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承包荒地
  凌菲表示出想要包地开果园的想法后,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支持。
  张长军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东塘那边邻水的总共4个山头,将近3000亩地,按照一亩地12块来算,一年就有差不多3万6的收入,这笔钱不管是用在村子的建设上,还是按照人头平分,对村民来说都算一笔意外之财。
  说不定凌菲包地之后,一个人忙不过来,还需要雇人呢!这对村里人来说,那就是多了个就业机会。
  所以凌菲包地一事,莲花村是全票通过。
  凌菲也没想到,自己才刚刚有了个想法的雏形,村民们就已经给她做好了规划。
  不过张长军给她挑的那几个山头,的确算是村里最好的一块地了。
  就在东塘边上,山坡还算平缓,山上还有一条溪流,溪水清澈而甘甜,可以直接饮用。
  这事初步定了下来,下一步就是缴纳承包费用了。
  村里的意思是,承包费十年一付,一共35万8千块。
  可现在凌菲手上的资金加起来还不到3万,不说包地的钱差了30多万,地承包下来后,买果树同样需要一大笔钱。
  有空间灵泉在,凌菲倒是不担心果园弄起来后会血本无归,可这笔启动资金,她却拿不出来。
  就在她为钱犯愁的时候,克莱尔的视频电话打进来了。
  这还是凌菲回到莲花村之后,克莱尔第一次主动联系她,虽然语气还是不怎么好的样子:“我打电话过来,就是想看看你饿死了没有。”
  “哪那么容易饿死啊,你看看我这园子里的水果,硕果累累,大丰收。”凌菲说着,发了几张之前拍的照片过去。
  克莱尔的语气好了几分:“看来你这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是真不打算找工作了?”
  “不找了。”凌菲摇头,“正好我有件事情想问你,我之前的工资,还能不能结?”
  克莱尔问:“你缺钱?”
  凌菲点头:“我打算在村里包一块地,弄个果园。你知道的,我的钱全花在建房子上了,现在连启动资金都没有。”
  克莱尔直截了当地问:“要多少?”
  凌菲问:“我的工资结算下来,有多少?”
  克莱尔有些不耐烦:“少废话!到底还差多少钱?”
  “40万。”
  凌菲报出金额,电话就挂断了,没一会,手机就收到了转账信息,银行卡上多出了40万。
  重新将电话打过去,克莱尔劈头就问:“你老公不是挺有钱吗?怎么这事他不支持你?”
  凌菲笑:“不想用他的钱搞自己的事业,好像我做什么都得依靠他一样。”
  克莱尔接受了这个解释:“有志气就行,要是缺钱了就跟我说。”
  怀揣着克莱尔转过来的40万,凌菲由张长军领着签了承包合同,又拿去公证处做了公证,一次性付清了10年的承包费用,拿到了这块地的使用权。
  凌菲这35万8千块的包地款一到位,村民们商量过后,一致同意按人头分了。
  村里100来户人家,拢共才400来人,一人差不多能分到900块,家里有四五口人的,差不多就是四五千的收入。
  四五千块,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这样一个刚刚才开通了盘上公路,连高中学历都没几个,村民外出打工都没人要的山村来说,却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馅饼。
  一时间,凌菲在村里的待遇提高了一大截。
  原本笑话她一个大学生,在外面待了10年,却又跑回村里,是在大城市待不下去了逃回来的人,现在也开始羡慕人家运气好。——村民们都觉得她现在种什么果树都能硕果累累,就是因为救下了秋奶奶家的那棵神树,是神树在报恩。
  当然也有些愤愤不平,看不得人家好的,拿了凌菲的钱,转头就暗地里诅咒她好运到了尽头,一下子包了这么多低,肯定会亏得底裤都不剩。
  村民们是怎么想的,凌菲并不在意。
  既然地已经包下来了,那就好好干。总归她有个空间灵泉在,相对别人来说,已经是开了金手指,带着作弊神器了。
  东塘边的这4个山头都不高,说是山,其实也就是几个小土丘,靠水的这一边,还有大片坡地。
  这里以前是个茶园,后来莫名其妙着了一次天火,山上被烧得光秃秃的。也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流言,说这块地上不干净,是个古坟场,渐渐地村里人就不怎么到这边来了,如今杂草丛生,连条小路都找不到。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坐等看凌菲好戏的缘故。
  张长军推荐给凌菲这块地,倒也不是坑她。他们村地虽然多,但大多贫瘠,相对来说,这块地已经算很好的了,至少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若是不那么封建迷信,真的是开果园的风水宝地。
  地包下来后,凌菲寻摸着先种一批石榴、柿子和猕猴桃。
  现在是6月底,这三种水果的果期基本上要到9月,现在买树苗种下,当年就能结果。只要不是已经挂果的果树,价格上就不会很贵,也能大大地缓解她的资金压力。
  因为处理包地的事情,凌菲第二天没顾得上去县城卖水果,第三天开车载着两筐水果到了菜市场,还挨了她的老客户们一通数落。
  自从在穆丹那里知道这些老客户们中间其实有不少非人类,凌菲就再也不能直视他们了。
  挨了训也是乖乖地听着,一句都不敢反驳。
  谁知道会不会随口一句话,就惹怒了某个千年老妖怪呢?到时候被人家怎么样了,报警都没用。
  等到水果都卖得差不多了,凌菲正准备收摊的时候,一个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问:“之前那个杏子,还有吗?”
  凌菲记得这个老太太,是她的第二个顾客,一个穿得很朴素,但很注重生活品味的老太太。
  凌菲指了指框里:“还剩下一点,您要吗?”
  老太太摇头:“不是这个。是你第一次摆摊卖的那个杏子。很大个的,比鸡蛋还大。”
  凌菲懂了,她说的是家里那株成了精的老杏树上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