,但生下来又不是一口气,从小长大都要花钱。”
王氏肚子渐渐大了,但是也没因此停了纺织,最多就是让婆婆和长女多多帮忙那些家事而已。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多赚点钱,日子能有保障一些。
赵莺莺听的有感触,明白为什么娘会这么想。不过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改变想法,不是她不体谅爹娘,而是她想的根本不同。
赵吉和王氏只想过勤勤恳恳做活赚钱,就算多了女儿做绢花的收益,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长久之计,从来不把这个当作家里收入。而赵莺莺则是想的很多,不说见识,她可是有一肚子手艺,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发挥出来,不说大富大贵,中等之家她是敢保证的。
只是这样的话不能和王氏说,赵莺莺想了想最后转头入了内房——她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是白说。还不如再等一等,等到自己真的做到了再说。
到时候,一个是手边有钱,这就好说话的多了。另一个就是自己正经赚到大钱了,说话也管用一些——这不是王氏和赵吉有多只看钱,而是普通人家大抵如此。孩子正经赚钱了,家里这才当大人看!
第30章
赵莺莺说话少, 但是很会说话。
这倒不是她天生机灵,说起来完全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当年她被选进长春宫给太后做宫女并不是一下就得用了——太后是什么人?皇宫里的主子都是贵人, 太后就是贵人中的贵人!
就是普通大户人家的小姐挑丫头也是要在拣择出来后调教一番的, 何况是太后身边!因此赵莺莺是在宫里姑姑手下过了一年的。
在这一年里,她主要是学着怎么做活。但是难的并不是做活,而是怎么在皇宫这个地方活下去——皇宫里的活计和外面相比当然要求更高, 但是这种困难是有限的,只要自己用心, 人又不是太愚笨的话,一年以后自然能上手。
可是皇宫里生活呢?那可不是《女论语》里几句‘行莫回头, 语莫掀唇。坐莫动膝, 立莫摇裙。喜莫大笑, 怒莫高声’做到了, 就可以安稳。
其中拉拉杂杂一大堆讲究, 涵盖了许多方面, 就只说说话这一点,就必然是有说法的。不然要是一个口齿不伶俐, 应对不清楚的伺候,贵人问话说不出来, 有几条小命够用?
所以赵莺莺她们这些宫人说话那都不是随便说的,要的是脑子清楚灵敏,说话有层次有线索,最后声音还要柔和清脆。听的人舒舒服服,听的人一听就觉得你说到了点子上, 还十分好听。
她记不清当初为了这个挨了多少次罚——在宫里又不是在家里,做宫女子的没人心痛你,要是做不好,姑姑就只有打只有罚。打还好说,一个是同样都是做奴婢,当姑姑的并没有多少权力下死手打小宫女。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儿,姑姑也有麻烦。
另一个是宫里打人一般不让打脸,顶着伤了的脸当差,要是有主子见了,那可怎么说?况且在皇宫这种地方,很多时候女人一生的富贵就寄托在脸上,所以不是惹了大.麻烦,主子都轻易不会打宫女子的脸,何况一样是奴婢的姑姑。
然而罚就不同了,宫里人罚人的手段真是层出不穷,而且有的是办法让人有苦说不出,这样的事情当年赵莺莺是领教过的。当初她做小宫女的时候,不知道和别的小宫女一样多少次说过‘姑姑,我做的不好,您就尽管打我’这样的话。
不是她们皮子痒,欠招呼,而是比起挨罚,她们宁愿挨打......
不过严格的训练显然是有好处的,现在的赵莺莺不说话也就罢了。要是真想说个事情,道理理的明白,说出来清清楚楚,一般都能说服人。
所以买房子的事情她不是不能往下说了,实际上她肚子里还有一肚子的理由说辞可以拿出来。但是到此为止了,她暂时把这件事按下不说。因为她想等一等,等到赵吉和王氏是真的认可她说出来的道理。
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她‘会说’。
“二姐姐,你有钱吗?”赵芹芹磨磨蹭蹭地蹭到了赵莺莺身边,吞吞吐吐一会儿才不好意思问出了这句话。
赵莺莺从王氏那里回来,坐下就更用心地做起了绢花。手上不停,只是偶尔和大姐赵蓉蓉说几句话。这时候本来跑出去玩耍的赵芹芹跑了进来,说话还这样不利索——要知道这个小丫头从来是个小炮仗,哪里有这种时候!
不过赵莺莺很快知道了自己小妹妹的意思,笑着捏了捏赵芹芹的手:“我当然有钱,你说说看,要什么东西。”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出身不宽裕的孩子总不可能会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吧?就好比赵家小院里,赵家三兄弟家的男孩女孩,那就没有一个随便花钱的。或者说,他们也没有钱随便花。
赵芹芹喜欢玩,喜欢吃,但是大面上依旧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一般也不会问王氏要钱买什么。不过在赵莺莺做绢花之后她有帮忙,所以每次卖花之后赵莺莺总记得给她买些吃的玩的。
倒不是赵莺莺小气,不给她分钱,而是她才五岁,王氏根本不让她管钱。既然是她花不着的钱,那还不如东西来的实惠。
小孩子都是最会看人眼色的,赵芹芹不一定知道家里到底是什么境况,但是宽裕了是能够感受出来的——饭桌上开荤多了,也偶尔做新衣服了。有时候王氏出门回来,还会给孩子们带些什么。
这才有了赵芹芹这时候敢问赵莺莺有没有钱。然而就算是这样,她也不敢找王氏,而是找了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赵莺莺,总之就是事情不成也不会挨骂就是了。
赵莺莺倒不觉得小孩子这样有什么不好,如果可以哪家的爹娘不想让孩子吃的好些穿的好些?不去做无非是没有能力罢了。而自家现在又不是供不起,合理的自然会满足。
赵芹芹立刻满脸喜色:“外头卖甑儿糕的经过,被叫住了正在做,我也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