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922节
  白善便勒停马,笑着应了一声是。
  一听说是四房的,立即有人问道:“是在京中当大官的那个?”
  “四房就一个儿子,不是他是谁?”
  借着昏暗的灯光,有人看清了白善的脸,赞道:“长得可真俊,看着比他爹还要好看呀。”
  “可不嘛,听说他媳妇也好看,生的孩子将来说不定比他还要俊呢。”
  “四房的人都会读书,他曾祖,祖父和父亲读书都好。”
  “他读得更好,未及冠就考中了进士。”
  白善溜溜达达的回到自家门前,门房立即上前来牵住马,低声道:“郎主,大房那边来人请郎主过去,说是准备了给郎主接风洗尘。”
  白善停住脚步,“人呢?”
  “在里面大厅上坐着呢,来的是大房的大郎君。”
  白善便先去了大厅,看到坐在里面的陌生中年男人,白善扬起笑脸,拱手行礼道:“申堂兄久等了。”
  白申立即回礼,笑道:“善堂弟不必客气,我听说你一回来就去了祖坟,今日肯定累了,本来应该明日再请你过府一聚的,但长辈们都在等着了,所以……”
  “善知道,岂敢让长辈们白等,申堂兄稍等,我去换身衣裳就来。”既然决定要和族人搞好关系,白善便要尽力做好。
  他虽然做不到祖母说的唾面自干,能屈能伸,却也不会徒增事端,尽力做到温和友善。
  白氏见他这次回来竟比以前要温和这么多,以前常带的冷淡高傲消散不少,心中也舒坦了起来,暗中的敌意也少了些。
  白善当晚见过族中的长辈,第二天就去了族学。
  族学还是老样子,二十年的时间,似乎没有改变什么,连房屋都不曾陈旧下来,白善在大门处停下脚步,笑问:“现在族学里的先生是?”
  “哦,是二房的三堂兄和五房的二堂兄,六房的大堂兄。”
  当年把白善挤兑出族学的先生早就不在族学里了,白善笑了笑,与众人坦然的迈进族学中。
  请假条
  写了大半章,感觉不是很满意,所以又删了,感觉有点儿不对,今晚不更新了,明天再更,晚安了
  第3311章 顺利
  “至善啊,选出来的这七个孩子什么时候去京城?”
  “让他们收拾收拾,与家人告别,等过了中元节便去京城吧,”白善道:“我和京城的书院联系过,先让他们进去读书,秋后国子监会有入学考试,介时他们可以去试一试。”
  要是能考入国子监,他们的前程就算稳了一半。
  白申眼睛微亮,问道:“善堂弟有多少把握?”
  白善:“我吗?我没有把握,这主要看他们,我会尽力帮助他们,只要他们努力,我想机会还是很大的。”
  他微微一笑道:“读书,靠的是自己。”
  几人走着,走着,走到院子的假山前,白善抬起头来看这座没多少变化的大假山。
  旁边一个族人笑道:“这座假山是二房的高祖所建,当时想着能够让族中的学子登高望远,陶冶情操,可以说这座假山是族学里最受欢迎之处,善堂弟离乡多年,不知还记得这座假山吗?”
  白善抬着头看假山,似笑非笑的道:“当然记得。”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座假山了。
  旁边一人立即拉住那人,压低声音道:“闭嘴吧,白善曾从假山上摔下过,差点儿命都没了,你提假山做什么?”
  “我怎么知道?”
  白申也有些尴尬,忙道:“善堂弟,你要不要去书楼看看?你上次送来的书本和笔记都在书楼里,学中不少学子每日下学后都去书楼里抄录。”
  白善点点头,“好啊,去看看。”
  族学的书楼其实就是一件书房,里面的书看着不少,但其实重复的多,而且多为一些族人读书的笔记,是很珍贵,但书籍宽度不够,所以也不算多。。
  白善翻了翻,发现连一本《六韬》都不全,便将书放回书架,看来各家的书都还是各家拿着,没人愿意拿到这书楼里放着。
  白善心中叹息,扭头和白申道:“申堂兄,还请转告那七个孩子,我送来的笔记,他们要是想抄录,最好在去京城前抄录好,不然等到了京城我是没有另一份给他们的。”
  白申应下,笑道:“等到了京城还要善堂弟多加照顾指教。”
  白善笑着颔首,“是,申堂兄放心。”
  有人蠢蠢欲动的问道:“要不要让他们带些下人过去?这么多人进京,也太麻烦郡主府了。”
  白善笑道:“不必,他们只要带上自己的行李就行,其他事我来安排。”
  他选中的七个孩子里,其中有三个还可能从家里带下人,另外四个却是连家里供应读书都困难,更不要说带下人了。
  所以他一个都没让他们带。
  白善也没想把他们安排进郡主府居住。
  不太熟悉的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总是有诸多不便的。
  好在白家在京城有不少宅子,嗯,虽然都不太大,加起来都没有满宝的一个府邸大。
  但给七个少年住,绰绰有余。
  白善选了二柳巷的那套宅子给他们居住。
  那套宅子二进,曾经是刘老夫人和郑氏进京所居,里面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而且临近河岸,白日热闹些,但晚上却安静,既方便生活,也便宜他们读书。
  毕竟,他们白天一般都上学去,住处附近热闹不热闹,问题不大。
  白善决定挑一房下人过去,只负责他们的吃穿和打扫,日常事务由他们自己来。
  再把人交到书院,他偶尔过去看一看,指点指点便算完了,能不能把握住机会,还得看他们自己。
  白善选好人,这才提出开祠堂上族谱的事。
  才拿了白善两个好处,而且事情都已经定下,白氏也不好再在这件事上为难他,以免才缓和一些的关系又恶化。
  所以祠堂开得很顺利,不仅白景行小朋友上了族谱,夏牧也被点在了族谱上,后面详细记载了他姓夏的原因,还留白不少,预计将来再有其他大事还得记上。
  白善看了一眼合上的族谱,嘴角微微一翘,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善堂弟,明日我们去庄子里看庄稼,不如一起?”
  白善一脸惋惜的道:“我还真想去,只是明日一早就要赶回京城。”
  他看了看天色,提议道:“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
  “现在?”白申惊讶,“怎么这么快就回去?”
  白善道:“朝中事情繁多,琐碎之事不少,所以我只请了三日假期,连着休沐一起回来,明日再不走,我就赶不及回去销假了。”
  白申虽惋惜,但也不能强留,“行吧,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早听说善堂弟在农桑一事上很有建树,今日正好一见。”
  白善是有建树,奈何也要他们听得懂啊。
  不过白善还是去了,他想找庄子里的族人了解一下新稻种在陇州的情况。
  白氏之外便是田地,都是白氏一族的,白善家的族田也在那一片,不过太远了,他不想走这么远去看,所以就近看了屋子边角农田里的水稻。
  白善摸了摸饱满的谷粒,掂了掂稻穗的重量后满意的翘了翘嘴角,问道:“这地是谁家的?”
  地里正在放水的人立即上来行礼,“拜见善叔叔。”
  白善见他胡子花白,连忙伸手扶住他,憋了一会儿后问道:“这地是您家的?”
  “是啊,这块和那块都是。”
  白善笑道:“看长势很不错。”
  见他拎着锄头,便问道:“这是打算放水准备收割了?”
  “是,这稻穗都垂下来了,叶子开始泛黄,用不了半个月就能够收割了,所以这水得放掉。”
  白善微微颔首,蹲下去抓了一把田土,闻了闻后点头,“土质还不错,你家一季施肥几次?”
  “两次。”
  白善细细地问过他耕作过程,最后才笑问,“我沿路过来时看过地里的庄稼,今年算是丰收年,这几年陇州的收成似乎都不错。”
  “是不错,这几年我们陇州运气好,便是干旱水涝,也不严重,挺一挺就过去了,最后收成都不差。”老丈叹气道:“就是这谷价一年低过一年,看似收成是涨了,但赚的钱却都差不多。”
  第3312章 米价
  白善好奇,“现在陇州粮铺里的米价是多少?”
  “次一等的米是七文钱一斗,上等的米是八文一斗,再次一等就只需六文钱,可便宜了。”
  白善嘴角微翘,“米价虽然低了,看着和往年赚的差不多,但其实物价是下降了,钱比以前更值钱,所以大家还是赚了一些的。”
  “而且米价低廉,大家便会更舍得吃粥食米饭,糠和豆之类的,可以少掺一些。”
  老头一听,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现在我们家一天两顿都吃干的,农忙的时候能三顿吃干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他顿了顿后冲白善行礼,“族长他们说这都是善叔叔的功劳,这稻种便是善叔叔一家种出来的,族里的新稻种也都是四房送回来的,我们一直想给善叔叔磕个头,但四房一直没人回来……”
  对方虽然辈分小,但年纪这么大了,白善哪敢受他的礼,连忙伸手将人扶住,“这新稻种是我妻族种出来的,我不过和你们一样,沾光而已。”
  “那等四房的婶婶回来,我带孩子们上门磕头。”
  那周满一定会被吓死的,一回到陇州就有这么多人给她磕头,老得胡子花白的那个还叫她婶婶。
  白善只是想一想便忍不住发乐。
  论种田,跟在白善后面一起来的白氏子弟加在一起都没他了解,所以一开始白善和农人的交谈他们还能插得上话,后面便只能听着了。
  白善拍了拍衣袍起身,“这地种得不错,不过我看水渠只通这边,看地势,完全可以在那头再开一条水渠接到上游,如此一来那一片田地的灌溉也不会有问题了,还能让水渠循环起来,直接分成三片,但三片都有水可以兼顾得到。。”
  他老侄子一听,立即点头道:“是啊,是啊,我家在那头也有两块田,收成就比不上这边的,就是因为灌溉跟不上,但这水渠……”
  白善笑着看向白申,“申堂兄,我看秋收后可以派人来勘察一下,族里人多,想要修一条水渠不难的。”
  “这样吧,我出一万钱,若是能把水渠修好,也是造福族亲。”
  白申一听,立即笑道:“那我们大房出两万钱好了,善堂弟放心,等秋收结束我就开始组织族中子弟来修水利。”
  对于白善的提议,白氏宗亲反而大松一口气,高兴起来,“他总算愿意插手族中事务了,这事你们记在心里,好好办,等办好了告诉他,也让他知道族里是看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