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重生奶奶11
轻松的工作,很高的工分。这样的吸引力对于知青来说是非常大的,有人心里就开始活动开了,但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还是没有的,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真的拿出来好东西,可以让村子里用出来的好东西,能不能真的得到好处,有村民生活时间那么长,他们心里多少是没有底的。
他们工作了多少,得到了多少好处,自己心里还是有一些数的,分的东西从那里来,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也正是因为清楚,他们对于村民的相信任就不是那么高了。
高回报,那怕是一开始有人怕这怕那,总是会有人想要先试一试,万一了,万一自己就是那个幸运的人了,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人还有不少,那怕是他们表面上一直都没有行动,但私下里早就已经想尽办法,从自己的资源部那里找机会,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一些改变,那怕一点点也是好的。
最先试的就是一对兄妹,他们父亲娶了后妻对他们一直不怎么好,要不然也不能由他们两个过来做知青,一个长子一个唯一的女儿,偏偏就是他们过来了。
想要找他们父母帮忙,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向自己的舅舅请救,发了电报过去,很快就得到了回复,那边确认会过来帮忙。
兄妹两个就跑到支书那里说明情况,养猪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会的,但形不成大规模的养猪,一则是因为怕猪瘟,再就是他们家里养活人都有些麻烦,那里来的精力给这些猪打那么多的猪草,养不活这些猪,那怕是有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用。
当然支书这个时候也不会说什么,先将人叫过来,试一下说不定就成功了。
兄妹两个得到了认同,并且也顺利的转岗,那边舅舅也坐着火车过来了,查看了一下这边的情况,最后确认了他们选择养猪的地方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说明他们这里因为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最后不要超过二十头猪。
除了这个这个之外,还点出了好些种,原来他们不知道的食物,除了现在可以吃的猪食之外,还有储备过冬用的猪食,也不是每天猪过年的时候都能杀,有的猪实在太小了,也可以再养上一段时间。
方方面面都讲得很清楚,一点藏私的意思都没有,当然村子里也给了一些补助,就这样村子里开始办起了养猪厂,他们心里也很清楚,光是一个小小的养猪厂根本就不行,他们还是得和兽医药这方面的厂子合作,弄一些药物回来,要不然他们怕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将厂了办大。
能给村子里带来的好处就变得和限了,本着这样的想法支书时不时就会去镇子上,看看能不能想到办法,也会请杨奶奶进城的时候,也帮着打听一下。
正好这边有一处药厂办成了,很多简单的药物都可以生产出来了,也不用担心机器上的问题,有了那几个小的改进,很多的机器功能更加强大,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也变得简单起来,有药虽然没有人,卫生所的医生也能用上一用,就这样村子里的养猪厂真的办起来了。
七三年底县城里又有一家工厂开起来了,杨老太让杨青回村子里说一下这件事情,让支书将手工分出来,让这些人去厂子里考一下,如果能过就可以直接去厂子里上班。
这些人中有一个名额是要分给知青的,就从那些表现积极的人中选一个。也算是让那些知青知道跟着村子走,那是有肉吃的,从家里拿着技术过来的人更多了,村子里慢慢的办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小作坊,看起来并不是很大,可是让村子里的人生活也变得更好了,算是真正的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村子里的人知道城里的娃娃,也不是那么没用,他们不止是读了一肚子的书,脑子里也还是有东西的。
杨青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点点小小的提意,让村子里发生了这么多的改变,再想想现在他们在城里,也能帮着这些人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心里马上就充满了斗志,特别是现在已经是七三年底了,马上就进入到七四年,七七年就会开始高考,相信很多的人都可以考上高中,去上大学。
再不然也能在这几年时间里,进入到工厂里,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人,以后也算是有了一份正正当当的工作,那怕不能在本地工作,没有办法陪在爸妈亲人身边,也比以前在农下农动,其实什么也做不了好太多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杨青的心里怎么都过不去。小婶婶明胆和她一样每天都在认真的上班,也没有做什么事情,为什么每次都能先她一步得到消息,或者说是先所有的一步得到消息,这就很奇怪了,原剧情里提到这个小婶婶的地方很少,这么看来小婶婶家里的条件因当是很好的,那怕是家里条件一般,人脉因当是不错的,要不然不能这么快知道这么多的消息。
虽然很好奇自家小婶婶到底是怎么得到消息的,杨青回去之后还是一点行动都没有,她很清楚婶婶不愿意多说什么,多半是因为一些不能说的原因,她要是真的去查了,不止是得罪人,还会让两边的关系跌落到冰点,她也不傻,干嘛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七七年很快就到来,杨小婶并没有参加高考,到是杨青参加了高考成了一名大学生离开了这座小城,饭店的生意也慢慢变差了,工作变少了,每天上班打卡之后,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或是学一些不用上模式的课,学习的进度到是比以前更快了些。
接着这边又新开了几个厂,原来生意因为各大厂有食堂的关系,生意有些回落,现在也因为这些新厂的出现,让他们的生意变得好一些了。
工作一多一起来,杨老太愿来能休息一下的时间马上就没有了,反正也没有事情可成做,就想起了各大厂子里的生意来,现在做什么还是要票的年代,他们饭店因为一些原因,每个月都是有一批不用票就能往外卖的肉菜,这些东西拿在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购买到,还不如向外订餐,再将这个做成添头放在里面,相信很多厂都会愿意在他们饭店里订餐的。
原来他们更多的是卖堂食,现在更多的是送外卖,早早就已经将食物订好,他们这边做好了,就直接送过去,每天都是一样的事情,看起来他们的生意不是那么好了,可是赚到的钱反而变多了。
就连以前不怎么卖的边角料都会被订出去,很快他们就受到了上面的表杨,县城里也开始有其它的国营饭店和他们一样做了,这才让他们的生意回落了一些,这么一点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对杨老太的工作就更加不会有影响了,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好了。
八一年杨青大学毕业,分配工作的时候她选择了回到家乡创业,这个时候正是刚刚开放的时候,有很多人开始做一些小生意,她回来就是准备这样做的,当初她和杨老太待久了,也觉得分配的房子太不保险了,就将自己当初住的地方直接购买下来,回来创业也可以住在原来住的地方,到是杨老太原来购买了一楼的一半,后来发现这一半还是有点少了,反正也没有人购买,下面的一层她都全部购买下来,改建之后再住进去,觉得屋子住得才真正的舒服起来。
老太太家里的房子装修好了,不止是种了不少的菜,还养了不少的花,种了一些果树,他们这边都是老楼,楼梯多是多侧面进的,一层和上面的也不走一条道,她现在不止是可以将前面占了,就连后面也可以占一部份,只要不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她能占的地方可就多了,这年代喜欢占用供公资源的不要太多。
饭店里对这边的情况并不怎么管,他们这里建立之初,员工全是从其它地方调过来的,原来那些单位并没有把他们原来分到的房上交,他们后来还花钱购买了产权,到了这边单位又给分了房,只西梁山有这边房子的,都分到了一套,就是这样房子还是剩下了不少,也很鼓励大家有钱就购买一些房子,只是这年代只要不是住不开,实在没有办法了,一般人都是不会购买房子的。
单位会给分房子,为什么还要自己花钱购买了?
八二年的时候,杨青找上杨老太想要和她一起合作开一家服装厂的事情。
“可以,我可以给你提供资金和机器,其它的我都不管。”她就只想要当一个上班族,这样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好,当然能多赚一些钱,购买一些喜欢的东西存起来,她也是愿意的,女主在前面顶着,这位的能力不错,做什么都会成功,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杨青很意外小婶婶连问一下都不愿意,直接就同意了,还给与这么多方面支持,自然是高兴得不行,拿着钱就购买了厂地,开工做了起来,赚到钱又开始购买房子,她很清楚这个年代的房子有多便宜,以后这些房子有多值钱,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多存一些。
他们工作了多少,得到了多少好处,自己心里还是有一些数的,分的东西从那里来,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也正是因为清楚,他们对于村民的相信任就不是那么高了。
高回报,那怕是一开始有人怕这怕那,总是会有人想要先试一试,万一了,万一自己就是那个幸运的人了,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人还有不少,那怕是他们表面上一直都没有行动,但私下里早就已经想尽办法,从自己的资源部那里找机会,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一些改变,那怕一点点也是好的。
最先试的就是一对兄妹,他们父亲娶了后妻对他们一直不怎么好,要不然也不能由他们两个过来做知青,一个长子一个唯一的女儿,偏偏就是他们过来了。
想要找他们父母帮忙,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向自己的舅舅请救,发了电报过去,很快就得到了回复,那边确认会过来帮忙。
兄妹两个就跑到支书那里说明情况,养猪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会的,但形不成大规模的养猪,一则是因为怕猪瘟,再就是他们家里养活人都有些麻烦,那里来的精力给这些猪打那么多的猪草,养不活这些猪,那怕是有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用。
当然支书这个时候也不会说什么,先将人叫过来,试一下说不定就成功了。
兄妹两个得到了认同,并且也顺利的转岗,那边舅舅也坐着火车过来了,查看了一下这边的情况,最后确认了他们选择养猪的地方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说明他们这里因为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最后不要超过二十头猪。
除了这个这个之外,还点出了好些种,原来他们不知道的食物,除了现在可以吃的猪食之外,还有储备过冬用的猪食,也不是每天猪过年的时候都能杀,有的猪实在太小了,也可以再养上一段时间。
方方面面都讲得很清楚,一点藏私的意思都没有,当然村子里也给了一些补助,就这样村子里开始办起了养猪厂,他们心里也很清楚,光是一个小小的养猪厂根本就不行,他们还是得和兽医药这方面的厂子合作,弄一些药物回来,要不然他们怕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将厂了办大。
能给村子里带来的好处就变得和限了,本着这样的想法支书时不时就会去镇子上,看看能不能想到办法,也会请杨奶奶进城的时候,也帮着打听一下。
正好这边有一处药厂办成了,很多简单的药物都可以生产出来了,也不用担心机器上的问题,有了那几个小的改进,很多的机器功能更加强大,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也变得简单起来,有药虽然没有人,卫生所的医生也能用上一用,就这样村子里的养猪厂真的办起来了。
七三年底县城里又有一家工厂开起来了,杨老太让杨青回村子里说一下这件事情,让支书将手工分出来,让这些人去厂子里考一下,如果能过就可以直接去厂子里上班。
这些人中有一个名额是要分给知青的,就从那些表现积极的人中选一个。也算是让那些知青知道跟着村子走,那是有肉吃的,从家里拿着技术过来的人更多了,村子里慢慢的办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小作坊,看起来并不是很大,可是让村子里的人生活也变得更好了,算是真正的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村子里的人知道城里的娃娃,也不是那么没用,他们不止是读了一肚子的书,脑子里也还是有东西的。
杨青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点点小小的提意,让村子里发生了这么多的改变,再想想现在他们在城里,也能帮着这些人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心里马上就充满了斗志,特别是现在已经是七三年底了,马上就进入到七四年,七七年就会开始高考,相信很多的人都可以考上高中,去上大学。
再不然也能在这几年时间里,进入到工厂里,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人,以后也算是有了一份正正当当的工作,那怕不能在本地工作,没有办法陪在爸妈亲人身边,也比以前在农下农动,其实什么也做不了好太多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杨青的心里怎么都过不去。小婶婶明胆和她一样每天都在认真的上班,也没有做什么事情,为什么每次都能先她一步得到消息,或者说是先所有的一步得到消息,这就很奇怪了,原剧情里提到这个小婶婶的地方很少,这么看来小婶婶家里的条件因当是很好的,那怕是家里条件一般,人脉因当是不错的,要不然不能这么快知道这么多的消息。
虽然很好奇自家小婶婶到底是怎么得到消息的,杨青回去之后还是一点行动都没有,她很清楚婶婶不愿意多说什么,多半是因为一些不能说的原因,她要是真的去查了,不止是得罪人,还会让两边的关系跌落到冰点,她也不傻,干嘛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七七年很快就到来,杨小婶并没有参加高考,到是杨青参加了高考成了一名大学生离开了这座小城,饭店的生意也慢慢变差了,工作变少了,每天上班打卡之后,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或是学一些不用上模式的课,学习的进度到是比以前更快了些。
接着这边又新开了几个厂,原来生意因为各大厂有食堂的关系,生意有些回落,现在也因为这些新厂的出现,让他们的生意变得好一些了。
工作一多一起来,杨老太愿来能休息一下的时间马上就没有了,反正也没有事情可成做,就想起了各大厂子里的生意来,现在做什么还是要票的年代,他们饭店因为一些原因,每个月都是有一批不用票就能往外卖的肉菜,这些东西拿在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购买到,还不如向外订餐,再将这个做成添头放在里面,相信很多厂都会愿意在他们饭店里订餐的。
原来他们更多的是卖堂食,现在更多的是送外卖,早早就已经将食物订好,他们这边做好了,就直接送过去,每天都是一样的事情,看起来他们的生意不是那么好了,可是赚到的钱反而变多了。
就连以前不怎么卖的边角料都会被订出去,很快他们就受到了上面的表杨,县城里也开始有其它的国营饭店和他们一样做了,这才让他们的生意回落了一些,这么一点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对杨老太的工作就更加不会有影响了,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好了。
八一年杨青大学毕业,分配工作的时候她选择了回到家乡创业,这个时候正是刚刚开放的时候,有很多人开始做一些小生意,她回来就是准备这样做的,当初她和杨老太待久了,也觉得分配的房子太不保险了,就将自己当初住的地方直接购买下来,回来创业也可以住在原来住的地方,到是杨老太原来购买了一楼的一半,后来发现这一半还是有点少了,反正也没有人购买,下面的一层她都全部购买下来,改建之后再住进去,觉得屋子住得才真正的舒服起来。
老太太家里的房子装修好了,不止是种了不少的菜,还养了不少的花,种了一些果树,他们这边都是老楼,楼梯多是多侧面进的,一层和上面的也不走一条道,她现在不止是可以将前面占了,就连后面也可以占一部份,只要不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她能占的地方可就多了,这年代喜欢占用供公资源的不要太多。
饭店里对这边的情况并不怎么管,他们这里建立之初,员工全是从其它地方调过来的,原来那些单位并没有把他们原来分到的房上交,他们后来还花钱购买了产权,到了这边单位又给分了房,只西梁山有这边房子的,都分到了一套,就是这样房子还是剩下了不少,也很鼓励大家有钱就购买一些房子,只是这年代只要不是住不开,实在没有办法了,一般人都是不会购买房子的。
单位会给分房子,为什么还要自己花钱购买了?
八二年的时候,杨青找上杨老太想要和她一起合作开一家服装厂的事情。
“可以,我可以给你提供资金和机器,其它的我都不管。”她就只想要当一个上班族,这样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好,当然能多赚一些钱,购买一些喜欢的东西存起来,她也是愿意的,女主在前面顶着,这位的能力不错,做什么都会成功,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杨青很意外小婶婶连问一下都不愿意,直接就同意了,还给与这么多方面支持,自然是高兴得不行,拿着钱就购买了厂地,开工做了起来,赚到钱又开始购买房子,她很清楚这个年代的房子有多便宜,以后这些房子有多值钱,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多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