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杀熟?
“林小妹虽然拒绝了我,咱们还是老同学关系,我不能看你在向阳乡沦落下去,和我回市里,我随便给你找份工作,不比你在向阳乡强?”
至于找什么样的工作,就是赵大宝说了算的。
林泽看出赵大宝话中带着陷阱,要是他跟着赵大宝回了市里。
结果因为赵大宝找的工作不好,再次回到乡里,两次回乡,脸面就不是一般的难看了。
赵大宝没影响,甚至可以找出各种原因,村里人相信赵大宝,对他本人生出什么想法,更不好说了。
“谢谢你的好意,心领了。”
林泽故意加重最后三字。
聪明人之间别玩这种上不去台面的小游戏,有趣吗?
当谁是傻子似的。
跟着赵大宝后面有好饭吃?
赵大宝在城里还混不上台面,帮得了谁?
赵大宝笑容不减:“话不能那么说,林泽,你在向阳乡待了二十几年,看不出向阳乡的本质?留在这里永远没有发展的!”
不光考上大学的人离开向阳乡,没考上大学的年青人也离开了向阳乡。
去城里工作是辛苦,起码能看到钱,守着向阳乡,一年到头看不到活钱。
好不容易卖了粮食,年后又得为种子和新播种忙活。
向阳乡受山区所困,田地本就不多,像林家有十几亩地的人家,是种田大户了。
现在又不允许开山地、破坏环境,可以种的田地更少了。
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不把田地承包给别人种,彻底离开向阳乡,难道想死守下去?
这一现象早被向阳乡和附近十里八村看清,村中的年轻人年年减少。
赵大宝不相信林泽有了回到城里的机会,愿意白白放弃。
“你想想,你在乡里一天能赚多少钱?播种完毕后,哪个人不是赋闲在家没事做!”
赵大宝说起林泽的瓜田:“咱们拿你的瓜田来说,现在种瓜的人有多少?都是农民,眼力有限。看到别人赚钱了,来年种什么一拥而上,结果是普遍赔钱。”
说到种瓜赔钱,村里人很多人赞同,“前两年邻村一个种瓜大户,赶上雨水泛滥,田里的瓜全沤了,一股骚味,白送没人要。”
“是呀,咱们看天气吃饭,年头好赚点钱,年头不好净赔钱。”
“种玉米好些,赚得少,但绝对稳定,风险小。别的不一定了。”
一个中年人站起身,“我觉得林泽今年种的瓜挻好,好像在宾县很受欢迎。”
“我也听说了,拖拉机来回开,每次满满一车甜瓜。”
众人疑惑地望向林泽,林泽说:“还行,我家的瓜挻甜,买得人多一些。”
赵大宝心中一笑。
我刚使完那招,你照我学可有点上不了台面。
什么瓜甜、买得人多,吹牛b谁不会。
咱们聊点真货!
“你的瓜田一天赚多少钱?两百块?三百块?五百块顶天了吧?瓜田收获期才多少天,过去之后你咋办?”
他旁边的大婶这次说出的话,很入赵大宝耳:“卖瓜只是一个小买卖,哪比得上你在城里的安稳工作。”
又一人对林泽说:“劝你趁早改种玉米,种瓜只能赚一点辛苦钱。”
“现在一些瓜农为了瓜更甜,喷一些各种药水,结果瓜是甜了,齁得慌,正常人一尝,谁吃不出来?”
“瓜不甜也没人买,陷入两难了。”
“买卖不好做呀。”
赵大宝见到大家成功被自己的话题吸引,全部聚集到林泽身上,再接再励的说:“大家是同村人,林泽种瓜不容易,我号召大家多去林家买瓜,支持一下林泽的生意。”
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种瓜不容易,多谢大家的支持了!”
说着一杯酒下肚,不少人感叹赵大宝会做人,说得像自己家的瓜田似的。
林小妹拒绝了他,一点没当回事,反着帮林家卖瓜。
不少人起身回敬,“一定去!”
“我先订八斤……呃,三斤,三斤吧。”
“我订五斤!”
“我订七斤!支持一下本乡瓜田。”
“对!不能让本乡的瓜卖不出去。”
“我买二十斤……等一下,林泽,你家的甜瓜多少钱一斤。”
见所有人眼光看过来,林泽说:“你们买的话,算你们三块钱一斤。”
“啥??”
“三块一斤!”
“明抢呀!”
“太狠了!”
“你家种的是瓜还是金子?”
“宾县里哪有这个价?”
“抵得上临祁市的甜瓜了!”
问林泽价钱、并提出预订二十斤的人发现大家盯准林泽,没人注意到他,快速落座,之前订购的二十斤只口不言。
赵大宝心头大爽。
林泽啊林泽,以为你多聪明呢,我提议乡亲去你家买瓜,你还想趁机捞一笔,这就别怪我踩死你了。
面露几分责怪:“林泽,大家去你家买瓜是好意,你怎么能随意涨价,是不是看大家是乡亲,想杀熟?”
一个超级大帽子扣过去!
林泽喝下一口啤酒,“别人我都卖三块五的。”
林泽一句话差点干倒了一群人。
你的意思是乡亲去你家买瓜,你没涨价,反倒减价了五毛钱?
三块五?
真想得出来!
一个喝红了脸的醉汉吐字不清:“我看林泽喝醉了说胡话。什么瓜能卖上三块五?”
他是好意,给林泽递过来一个台阶,林泽不接:“你们爱信不信,就是你们想三块钱买,也是限定数量的,多了不卖。”
赵大宝噗哧一下笑出了声。
像一个火苗投入到火药桶中,众人一个接一个的哈哈大笑。
“你以为你卖得是什么?”
“一个破甜瓜。”
“三块?三块五?”
“大家笑笑行了。林泽说得笑话很成功。把大家全逗乐了。”
“比黄段子有意思。”
赵大宝拍着林泽肩膀,一张大脸笑得阳光灿烂:“抱歉了,咱们乡亲财力有限,三块钱我们真买不起。”
“我也买不起!”
“一样!”
“谁买得起才叫怪了!”
大街上走来两人,正听到这一幕,“三块钱一斤,有多少我要多少!”
正是去宾县卖瓜回来的王保贵和孙耀国。
他们二人不和赵大宝客气,挤开林泽左边两人,非要坐到林泽旁边。
至于找什么样的工作,就是赵大宝说了算的。
林泽看出赵大宝话中带着陷阱,要是他跟着赵大宝回了市里。
结果因为赵大宝找的工作不好,再次回到乡里,两次回乡,脸面就不是一般的难看了。
赵大宝没影响,甚至可以找出各种原因,村里人相信赵大宝,对他本人生出什么想法,更不好说了。
“谢谢你的好意,心领了。”
林泽故意加重最后三字。
聪明人之间别玩这种上不去台面的小游戏,有趣吗?
当谁是傻子似的。
跟着赵大宝后面有好饭吃?
赵大宝在城里还混不上台面,帮得了谁?
赵大宝笑容不减:“话不能那么说,林泽,你在向阳乡待了二十几年,看不出向阳乡的本质?留在这里永远没有发展的!”
不光考上大学的人离开向阳乡,没考上大学的年青人也离开了向阳乡。
去城里工作是辛苦,起码能看到钱,守着向阳乡,一年到头看不到活钱。
好不容易卖了粮食,年后又得为种子和新播种忙活。
向阳乡受山区所困,田地本就不多,像林家有十几亩地的人家,是种田大户了。
现在又不允许开山地、破坏环境,可以种的田地更少了。
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不把田地承包给别人种,彻底离开向阳乡,难道想死守下去?
这一现象早被向阳乡和附近十里八村看清,村中的年轻人年年减少。
赵大宝不相信林泽有了回到城里的机会,愿意白白放弃。
“你想想,你在乡里一天能赚多少钱?播种完毕后,哪个人不是赋闲在家没事做!”
赵大宝说起林泽的瓜田:“咱们拿你的瓜田来说,现在种瓜的人有多少?都是农民,眼力有限。看到别人赚钱了,来年种什么一拥而上,结果是普遍赔钱。”
说到种瓜赔钱,村里人很多人赞同,“前两年邻村一个种瓜大户,赶上雨水泛滥,田里的瓜全沤了,一股骚味,白送没人要。”
“是呀,咱们看天气吃饭,年头好赚点钱,年头不好净赔钱。”
“种玉米好些,赚得少,但绝对稳定,风险小。别的不一定了。”
一个中年人站起身,“我觉得林泽今年种的瓜挻好,好像在宾县很受欢迎。”
“我也听说了,拖拉机来回开,每次满满一车甜瓜。”
众人疑惑地望向林泽,林泽说:“还行,我家的瓜挻甜,买得人多一些。”
赵大宝心中一笑。
我刚使完那招,你照我学可有点上不了台面。
什么瓜甜、买得人多,吹牛b谁不会。
咱们聊点真货!
“你的瓜田一天赚多少钱?两百块?三百块?五百块顶天了吧?瓜田收获期才多少天,过去之后你咋办?”
他旁边的大婶这次说出的话,很入赵大宝耳:“卖瓜只是一个小买卖,哪比得上你在城里的安稳工作。”
又一人对林泽说:“劝你趁早改种玉米,种瓜只能赚一点辛苦钱。”
“现在一些瓜农为了瓜更甜,喷一些各种药水,结果瓜是甜了,齁得慌,正常人一尝,谁吃不出来?”
“瓜不甜也没人买,陷入两难了。”
“买卖不好做呀。”
赵大宝见到大家成功被自己的话题吸引,全部聚集到林泽身上,再接再励的说:“大家是同村人,林泽种瓜不容易,我号召大家多去林家买瓜,支持一下林泽的生意。”
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种瓜不容易,多谢大家的支持了!”
说着一杯酒下肚,不少人感叹赵大宝会做人,说得像自己家的瓜田似的。
林小妹拒绝了他,一点没当回事,反着帮林家卖瓜。
不少人起身回敬,“一定去!”
“我先订八斤……呃,三斤,三斤吧。”
“我订五斤!”
“我订七斤!支持一下本乡瓜田。”
“对!不能让本乡的瓜卖不出去。”
“我买二十斤……等一下,林泽,你家的甜瓜多少钱一斤。”
见所有人眼光看过来,林泽说:“你们买的话,算你们三块钱一斤。”
“啥??”
“三块一斤!”
“明抢呀!”
“太狠了!”
“你家种的是瓜还是金子?”
“宾县里哪有这个价?”
“抵得上临祁市的甜瓜了!”
问林泽价钱、并提出预订二十斤的人发现大家盯准林泽,没人注意到他,快速落座,之前订购的二十斤只口不言。
赵大宝心头大爽。
林泽啊林泽,以为你多聪明呢,我提议乡亲去你家买瓜,你还想趁机捞一笔,这就别怪我踩死你了。
面露几分责怪:“林泽,大家去你家买瓜是好意,你怎么能随意涨价,是不是看大家是乡亲,想杀熟?”
一个超级大帽子扣过去!
林泽喝下一口啤酒,“别人我都卖三块五的。”
林泽一句话差点干倒了一群人。
你的意思是乡亲去你家买瓜,你没涨价,反倒减价了五毛钱?
三块五?
真想得出来!
一个喝红了脸的醉汉吐字不清:“我看林泽喝醉了说胡话。什么瓜能卖上三块五?”
他是好意,给林泽递过来一个台阶,林泽不接:“你们爱信不信,就是你们想三块钱买,也是限定数量的,多了不卖。”
赵大宝噗哧一下笑出了声。
像一个火苗投入到火药桶中,众人一个接一个的哈哈大笑。
“你以为你卖得是什么?”
“一个破甜瓜。”
“三块?三块五?”
“大家笑笑行了。林泽说得笑话很成功。把大家全逗乐了。”
“比黄段子有意思。”
赵大宝拍着林泽肩膀,一张大脸笑得阳光灿烂:“抱歉了,咱们乡亲财力有限,三块钱我们真买不起。”
“我也买不起!”
“一样!”
“谁买得起才叫怪了!”
大街上走来两人,正听到这一幕,“三块钱一斤,有多少我要多少!”
正是去宾县卖瓜回来的王保贵和孙耀国。
他们二人不和赵大宝客气,挤开林泽左边两人,非要坐到林泽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