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2节
“那我子子孙孙再拔,草不绝人也不绝。”
杨母哼了一声,脸上也浮上笑,“说的好听,出日头了你也别回来,被晒脱皮看你叫不叫。”
“该叫就叫,叫过后我还能下地。”话说出口,杨柳意会到这不就是她爹娘兄弟一日复一日的日子,叹了气还是要下地干活。所有的农人皆如此,前一日累的骂贼老天,歇一晚等天亮了又扛了锄头拎了镰刀下地。
饭后她洗了碗,喊她哥把她的小镰刀和草帽拿上,她进屋撕了两条布,颠颠跑出门,身后跟着吃饱肚子的大黑狗。
门落了锁,隔壁的邻居端了饭出来吃,“这么早就下地?”
“趁凉快早点去,天热了也早点回。”杨母接话。
一家人到地里了天才麻麻亮,得亏花生秧够大,不然苗和草都分不清。等村里人到地里,他们一家四口已经拔了半亩地。
太阳晒得背焦剌剌的疼,汗顺着鬓角流到下巴,摘了草帽凉快一时,头发晒烫了更是难受,又蔫蔫扣上挡风的草帽。
杨老汉注意到杨柳不时起身捶腿捶腰,闷声说:“二丫头你回去做饭。”
离晌午还有一两个时辰,做什么饭啊?杨柳没动,“我跟你们一起拔草。”
杨老汉没再说,过了一会儿起身去田埂转了一圈,再过来手上就掂了个树桩子,“你没蹲惯的,腿弯受不了,坐这上面。”
杨大哥看到了心想难怪小弟经常拈酸,他要是年纪小一点也酸。
“小妹,爹还是最疼你跟大姐,我下地没有八年也有五年了,可没有过这个待遇。”
杨老汉没理他,拍了拍手继续过去干活,心想他要是下地还要拎了板凳,那也别娶媳妇了,爹娘老了估计都要扎脖饿死。
……
说是天热了早点回,还是干到老晌午把最后一棵草拔了才往回走。
“热死了。”杨柳嘴上喊累喊热,走到路上看到猪爱吃的构树叶,又拿了镰刀去割,构树的果子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特别招苍蝇蚊子,她割了构树叶不算,还捡了一捧掉在地上的烂果子。
“哥,快来接着。”
“你不累啊?刚刚不还在说老胳膊老腿不是你的了,这么快又长出来新的了?”杨大哥把背篓递过去接烂果子,嘀嘀咕咕说又不是没猪草。
“猪喜欢吃这个。”
杨母:“看来还没累好,下午可还下地?”
杨柳用手背摸了下火辣辣的脸,吐舌俏皮一笑,吭吭哧哧说等日头小点了再过来。
杨大哥转头看看,见最近的人也听不见他们的说话声,手搭在她肩上拍了拍,“不要你下地,别晒伤了,我跟树根也就这样了,累点苦点也能养家,你跟大姐生得好,能嫁得好就别吃卖力气的苦。”
杨柳笑了下没说话,地里干活的确累,她不能说不苦,但跟自由相比,这也能熬过去。
“别想了,回家做饭吃饭,我饿的肚子里打鼓又敲锣。”她搓了搓手,朝树上的麻雀扬声驱赶,“再来偷庄稼我吃了你。”
大黑狗在天热的时候就跑回去了,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摇着粗尾巴乖顺地迎出来,摇头晃脑的朝屋里叫。
杨母进屋看到檐下站的小小子“哎呦”一声,“这是谁来了呀?我大外孙来了呀,你小舅把你接来的?你娘呢?”
“他娘也来了。”杨大姐从灶屋出来,“天这么热你们还在地里干这么久,小妹也下地了?”
“怪道大黑一直朝屋里叫,原来是大姐回来了。”杨柳先把猪草倒猪圈里,往她大姐的肚子瞄了一眼,洗手的时候就听她娘在问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杨大姐朝肚子指了指,“才有音信,大庆送我回来的。”她男人前头婚事不顺,等她嫁过去她婆婆生怕再没了命,之后有了喜信更是高兴的三天没吃饭,在寺庙里求了签说娘家福大,赶忙驾了车送儿媳回娘家安胎。
杨母进灶房一看,屋里又多了不少好东西,“你又拿来这么些,嫁了人就别偏私娘家,你公婆嘴上不说,心里不一定舒坦,我们家里吃喝又不愁。”
“娘你想多了,这些都是我婆婆张罗的。”杨大姐不想再听这些,转而说饭好了,“开饭吧,我如今挨不得饿。”
饭桌上她频频打量杨柳,就连杨母也看出苗头,撂下碗筷后打发二丫头去洗碗,她拉了大丫头回屋,“可是给你妹寻到合适的人家了?”
“是有一个,他家是镇上开饭馆的,前两年见过我小妹,那时候她小也没当回事,前些天树根去给我送菌子碰上他了,他跟我打听小妹可有婚嫁。”
“人如何?女婿怎么说?”杨父问。
“人能干,就是个子不高,生的也黑,恐怕我小妹瞧不上。”杨大姐直言,“他家就他一个独子,家业定当也是他的。”
“他多大?”杨父又问。
“二十有一。”
杨父杨母皆沉默,有家业又是独子,“前头有过婚事?”
“这倒是没听说,大庆说他眼光高。”
杨老汉嗤了一声,“再打听打听吧。”
作者有话说:
程石:娘啊娘啊娘啊娘啊娘啊娘啊娘啊
第十四章
杨柳打着蒲扇坐在门槛上,看小外甥仰头馋树上的青枣子,她心里清楚屋里的三个人大概说着什么。
“小姨。”席哥儿说话还不清楚,伸着手指树上的枣,“吃。”
“还不甜。”但也知道他不尝到嘴不会相信,杨柳站起来扬着蒲扇蹦起来打掉了两颗枣,捡起来在衣裳上擦了擦递他手里,看他咬了一口又皱了脸。
五年的时间,她连这个小外甥都记不清模样了,但那个又矮又黑的男人她还记得。她一个乡下丫头,除了长的好点,旁的跟其他丫头小子无异,家里没仇人,她也没跟谁有过口角矛盾,她想过无数次,把认识的人数了个遍,到头来只有他可能会因为她的再三拒绝恼羞成怒对她下狠手。
死前瞟到的那抹黑影到底是不是他,杨柳不确定,可能只有他再在阴雨天站在她身后,她才能分辨出来。
席哥儿把嘴里的枣子吐出来,从兜里掏出来块儿酥糖,咬了一口剩下的递到杨柳嘴边,“甜,小姨。”
杨柳看了他一眼,又垂眼看还沾了口水的糖,“真给小姨吃?那小姨可就吃了哦。”她一口咬掉,见他没哭也露了笑。
甜味儿从舌根下泛开,一丝一缕浸润了牙缝,又顺着喉进了肚,真实的感觉让她十分留恋。
做水鬼的第一年她还有恨,第二年数遍了水中的鱼,无厘头的给它们取名字,但连只鱼都看不见她,她更恨,恨不能把堰掀了,把山推了,淹了庄稼埋了人,让所有睁眼说瞎话的人都来陪她。到了第三年她听到村里的爆竹声突然就绝望了,死气沉沉的在堰底躺了一年多,直到听到再有人声响起她才冒头。山上的树长高了也长粗了,水里的鱼多了也肥了,堰边的人是她认识的,但看着却很是眼生了。然后她哭了一场,没人听见,也无人察觉,因为她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从那一刻她没了恨,只有遗憾,想活着。
木门吱呀了一声,杨柳回过头,她大姐皱着眉骂她傻,大热天的坐门口晒太阳。
“大姐,你跟爹娘说了什么悄悄话?”她扛起小外甥进屋,主动问:“是在说我的婚事还是大哥的?哦,看你表情就是我喽?是谁?可是我见过的?”
杨大姐还没说话,杨老汉先开口了:“你姐说是镇上开饭馆的,他说两年前见过你,你可有印象?个子矮生得黑,那时候估计是十八九岁。”
“是不是眉毛上长了颗黑痣?”杨柳拉下脸,“我记得他,特别讨厌,他递我东西的时候还捏我手,让我多吃点饭,说我太瘦了。”反正这话她姐也不可能去问他,为了姑娘家的名声,心里再膈应也咬碎了牙往肚里咽。
果然,杨家几口人听了都生了厌恶,杨大姐最是,面带心疼,“你这丫头那时候怎么不吭气?”
“我害怕,也怕给你惹麻烦。”
“王八羔子。”杨父大骂,垮着脸对大丫头说:“他要是再问,你就说二丫头的亲事定下来了。”
杨大姐点头应是,摸了摸小妹的头,就是知晓了这事,家里人除了咒骂也别无他法,“你受委屈了,以后咱离那短命的远点。”
杨柳垂眸不作声,让其他人都看出她的无措和后怕。
她的日子在变好,会越来越好,不应该让臭蠹虫来蛀了。至于上辈子被害死的事,老天都让她重活了,苍天有眼,恶人会有恶报的。
这件事刚萌出芽就不了了之了,杨柳进屋歇晌的时候被她大姐拉住,“小妹,这事是姐大意了,看他为人精干,在外做事也体面,又恰逢肚子里的娃闹人,没打听清楚,可不是胡乱拿人作践你。”
“咱们亲姐妹,说这话就外道了,我从小在你背上长大的,你害谁也不会害我。”杨柳握住她的手拉进屋,两姐妹躺在床上说小话,问问她公婆,谈谈肚子里的娃娃……
说话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杨柳手中的蒲扇垂盖在腰上,眼皮轻阖,长长的睫羽在眼下落下一抹阴影。
杨絮慢慢起身,出门去另一间房看孩子,见她娘坐在床边打瞌睡,手上的扇子还慢慢摇着,她过去推了一下,“娘,回屋睡吧。”
“啊?我睡着了?早上起早了。”杨母按了下额角,“你小妹睡了?我就说她不会瞎想,你倒是多心。”
“小妹娇气,我怕她想左了,说开了免得心里存疙瘩。”杨大姐接过蒲扇给儿子扇风,连带垂在床边的蚊帐跟着飘动,在她出嫁前家里只有两顶蚊帐,打满了补丁,还是她嫁人后拿了新的回来换上,家里的几口人才都能用上蚊帐。
“我爹怎么直接跟小妹说亲事?看那意思还听小妹的意见,当初我嫁人,媒人上门了我才听到信。”
杨母给她说了进山砍树的事,“要不是你小妹突然心慌,你大爹他们父子俩不死也残,你爹觉得二丫头感觉灵,有时候想起来了就问一问。”
杨母回屋睡觉了,这座院落只有猪圈里的猪不时哼唧两声,杨大姐有身孕后体热,在床上睡不着,翻转了几下拿了蒲扇坐出门。
屋后就是大山,不时吹来阵清风,只要不在日头下晒着,比在镇上还凉爽点。杨大姐看着这个拾掇齐整的院子,晾衣绳上搭的衣裳,院墙上晒的草鞋布鞋,她才嫁人三年,这个家几乎没了她生活过的痕迹。
……
午后等到日头小了些,杨柳戴上草帽准备下地了,提上镇在井里的绿豆汤,对拄着下巴闭眼打瞌睡的人说:“大姐,现在凉快点了,你进屋睡一会儿,我把席哥儿带到地里去,大门你从屋里给栓上。”
“现在睡了晚上睡不着了,我也出去走走。”杨大姐进屋散了头发用头绳绑住,取墙上的草帽戴上,锁了门一同出门。
接下来的两天也是,杨柳天凉快的时候下地,天热了回来陪她大姐,有小外甥绊着,听到口哨声也没空出去见面。
程石日盼夜盼,总于在信送出去的第三个日落,等到了停在门口的马车。
姜母进门把那封还散发墨香的信摔他脸上,“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事让你急成这样?还自己找媒人上门提亲,怎么好意思把这一行字写出来的?”
“我不这么说你能来这么快?”程石接过信折了几折塞袖子里,跟在他娘身后进屋,“你回去忙什么了?一去十来天没个音信,不是说算好日子就过来的?”
“你大舅前天才带镖队回来,我总要给他们都吱个声。”姜母瞥了他一眼,看院子里搬东西的两人,她掐了程石的耳朵尖,咬牙问:“你先跟我说清楚怎么这么急?占了人家姑娘的身子?怕大了肚子?”
听的多了,程石有时候也怀疑是他看了杨柳的身子,而不是她看了他的。他垫着脚任由耳朵被拽着,再一次否认,“我是怕你磨磨唧唧耽误了时间,杨家再有其他媒人上门提亲。”
“没有最好,我来镇上的时候已经打听好了媒人,也留了住址,明天她就上门。”
程石闻言喜不自禁,手上的力道一抖撞洒了茶水,他也顾不上擦,一手揽过老娘的肩,“这次动作挺利索,是你的作风,之前慢吞吞的,可是家里出了事耽误了?还是说我外祖父他们不同意?”
姜母眼神一飘,“家里没事,也没人不同意,你外祖还说你随了他,有他当年的风范。”只是商量着要把他扔乡下种地磨练几年。
这时搬行李的两人也进来了,坤叔拍了拍手上的灰,说:“阿石,你娘把你定亲的礼都带来了,喜事将近啊,老叔先恭喜你了。”
“家有喜事,同喜同喜。”
就盼着夜晚降临,转眼便能天明。
等程石出门了,姜霸王问:“师兄,你帮我打听打听,杨家庄可有卖田卖地的,阿石可能要在这边住两年,买些田地让他种着,自己赚钱自己养家,免得养一身懒肉。”
“让他种地!”坤叔惊讶又无奈,“他看着是个种地的人?”
谁又生来会种地,不会种地还没有力气?总不能成家有妻有儿了还伸手问家里拿银子。
*
田媒婆是镇上最有名的媒婆子,她一早赶了驴车到杨家庄,逢人打听杨柳家,等她敲响杨家的门,小半个村都听到了信。
杨柳留在了地里,杨父杨母被喊了回去,等天热她回去,媒婆已经走了。
“二丫头,你跟程家的小子有过来往?”杨父从送走了媒婆,脸上的褶子就松开了,做爹娘的,都盼着儿女日子好过,程石不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都不错,他之前想过这事连老婆子都没敢提,就怕被笑痴人做梦。没想到人家直接央了媒人上门。
“就捡松乳菇的时候见过两面,之前去西堰洗衣裳的时候看他在门外,打过招呼。”杨柳含糊带过。
“他家央了媒人来说合,我跟你娘点头了,过两天他娘会上门,你今天就别下地了,把家里拾掇拾掇。”
杨母哼了一声,脸上也浮上笑,“说的好听,出日头了你也别回来,被晒脱皮看你叫不叫。”
“该叫就叫,叫过后我还能下地。”话说出口,杨柳意会到这不就是她爹娘兄弟一日复一日的日子,叹了气还是要下地干活。所有的农人皆如此,前一日累的骂贼老天,歇一晚等天亮了又扛了锄头拎了镰刀下地。
饭后她洗了碗,喊她哥把她的小镰刀和草帽拿上,她进屋撕了两条布,颠颠跑出门,身后跟着吃饱肚子的大黑狗。
门落了锁,隔壁的邻居端了饭出来吃,“这么早就下地?”
“趁凉快早点去,天热了也早点回。”杨母接话。
一家人到地里了天才麻麻亮,得亏花生秧够大,不然苗和草都分不清。等村里人到地里,他们一家四口已经拔了半亩地。
太阳晒得背焦剌剌的疼,汗顺着鬓角流到下巴,摘了草帽凉快一时,头发晒烫了更是难受,又蔫蔫扣上挡风的草帽。
杨老汉注意到杨柳不时起身捶腿捶腰,闷声说:“二丫头你回去做饭。”
离晌午还有一两个时辰,做什么饭啊?杨柳没动,“我跟你们一起拔草。”
杨老汉没再说,过了一会儿起身去田埂转了一圈,再过来手上就掂了个树桩子,“你没蹲惯的,腿弯受不了,坐这上面。”
杨大哥看到了心想难怪小弟经常拈酸,他要是年纪小一点也酸。
“小妹,爹还是最疼你跟大姐,我下地没有八年也有五年了,可没有过这个待遇。”
杨老汉没理他,拍了拍手继续过去干活,心想他要是下地还要拎了板凳,那也别娶媳妇了,爹娘老了估计都要扎脖饿死。
……
说是天热了早点回,还是干到老晌午把最后一棵草拔了才往回走。
“热死了。”杨柳嘴上喊累喊热,走到路上看到猪爱吃的构树叶,又拿了镰刀去割,构树的果子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特别招苍蝇蚊子,她割了构树叶不算,还捡了一捧掉在地上的烂果子。
“哥,快来接着。”
“你不累啊?刚刚不还在说老胳膊老腿不是你的了,这么快又长出来新的了?”杨大哥把背篓递过去接烂果子,嘀嘀咕咕说又不是没猪草。
“猪喜欢吃这个。”
杨母:“看来还没累好,下午可还下地?”
杨柳用手背摸了下火辣辣的脸,吐舌俏皮一笑,吭吭哧哧说等日头小点了再过来。
杨大哥转头看看,见最近的人也听不见他们的说话声,手搭在她肩上拍了拍,“不要你下地,别晒伤了,我跟树根也就这样了,累点苦点也能养家,你跟大姐生得好,能嫁得好就别吃卖力气的苦。”
杨柳笑了下没说话,地里干活的确累,她不能说不苦,但跟自由相比,这也能熬过去。
“别想了,回家做饭吃饭,我饿的肚子里打鼓又敲锣。”她搓了搓手,朝树上的麻雀扬声驱赶,“再来偷庄稼我吃了你。”
大黑狗在天热的时候就跑回去了,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摇着粗尾巴乖顺地迎出来,摇头晃脑的朝屋里叫。
杨母进屋看到檐下站的小小子“哎呦”一声,“这是谁来了呀?我大外孙来了呀,你小舅把你接来的?你娘呢?”
“他娘也来了。”杨大姐从灶屋出来,“天这么热你们还在地里干这么久,小妹也下地了?”
“怪道大黑一直朝屋里叫,原来是大姐回来了。”杨柳先把猪草倒猪圈里,往她大姐的肚子瞄了一眼,洗手的时候就听她娘在问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杨大姐朝肚子指了指,“才有音信,大庆送我回来的。”她男人前头婚事不顺,等她嫁过去她婆婆生怕再没了命,之后有了喜信更是高兴的三天没吃饭,在寺庙里求了签说娘家福大,赶忙驾了车送儿媳回娘家安胎。
杨母进灶房一看,屋里又多了不少好东西,“你又拿来这么些,嫁了人就别偏私娘家,你公婆嘴上不说,心里不一定舒坦,我们家里吃喝又不愁。”
“娘你想多了,这些都是我婆婆张罗的。”杨大姐不想再听这些,转而说饭好了,“开饭吧,我如今挨不得饿。”
饭桌上她频频打量杨柳,就连杨母也看出苗头,撂下碗筷后打发二丫头去洗碗,她拉了大丫头回屋,“可是给你妹寻到合适的人家了?”
“是有一个,他家是镇上开饭馆的,前两年见过我小妹,那时候她小也没当回事,前些天树根去给我送菌子碰上他了,他跟我打听小妹可有婚嫁。”
“人如何?女婿怎么说?”杨父问。
“人能干,就是个子不高,生的也黑,恐怕我小妹瞧不上。”杨大姐直言,“他家就他一个独子,家业定当也是他的。”
“他多大?”杨父又问。
“二十有一。”
杨父杨母皆沉默,有家业又是独子,“前头有过婚事?”
“这倒是没听说,大庆说他眼光高。”
杨老汉嗤了一声,“再打听打听吧。”
作者有话说:
程石:娘啊娘啊娘啊娘啊娘啊娘啊娘啊
第十四章
杨柳打着蒲扇坐在门槛上,看小外甥仰头馋树上的青枣子,她心里清楚屋里的三个人大概说着什么。
“小姨。”席哥儿说话还不清楚,伸着手指树上的枣,“吃。”
“还不甜。”但也知道他不尝到嘴不会相信,杨柳站起来扬着蒲扇蹦起来打掉了两颗枣,捡起来在衣裳上擦了擦递他手里,看他咬了一口又皱了脸。
五年的时间,她连这个小外甥都记不清模样了,但那个又矮又黑的男人她还记得。她一个乡下丫头,除了长的好点,旁的跟其他丫头小子无异,家里没仇人,她也没跟谁有过口角矛盾,她想过无数次,把认识的人数了个遍,到头来只有他可能会因为她的再三拒绝恼羞成怒对她下狠手。
死前瞟到的那抹黑影到底是不是他,杨柳不确定,可能只有他再在阴雨天站在她身后,她才能分辨出来。
席哥儿把嘴里的枣子吐出来,从兜里掏出来块儿酥糖,咬了一口剩下的递到杨柳嘴边,“甜,小姨。”
杨柳看了他一眼,又垂眼看还沾了口水的糖,“真给小姨吃?那小姨可就吃了哦。”她一口咬掉,见他没哭也露了笑。
甜味儿从舌根下泛开,一丝一缕浸润了牙缝,又顺着喉进了肚,真实的感觉让她十分留恋。
做水鬼的第一年她还有恨,第二年数遍了水中的鱼,无厘头的给它们取名字,但连只鱼都看不见她,她更恨,恨不能把堰掀了,把山推了,淹了庄稼埋了人,让所有睁眼说瞎话的人都来陪她。到了第三年她听到村里的爆竹声突然就绝望了,死气沉沉的在堰底躺了一年多,直到听到再有人声响起她才冒头。山上的树长高了也长粗了,水里的鱼多了也肥了,堰边的人是她认识的,但看着却很是眼生了。然后她哭了一场,没人听见,也无人察觉,因为她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从那一刻她没了恨,只有遗憾,想活着。
木门吱呀了一声,杨柳回过头,她大姐皱着眉骂她傻,大热天的坐门口晒太阳。
“大姐,你跟爹娘说了什么悄悄话?”她扛起小外甥进屋,主动问:“是在说我的婚事还是大哥的?哦,看你表情就是我喽?是谁?可是我见过的?”
杨大姐还没说话,杨老汉先开口了:“你姐说是镇上开饭馆的,他说两年前见过你,你可有印象?个子矮生得黑,那时候估计是十八九岁。”
“是不是眉毛上长了颗黑痣?”杨柳拉下脸,“我记得他,特别讨厌,他递我东西的时候还捏我手,让我多吃点饭,说我太瘦了。”反正这话她姐也不可能去问他,为了姑娘家的名声,心里再膈应也咬碎了牙往肚里咽。
果然,杨家几口人听了都生了厌恶,杨大姐最是,面带心疼,“你这丫头那时候怎么不吭气?”
“我害怕,也怕给你惹麻烦。”
“王八羔子。”杨父大骂,垮着脸对大丫头说:“他要是再问,你就说二丫头的亲事定下来了。”
杨大姐点头应是,摸了摸小妹的头,就是知晓了这事,家里人除了咒骂也别无他法,“你受委屈了,以后咱离那短命的远点。”
杨柳垂眸不作声,让其他人都看出她的无措和后怕。
她的日子在变好,会越来越好,不应该让臭蠹虫来蛀了。至于上辈子被害死的事,老天都让她重活了,苍天有眼,恶人会有恶报的。
这件事刚萌出芽就不了了之了,杨柳进屋歇晌的时候被她大姐拉住,“小妹,这事是姐大意了,看他为人精干,在外做事也体面,又恰逢肚子里的娃闹人,没打听清楚,可不是胡乱拿人作践你。”
“咱们亲姐妹,说这话就外道了,我从小在你背上长大的,你害谁也不会害我。”杨柳握住她的手拉进屋,两姐妹躺在床上说小话,问问她公婆,谈谈肚子里的娃娃……
说话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杨柳手中的蒲扇垂盖在腰上,眼皮轻阖,长长的睫羽在眼下落下一抹阴影。
杨絮慢慢起身,出门去另一间房看孩子,见她娘坐在床边打瞌睡,手上的扇子还慢慢摇着,她过去推了一下,“娘,回屋睡吧。”
“啊?我睡着了?早上起早了。”杨母按了下额角,“你小妹睡了?我就说她不会瞎想,你倒是多心。”
“小妹娇气,我怕她想左了,说开了免得心里存疙瘩。”杨大姐接过蒲扇给儿子扇风,连带垂在床边的蚊帐跟着飘动,在她出嫁前家里只有两顶蚊帐,打满了补丁,还是她嫁人后拿了新的回来换上,家里的几口人才都能用上蚊帐。
“我爹怎么直接跟小妹说亲事?看那意思还听小妹的意见,当初我嫁人,媒人上门了我才听到信。”
杨母给她说了进山砍树的事,“要不是你小妹突然心慌,你大爹他们父子俩不死也残,你爹觉得二丫头感觉灵,有时候想起来了就问一问。”
杨母回屋睡觉了,这座院落只有猪圈里的猪不时哼唧两声,杨大姐有身孕后体热,在床上睡不着,翻转了几下拿了蒲扇坐出门。
屋后就是大山,不时吹来阵清风,只要不在日头下晒着,比在镇上还凉爽点。杨大姐看着这个拾掇齐整的院子,晾衣绳上搭的衣裳,院墙上晒的草鞋布鞋,她才嫁人三年,这个家几乎没了她生活过的痕迹。
……
午后等到日头小了些,杨柳戴上草帽准备下地了,提上镇在井里的绿豆汤,对拄着下巴闭眼打瞌睡的人说:“大姐,现在凉快点了,你进屋睡一会儿,我把席哥儿带到地里去,大门你从屋里给栓上。”
“现在睡了晚上睡不着了,我也出去走走。”杨大姐进屋散了头发用头绳绑住,取墙上的草帽戴上,锁了门一同出门。
接下来的两天也是,杨柳天凉快的时候下地,天热了回来陪她大姐,有小外甥绊着,听到口哨声也没空出去见面。
程石日盼夜盼,总于在信送出去的第三个日落,等到了停在门口的马车。
姜母进门把那封还散发墨香的信摔他脸上,“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事让你急成这样?还自己找媒人上门提亲,怎么好意思把这一行字写出来的?”
“我不这么说你能来这么快?”程石接过信折了几折塞袖子里,跟在他娘身后进屋,“你回去忙什么了?一去十来天没个音信,不是说算好日子就过来的?”
“你大舅前天才带镖队回来,我总要给他们都吱个声。”姜母瞥了他一眼,看院子里搬东西的两人,她掐了程石的耳朵尖,咬牙问:“你先跟我说清楚怎么这么急?占了人家姑娘的身子?怕大了肚子?”
听的多了,程石有时候也怀疑是他看了杨柳的身子,而不是她看了他的。他垫着脚任由耳朵被拽着,再一次否认,“我是怕你磨磨唧唧耽误了时间,杨家再有其他媒人上门提亲。”
“没有最好,我来镇上的时候已经打听好了媒人,也留了住址,明天她就上门。”
程石闻言喜不自禁,手上的力道一抖撞洒了茶水,他也顾不上擦,一手揽过老娘的肩,“这次动作挺利索,是你的作风,之前慢吞吞的,可是家里出了事耽误了?还是说我外祖父他们不同意?”
姜母眼神一飘,“家里没事,也没人不同意,你外祖还说你随了他,有他当年的风范。”只是商量着要把他扔乡下种地磨练几年。
这时搬行李的两人也进来了,坤叔拍了拍手上的灰,说:“阿石,你娘把你定亲的礼都带来了,喜事将近啊,老叔先恭喜你了。”
“家有喜事,同喜同喜。”
就盼着夜晚降临,转眼便能天明。
等程石出门了,姜霸王问:“师兄,你帮我打听打听,杨家庄可有卖田卖地的,阿石可能要在这边住两年,买些田地让他种着,自己赚钱自己养家,免得养一身懒肉。”
“让他种地!”坤叔惊讶又无奈,“他看着是个种地的人?”
谁又生来会种地,不会种地还没有力气?总不能成家有妻有儿了还伸手问家里拿银子。
*
田媒婆是镇上最有名的媒婆子,她一早赶了驴车到杨家庄,逢人打听杨柳家,等她敲响杨家的门,小半个村都听到了信。
杨柳留在了地里,杨父杨母被喊了回去,等天热她回去,媒婆已经走了。
“二丫头,你跟程家的小子有过来往?”杨父从送走了媒婆,脸上的褶子就松开了,做爹娘的,都盼着儿女日子好过,程石不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都不错,他之前想过这事连老婆子都没敢提,就怕被笑痴人做梦。没想到人家直接央了媒人上门。
“就捡松乳菇的时候见过两面,之前去西堰洗衣裳的时候看他在门外,打过招呼。”杨柳含糊带过。
“他家央了媒人来说合,我跟你娘点头了,过两天他娘会上门,你今天就别下地了,把家里拾掇拾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