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陪伴 第24节
两人也算老夫老妻了,温玉梅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转头看了一眼熟睡的女儿,对他说:“轻点儿!”
祝连国看了一眼碍事的小家伙,一边动作利索的解开媳妇身上的衣服,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看来得早点儿搬到楼上去,和孩子睡一个炕上,办事都提心吊胆的。
第二天,祝连国早早的起来,在妻子和女儿脸上各亲了一口,接着就轻手轻脚的到了外间,他先把饭用电饭锅焖上,然后去院子里捡鸡蛋。
天冷了,他们家的鸡就不养在果园那边了,几只狗也就都不用再两头跑,看到他在院子里活动,大黄起身在他身边绕了一圈,算是打了招呼是秋收过后,他们这边向来习惯一天吃两顿饭,祝连国打量了下橱柜里的东西,正好有块里脊肉,决定做个白菜炒木耳,再做一个锅包肉,一个熘肉段。
等他这边做好了饭,媳妇和闺女也起来了,这母女俩都比较喜欢吃锅包肉,一顿饭下来,他就尝了一块,剩下的都进了他们的肚子,祝连国看着光溜溜的盘子,很有成就感。
这边碗筷儿刚端下去,赵家兄弟就上门了。
角角分分的他们一共拿过来500块钱,他们家的衣服现在都放在店里,祝连国就把昨天和媳妇商量好的跟他们说了,赵家兄弟一听,果断决定先进些便宜的衣服卖。
之后的情况果然如他所料,又有其他的人找上门来,就这样,他们家竟是做起了中间商,每月光差价至少都能赚上好几千。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想做中间商
第39章 买房
之前他们拿出家里来买房子的时候,还有些犹豫忐忑,只是预料服装生意的前景会很好,这才狠下心来,却没有想到这生意会这么好做,这才多长时间,就已经把他们买房子的钱赚了回来。
这天温玉梅问丈夫:“你说咱家的大棚还搞不搞?”
他们家的温室已经盖出了框架,就差立柱子,铺塑料薄膜了。这些活用不了一天就能干完,可是温玉梅知道,只要跟土地有关的工作就没有一样是轻松的,尤其温室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一些,这才有此发问。
祝连国知道媳妇是怕忙不过来,要么做生意,要么种田,人的精力有限,只能顾一头。
但他现在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他们干不过来,村里闲置的人可不少,到时候找几个老实本分、人品好的,既能拉他们一把,同时还能让自己闺女冬天有新鲜蔬菜吃,又能赚钱,岂不是一举多得?
温玉梅听了丈夫的想法,也觉得可行,这才放心。
夫妇二人最近一边忙着装修房子,一边还要顾着店里的生意,就有些忙不过来,就回老家把祝母接了过来,祝菁菁虽然有时调皮,可总体上来看还是一个懂事儿的。
祝母是个慈祥和善的老太太,又极为喜爱这个孙女,爷孙俩十分投契,只是她这次来老儿子这边就说好了常年在这边。祝父在老家也呆不住了,后来家里人一劝便也跟了过来。
祝父祝母虽然已是快70的人了,可身体还很硬硬朗,只是,祝连国仍是担心。
菁菁的姥姥之前身体也不错,可是突发脑血栓,人还不是说没就没了!想到这儿,祝连国说啥都把父母拉到大医院里检查了一通。
这一查还真查出来不少问题,他们那一辈的人生活得苦,身体损耗的重,尤其是祝母,她孕育了六个孩子,营养跟不上,生产后也没有好好坐月子。
现在年纪上来了,病症也就找了上来,不说别的,在家里这阵子就发现,她一到晚上就咳的睡不着觉,更别说那些隐藏的病症了。
祝父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疼媳妇,可是现在年纪大了却很看中自家老婆子,听到自己的身体问题还没啥反应,知道老妻的身体不好却是急得不行。
祝连国把父母接过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老家那边医疗也不好,他们又闲不住,他记得上辈子祝母就是五年后一口气没上来没的,祝父没两年也跟着去了祝连国托关系找了一个老中医,他们平时就喝药调养,配合着针灸和推拿,虽然见效慢一些,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自有它的妙处。
祝连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父母多活两年,多享两年福。
父母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夫妻俩的负担,但同时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现在他们因为楼上还在装修,每天都回郝家村,等明年开春后,祝菁菁就该上幼儿园,必然会搬到楼上去。
祝父祝母去过一次之后就觉得不习惯,主要是不喜欢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而且在老家院子够宽敞,在这边就只有100来平,觉得不自在。
祝连国和媳妇商量着,要不然在小区里找一个带园子的一楼买下来。
以他们家现在的赚钱速度,再攒两个月就差不多了,温玉梅没多犹豫就同意了,。
就像祝连国说的,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现在他们家能赚钱,温玉梅也就不在乎是不是要买个房子给公婆住的事儿。
她向来是个心明眼亮的,自己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儿,没能力的时候绝对不出头,有能力的时候,她也不介意负担一点。
祝连国看到这样的妻子,心里是既愧又爱。自己上辈子究竟是让媳妇吃了苦,受了多少委屈,才让这样一个通透的好女人过着捉襟见肘,憋了巴屈的生活。
憋屈到走亲戚都要想一想带些什么既不失礼又会省钱的礼物,憋屈的谁家的红白喜事都得掂量掂量再去参加。
想到以前的种种,祝连国挣钱的动力就更足了。
他现在算是发现了,想干什么宜早不宜迟!先把摊子支起来再说,总是想东想西的,那最后很可能就会一事无成。
之后的一段日子,温玉梅主要忙着服装的事,祝连国精力就放在温室上,先把温室大棚盖好,然后马上找人手开始育种。
祝连国虽然上辈子给同村的人帮过忙,也知道大体上怎么弄,但是自己还是第一次,不看着点终归是不放心。
他每天就带着家里的几个帮工忙活温室种植的事儿,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手底下的人培养起来,以后他就能做甩手掌柜了。
他自己是不太喜欢温室环境的,在温室里湿气太重,温度又高,对于他这种出汗体质的人很不友好。
可是葛大哥他们却很喜欢,按以往来说,一到冬天,他们就只能窝在家里猫冬,虽然清闲,可是一直都在吃老本。
如今在祝连国这儿,音温室白天黑夜温度都不能降下来,比他们自家都暖和。祝连国也不限制他们把孩子带过来,在这里既能赚钱,又省了自己家的煤和柴。
干活算什么?他们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再有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就这样,夫妻俩各自忙碌着,这一忙就忙到了年底,好在最终的成果喜人。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祝连国就把要买房的想法和祝父祝母说了,老两口听说后,第一反应先是看了儿媳妇一眼,发现儿媳妇脸带笑意,这才转过来开始教训儿子。
祝父上来就是一顿数落:“真是刚赚了点钱尾巴就翘到天上了,你看看你,现在又是买房又是买店铺的,后边的暖室还没见着现钱呢,这又想折腾着买新房,多少钱经得起这么造!”
祝母看祝父说的话不中听,赶忙在一边接口道:“连国,你们现在也不容易,菁菁还小,你们来年还准备再要个小的,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现在你们手里有多少钱我们大抵也能猜的出来。你们这心是好的,可过日还是得精打细算些,怎么着手里也应该多攒点,以后遇到啥事儿也能应个急不是!”
“爹,娘,我们这不也是想着到时候咱们住在一起方便吗!我那边的房子你也看了,在三楼,说小不小,可说大也不大,要是住着咱五口人就挤了点儿,要是我们在楼上住,让你们在这边那像什么话!”
祝父听儿子这么一说,忙道:“那有啥的,之前咱们在老家那边,离那么老远不也住了?!而且你看看你这房子,你这院子,敞亮、像样,住在这儿,我和你娘心里高兴着呢!”
……
这父子俩都是死犟头,你一句,我一句,到最后竟是差点吵起来,祝母劝了两句,这爷俩也不听,索性不管了,抱着祝菁菁在一边看电视。
温玉梅在一旁看着实在不像话,趁祝父祝母不注意,伸手祝连国腰上拧了一把,祝连国挨了媳妇的收拾,赶紧闭了嘴。
温玉梅这才对公婆说:“爹、娘,这事儿是我和连国早两个月就商量好的。都说养儿防老,如果我们没这个能力也就算了,现在你们在这住着,家里的事也没瞒着您二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趁着现在房价便宜,再买一套也是一种投资,亏不了。
而且爹娘现在需要时常去做针灸推拿,还要照顾菁菁,来回跑也不合适,我们商量着选一个一楼带园子的,你们老两口还可以种几垄蔬菜,爹不是喜欢养鸽子养猫吗?这个也不耽误,这是我们身的孝心,你们就不要拒绝了。”
温玉梅这番话说的入情入理,祝父是个老式的家长,儿子他可以随便说,儿媳却不是他应该管。只是他还是觉得买房子没必要。
于是就拿眼睛示意祝母,只是祝母不知道是陪孙女玩的太入神,真没注意到,还是装作没看见,祝父眼睛都快抽筋了也没个反应,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他们这边的一种习俗,讲究什么事儿最好都在年前定下来,所以祝连国转天就找到了售楼处,想要看看小区里有没有符合他们要求的房子。
因为这个小区离商场和车站都比较近,所以卖的还挺不错的,只是现在人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剩下的房子也不少。
那个售楼员看到主顾上门,服务十分的周到,把符合要求的楼房位置都给他标了出来,祝连国看到纸上写的有六个地方,就跟他说好,下午带家里人到现场看一看再决定,售楼员自是满嘴应好。
下午一大家子就都过来了,售楼员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别看之前祝父嘴硬,既然现在挑的房子是明确给他们老两口住的,他人都来了,也就不再客气。
这个小区一共建了20栋楼,每栋六层,临街的只有单侧有有园子,其他的都带前后两个园子。
老两口把六个房子全都细致的看过一遍,又综合了他们各自的喜好,最后选定了一处远离街道,带着前后两处院子的那个,虽然和儿子不在一栋楼,但好在同在一个小区,离得也并不远。
第40章 过年
除夕这天,祝连庆头晌午就带着老婆孩子来了郝家村,祝父祝母在这边,没有兄弟分开过年的道理。
王桂芳到了这边把外面的大衣一脱,捋起袖子就跟着在厨房忙活开了。
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老祝家的习惯是女人忙些精细活,男人们就炖肘子、炖猪蹄,当然也少不了鸡和鱼,早些年兄弟几个都挨过饿,现如今闻着肉香味都觉得幸福。
祝连庆的三个儿子最小的今年都17了,在农村这儿就顶个大人用,老大向礼和老二向义就在灶下帮着烧火烧水。
反正农村活多,只要想干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祝父在这边看孙女看出习惯来了,回到村里也不放心,担心自家宝贝孙女在外边玩没人照看,祝向廉就被分到了一个看孩子的活,别到时候磕着碰着身边没个人。
祝菁菁很喜欢这个堂哥,主要是她三哥长得好看,反正在她有限的经历中,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女的就是她小姨,男的除了他三哥,就是他鹏鹏哥了。
只是他鹏鹏哥带着一股书卷气,总觉得没有她三哥帅。
所以说祝菁菁小小年纪就泄露了她是个颜控的本质。有这么一个高大帅气的哥哥陪着,祝菁菁别提有多神气了。
尤其是陆向廉也是个会玩的,带着这帮孩子玩花炮、打出溜滑、打雪仗,俨然成了孩子王。
平时祝菁菁多霸道一丫头,现在却成了娇气包。手冻红了,要让哥哥帮忙捂热乎。玩累了,要哥哥背着。
祝向廉也惯着她,旁边的不管是男娃子还是女娃子,都羡慕的眼睛发红。
哦,对了,有个厉害哥哥也是孩子们攀比的一项。在这方面,谁都比不上祝菁菁,她有一大堆哥哥。
像她三大爷家的二哥,孩子都比她大,所以整个老祝家她无疑是最受宠的,谁让她小呢!
孩子们在村子里到处跑,不到吃饭的点是不待回来的,这个时候他们是可以随便撒欢的,再严厉的父母在这个时候都不会在这一天训孩子,一年到头就应该高高兴兴的。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农村孩子平时到处撒野。可到了饭点儿,就像装了雷达一样,能一遛烟的跑回家去。
有那个别反应不灵敏的,只要家里人在门口喊一声:某某某,吃饭了!
你就看吧!用不了五分钟肯定会出现在饭桌上。
祝连庆的大儿子今年刚好20,他家三个儿子年龄差都只有一岁。
到了饭点,老大祝向礼在大门口吼了一声:老三,菁菁,吃饭啦!
果然不一会儿,祝向廉就背着祝菁菁回来了,小丫头在外边冻得小脸红扑扑的。
祝母看着小嘴巴巴个不停的孙女,忍不住念叨一句:“也不怕胃里灌了风,怎么就这么能说!”
温玉梅在旁边听到也说了一句:“可不嘛!成天嘴不闲着,不是在吃,就是在说!”
祝向廉颠了颠背上的小家伙,点评道:“菁菁嘴甜!”
这话属实,祝菁菁确实会说话,村里的人就没有不夸的,尤其是在服装店里待过一阵后,奉承人的功力更是突飞猛进,引得祝连国又是一阵担忧。
“还在门口念叨什么呢?快点进来,洗手吃饭了!”在祝父的招呼声中,娘几个这才结束了话头。
这个年是祝连国成婚以来最热闹的了,有祝父祝母,有五哥一家,三代同堂,算上孩子刚好十个人,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分享着一年来的收获和喜悦。
大家坐定,饭菜也就开始上桌: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挠钱耙……
随着一声声的吆喝声,菜品也一一端了上来,猪蹄是禁止叫的,都得说挠钱耙,这也是这边的习惯,每道菜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祝连国看了一眼碍事的小家伙,一边动作利索的解开媳妇身上的衣服,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看来得早点儿搬到楼上去,和孩子睡一个炕上,办事都提心吊胆的。
第二天,祝连国早早的起来,在妻子和女儿脸上各亲了一口,接着就轻手轻脚的到了外间,他先把饭用电饭锅焖上,然后去院子里捡鸡蛋。
天冷了,他们家的鸡就不养在果园那边了,几只狗也就都不用再两头跑,看到他在院子里活动,大黄起身在他身边绕了一圈,算是打了招呼是秋收过后,他们这边向来习惯一天吃两顿饭,祝连国打量了下橱柜里的东西,正好有块里脊肉,决定做个白菜炒木耳,再做一个锅包肉,一个熘肉段。
等他这边做好了饭,媳妇和闺女也起来了,这母女俩都比较喜欢吃锅包肉,一顿饭下来,他就尝了一块,剩下的都进了他们的肚子,祝连国看着光溜溜的盘子,很有成就感。
这边碗筷儿刚端下去,赵家兄弟就上门了。
角角分分的他们一共拿过来500块钱,他们家的衣服现在都放在店里,祝连国就把昨天和媳妇商量好的跟他们说了,赵家兄弟一听,果断决定先进些便宜的衣服卖。
之后的情况果然如他所料,又有其他的人找上门来,就这样,他们家竟是做起了中间商,每月光差价至少都能赚上好几千。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想做中间商
第39章 买房
之前他们拿出家里来买房子的时候,还有些犹豫忐忑,只是预料服装生意的前景会很好,这才狠下心来,却没有想到这生意会这么好做,这才多长时间,就已经把他们买房子的钱赚了回来。
这天温玉梅问丈夫:“你说咱家的大棚还搞不搞?”
他们家的温室已经盖出了框架,就差立柱子,铺塑料薄膜了。这些活用不了一天就能干完,可是温玉梅知道,只要跟土地有关的工作就没有一样是轻松的,尤其温室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一些,这才有此发问。
祝连国知道媳妇是怕忙不过来,要么做生意,要么种田,人的精力有限,只能顾一头。
但他现在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他们干不过来,村里闲置的人可不少,到时候找几个老实本分、人品好的,既能拉他们一把,同时还能让自己闺女冬天有新鲜蔬菜吃,又能赚钱,岂不是一举多得?
温玉梅听了丈夫的想法,也觉得可行,这才放心。
夫妇二人最近一边忙着装修房子,一边还要顾着店里的生意,就有些忙不过来,就回老家把祝母接了过来,祝菁菁虽然有时调皮,可总体上来看还是一个懂事儿的。
祝母是个慈祥和善的老太太,又极为喜爱这个孙女,爷孙俩十分投契,只是她这次来老儿子这边就说好了常年在这边。祝父在老家也呆不住了,后来家里人一劝便也跟了过来。
祝父祝母虽然已是快70的人了,可身体还很硬硬朗,只是,祝连国仍是担心。
菁菁的姥姥之前身体也不错,可是突发脑血栓,人还不是说没就没了!想到这儿,祝连国说啥都把父母拉到大医院里检查了一通。
这一查还真查出来不少问题,他们那一辈的人生活得苦,身体损耗的重,尤其是祝母,她孕育了六个孩子,营养跟不上,生产后也没有好好坐月子。
现在年纪上来了,病症也就找了上来,不说别的,在家里这阵子就发现,她一到晚上就咳的睡不着觉,更别说那些隐藏的病症了。
祝父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疼媳妇,可是现在年纪大了却很看中自家老婆子,听到自己的身体问题还没啥反应,知道老妻的身体不好却是急得不行。
祝连国把父母接过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老家那边医疗也不好,他们又闲不住,他记得上辈子祝母就是五年后一口气没上来没的,祝父没两年也跟着去了祝连国托关系找了一个老中医,他们平时就喝药调养,配合着针灸和推拿,虽然见效慢一些,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自有它的妙处。
祝连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父母多活两年,多享两年福。
父母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夫妻俩的负担,但同时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现在他们因为楼上还在装修,每天都回郝家村,等明年开春后,祝菁菁就该上幼儿园,必然会搬到楼上去。
祝父祝母去过一次之后就觉得不习惯,主要是不喜欢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而且在老家院子够宽敞,在这边就只有100来平,觉得不自在。
祝连国和媳妇商量着,要不然在小区里找一个带园子的一楼买下来。
以他们家现在的赚钱速度,再攒两个月就差不多了,温玉梅没多犹豫就同意了,。
就像祝连国说的,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现在他们家能赚钱,温玉梅也就不在乎是不是要买个房子给公婆住的事儿。
她向来是个心明眼亮的,自己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儿,没能力的时候绝对不出头,有能力的时候,她也不介意负担一点。
祝连国看到这样的妻子,心里是既愧又爱。自己上辈子究竟是让媳妇吃了苦,受了多少委屈,才让这样一个通透的好女人过着捉襟见肘,憋了巴屈的生活。
憋屈到走亲戚都要想一想带些什么既不失礼又会省钱的礼物,憋屈的谁家的红白喜事都得掂量掂量再去参加。
想到以前的种种,祝连国挣钱的动力就更足了。
他现在算是发现了,想干什么宜早不宜迟!先把摊子支起来再说,总是想东想西的,那最后很可能就会一事无成。
之后的一段日子,温玉梅主要忙着服装的事,祝连国精力就放在温室上,先把温室大棚盖好,然后马上找人手开始育种。
祝连国虽然上辈子给同村的人帮过忙,也知道大体上怎么弄,但是自己还是第一次,不看着点终归是不放心。
他每天就带着家里的几个帮工忙活温室种植的事儿,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手底下的人培养起来,以后他就能做甩手掌柜了。
他自己是不太喜欢温室环境的,在温室里湿气太重,温度又高,对于他这种出汗体质的人很不友好。
可是葛大哥他们却很喜欢,按以往来说,一到冬天,他们就只能窝在家里猫冬,虽然清闲,可是一直都在吃老本。
如今在祝连国这儿,音温室白天黑夜温度都不能降下来,比他们自家都暖和。祝连国也不限制他们把孩子带过来,在这里既能赚钱,又省了自己家的煤和柴。
干活算什么?他们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再有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就这样,夫妻俩各自忙碌着,这一忙就忙到了年底,好在最终的成果喜人。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祝连国就把要买房的想法和祝父祝母说了,老两口听说后,第一反应先是看了儿媳妇一眼,发现儿媳妇脸带笑意,这才转过来开始教训儿子。
祝父上来就是一顿数落:“真是刚赚了点钱尾巴就翘到天上了,你看看你,现在又是买房又是买店铺的,后边的暖室还没见着现钱呢,这又想折腾着买新房,多少钱经得起这么造!”
祝母看祝父说的话不中听,赶忙在一边接口道:“连国,你们现在也不容易,菁菁还小,你们来年还准备再要个小的,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现在你们手里有多少钱我们大抵也能猜的出来。你们这心是好的,可过日还是得精打细算些,怎么着手里也应该多攒点,以后遇到啥事儿也能应个急不是!”
“爹,娘,我们这不也是想着到时候咱们住在一起方便吗!我那边的房子你也看了,在三楼,说小不小,可说大也不大,要是住着咱五口人就挤了点儿,要是我们在楼上住,让你们在这边那像什么话!”
祝父听儿子这么一说,忙道:“那有啥的,之前咱们在老家那边,离那么老远不也住了?!而且你看看你这房子,你这院子,敞亮、像样,住在这儿,我和你娘心里高兴着呢!”
……
这父子俩都是死犟头,你一句,我一句,到最后竟是差点吵起来,祝母劝了两句,这爷俩也不听,索性不管了,抱着祝菁菁在一边看电视。
温玉梅在一旁看着实在不像话,趁祝父祝母不注意,伸手祝连国腰上拧了一把,祝连国挨了媳妇的收拾,赶紧闭了嘴。
温玉梅这才对公婆说:“爹、娘,这事儿是我和连国早两个月就商量好的。都说养儿防老,如果我们没这个能力也就算了,现在你们在这住着,家里的事也没瞒着您二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趁着现在房价便宜,再买一套也是一种投资,亏不了。
而且爹娘现在需要时常去做针灸推拿,还要照顾菁菁,来回跑也不合适,我们商量着选一个一楼带园子的,你们老两口还可以种几垄蔬菜,爹不是喜欢养鸽子养猫吗?这个也不耽误,这是我们身的孝心,你们就不要拒绝了。”
温玉梅这番话说的入情入理,祝父是个老式的家长,儿子他可以随便说,儿媳却不是他应该管。只是他还是觉得买房子没必要。
于是就拿眼睛示意祝母,只是祝母不知道是陪孙女玩的太入神,真没注意到,还是装作没看见,祝父眼睛都快抽筋了也没个反应,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他们这边的一种习俗,讲究什么事儿最好都在年前定下来,所以祝连国转天就找到了售楼处,想要看看小区里有没有符合他们要求的房子。
因为这个小区离商场和车站都比较近,所以卖的还挺不错的,只是现在人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剩下的房子也不少。
那个售楼员看到主顾上门,服务十分的周到,把符合要求的楼房位置都给他标了出来,祝连国看到纸上写的有六个地方,就跟他说好,下午带家里人到现场看一看再决定,售楼员自是满嘴应好。
下午一大家子就都过来了,售楼员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别看之前祝父嘴硬,既然现在挑的房子是明确给他们老两口住的,他人都来了,也就不再客气。
这个小区一共建了20栋楼,每栋六层,临街的只有单侧有有园子,其他的都带前后两个园子。
老两口把六个房子全都细致的看过一遍,又综合了他们各自的喜好,最后选定了一处远离街道,带着前后两处院子的那个,虽然和儿子不在一栋楼,但好在同在一个小区,离得也并不远。
第40章 过年
除夕这天,祝连庆头晌午就带着老婆孩子来了郝家村,祝父祝母在这边,没有兄弟分开过年的道理。
王桂芳到了这边把外面的大衣一脱,捋起袖子就跟着在厨房忙活开了。
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老祝家的习惯是女人忙些精细活,男人们就炖肘子、炖猪蹄,当然也少不了鸡和鱼,早些年兄弟几个都挨过饿,现如今闻着肉香味都觉得幸福。
祝连庆的三个儿子最小的今年都17了,在农村这儿就顶个大人用,老大向礼和老二向义就在灶下帮着烧火烧水。
反正农村活多,只要想干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祝父在这边看孙女看出习惯来了,回到村里也不放心,担心自家宝贝孙女在外边玩没人照看,祝向廉就被分到了一个看孩子的活,别到时候磕着碰着身边没个人。
祝菁菁很喜欢这个堂哥,主要是她三哥长得好看,反正在她有限的经历中,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女的就是她小姨,男的除了他三哥,就是他鹏鹏哥了。
只是他鹏鹏哥带着一股书卷气,总觉得没有她三哥帅。
所以说祝菁菁小小年纪就泄露了她是个颜控的本质。有这么一个高大帅气的哥哥陪着,祝菁菁别提有多神气了。
尤其是陆向廉也是个会玩的,带着这帮孩子玩花炮、打出溜滑、打雪仗,俨然成了孩子王。
平时祝菁菁多霸道一丫头,现在却成了娇气包。手冻红了,要让哥哥帮忙捂热乎。玩累了,要哥哥背着。
祝向廉也惯着她,旁边的不管是男娃子还是女娃子,都羡慕的眼睛发红。
哦,对了,有个厉害哥哥也是孩子们攀比的一项。在这方面,谁都比不上祝菁菁,她有一大堆哥哥。
像她三大爷家的二哥,孩子都比她大,所以整个老祝家她无疑是最受宠的,谁让她小呢!
孩子们在村子里到处跑,不到吃饭的点是不待回来的,这个时候他们是可以随便撒欢的,再严厉的父母在这个时候都不会在这一天训孩子,一年到头就应该高高兴兴的。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农村孩子平时到处撒野。可到了饭点儿,就像装了雷达一样,能一遛烟的跑回家去。
有那个别反应不灵敏的,只要家里人在门口喊一声:某某某,吃饭了!
你就看吧!用不了五分钟肯定会出现在饭桌上。
祝连庆的大儿子今年刚好20,他家三个儿子年龄差都只有一岁。
到了饭点,老大祝向礼在大门口吼了一声:老三,菁菁,吃饭啦!
果然不一会儿,祝向廉就背着祝菁菁回来了,小丫头在外边冻得小脸红扑扑的。
祝母看着小嘴巴巴个不停的孙女,忍不住念叨一句:“也不怕胃里灌了风,怎么就这么能说!”
温玉梅在旁边听到也说了一句:“可不嘛!成天嘴不闲着,不是在吃,就是在说!”
祝向廉颠了颠背上的小家伙,点评道:“菁菁嘴甜!”
这话属实,祝菁菁确实会说话,村里的人就没有不夸的,尤其是在服装店里待过一阵后,奉承人的功力更是突飞猛进,引得祝连国又是一阵担忧。
“还在门口念叨什么呢?快点进来,洗手吃饭了!”在祝父的招呼声中,娘几个这才结束了话头。
这个年是祝连国成婚以来最热闹的了,有祝父祝母,有五哥一家,三代同堂,算上孩子刚好十个人,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分享着一年来的收获和喜悦。
大家坐定,饭菜也就开始上桌: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挠钱耙……
随着一声声的吆喝声,菜品也一一端了上来,猪蹄是禁止叫的,都得说挠钱耙,这也是这边的习惯,每道菜都有着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