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建设新突破
第三节 建设新突破
接着,黄春江审视《各项工作规划》。
一 加强党的建设
经常地组织党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不断提高党员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不断接收新鲜血液,壮大党的组织。力争在1970年以前建立党的总支委员会,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深入持久地批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从1965年起,逐步做到每个党员每年参加劳动三百天以上。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逐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资产阶级法权创造条件。
二 深入开展以学习理论为中心的宣传文化活动
1.办好政治夜校。精通马、恩、列和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反复学习《红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从1965年起逐步在夜校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中举办《辩证唯物论》讲座、《政治经济学》讲座。组织一支坚强的理论辅导队伍。
2.办好“三会”。大队逢十日举行理论报告会,联系实际谈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心得和体会;逢二十日举行诗歌会(学唱现代京剧、现代汉剧,唱渔歌和其他革命歌曲,赛诗);逢三十日举行故事会。“三会”在生产队、作业组层层举行,层层选优。
3.办好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用各种曲艺和演唱形式歌颂本地和外地工农兵英雄人物,扩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
4.办好墙报、黑板报、电视和有线广播。
5.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6.举办养鱼、养猪、农业、园艺技术学习班,逐步地使社员掌握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
7.办好阶级教育展览室。
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灌输大量工农兵英雄业绩,真正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渔村思想文化阵地,达到转变全体社员和干部思想的目的。
三 搞好教育革命
坚持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建立学渔、学农基地,把教育、科研、生产结合起来。培养有文化科学知识,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式渔民。从1965年起办幼儿园,巩固小学班,试办初级渔、畜、农、林科技班。试办高级渔、畜、农、林科技班。
四 抓好卫生工作
坚持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坚持以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方针。大力发展中草药。1965年起修建卫生院,设置病床十张,做到中小病不出大队。1966年打好四口机井,修建自来水塔,全体社员一律饮无害水。1967年,每户一个沼气池,全部实现沼气做饭、发电,做到粪池无害化。人畜粪便,严格管理,一律密封。
从1965年起,两年内填平全大队八个坑洼,疏通三大渠道,彻底消灭钉螺,根治血吸虫病。消灭四害,讲究卫生,移风易俗,减少疾病。1968年办好敬老院。大力提倡晚婚、搞好计划生育宣传,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以内。
五 大力发展渔业
坚持“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
1.育好鱼苗、鱼种,从1966年开始推广“一年苗、二年种、三年鱼”“大种、大水、大肥夺高产”的先进经验,培育每尾一斤的老口鱼种。
2.实行科学养鱼,逐步实现千亩以上大水面每亩出水鲜鱼500斤,丰产试验水面1000斤的指标。坚持高产多收,多养多收的方针。从1965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沧浪河内建好栏塞,扩大水面500至1000亩。
3.天然捕捞在现有产量基础上,通过实现机械化的途径,大量减少劳力,保证不减产,力争逐年增加。
六 发展畜牧业
大养特养生猪,从1965年起到1969年实现1000头猪场。给每头猪划拨一分旱粮饲料基地,利用沟渠搭棚大种南瓜。解决精饲料的同时,大力扩种水生饲料。从1967年起办好一个存栏1000只的鸡场。办好鹅场和牛场。
七 建设新园林
在现有百亩用材林、经济林、青年林的基础上,从1965年起,营造无核橘、油桐、水杉共120亩。逐步达到总数8万株。争取1970年用材自给有余。在造林中既讲究经济和实用价值,又注意观赏价值,还适当营造一些风景林。
八 发展种植业
扩大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地力,增施有机肥和化肥,改良土壤,实现灌溉自流化,逐步实现粮食亩产1800斤,棉花150斤的指标。
实行粮林间作,消灭空平隙地,利用沟渠空间,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
扩种水生作物,代替精料养猪,解决猪、鱼跟人争地、争粮的矛盾。实现棉花自给。力争逐步实现一半人口粮食自给。
九 抓好机械化
1965年起两年内实现排灌机械化和碾米、粉碎、打浆等各种加工机械化。1966年起到1970年逐步购置脱粒机、插秧机、蒲滚船、机动喷雾器、高扬程水泵、大小拖拉机、船尾机、中小型柴油机、电动机、潜水泵、汽车等各种机械,实现耕作运输、捕捞机械化。
十 基本建设均衡推进
每年制订一次基本建设投资、投工规划。首先抓好对全局和对生产有推动作用的基本建设项目:
1.建好稳产高产农田。1965年修建800米长的排水渠和进水渠各一条,保证农田旱涝丰收。大搞平整土地,要求稳产高产。
2.扩建整修鱼池。1966年改造西湖,筑堤1000米,土方3万方,投工1万个。每年除整修现有育苗池外,适当扩建寄养池,到1970年达到占养鱼水面30%,即450亩育苗池和寄养池。
3.修建猪栏,密封粪池。1965年起,修建猪栏20间,480平方米。同时,修建密封粪池和沼气池。猪栏建筑科学化,要求无臭气,无蚊蝇,冬暖、夏凉,六月腊月都长猪。到1969年完成120间计2640平方米,密封粪池1000立方米,实现1000头猪场。
4.其他几项建设。1965年修建22瓩电动机埠一座,与鱼池、农田连接,做到既能灌,又能排。1966年修建粉厂一座,利用粉渣、粉水喂猪。1966年修建水井3口,同时修建水塔,做到饮无害水、自来水。1967年修建养牛场房一栋。1969年修建养鸡场房一栋。
5.居民点。1966年起到1972年建设好集中的、城市型的居民点,计房舍12000平方米。在居民点中央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既方便群众的政治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又有利于节省劳力和除害灭病,讲究卫生。
十一 改进分配关系
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基础上,为了逐步地消除资产阶级法权,不断地在分配中增加共产主义因素。从1965年起,逐步地实现医药、上学、粮食、油、盐、蔬菜、理发、缝补全部供给制。即:到1970年用占社员分配部分(平均每人纯收入130——150元)的50%实行供给,其余50%按劳分配。这种制度,在广大干部、社员普遍提高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实行。在按劳分配和供给分配各半的情况下,如广大社员继续要求增加供给部分的比重,就逐年稳步地推进。总之,根据那时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慎重的决定供给部分比重增加的速度。逐步地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从1966年起,逐步办好托儿所、缝补组。办好农忙食堂——常年食堂。公共食堂的伙食标准,要求干、鲜蔬菜四季常有,每月吃荤21次,超过现在社员较高的生活水平。坚持自由参加,坚持粮食定量。
十二
立足长远,狠抓当前
1965年至1967年冬春,必须抓好如下八项生产建设:
1.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落实生活待遇。
2.开展人工孵化鱼苗科学试验。
3.修建一栋计20间的猪舍。
4.建好22瓩的电动机埠,改造好西湖。
5.搞好沧浪河500亩放养水面的栏塞。
6.开挖好农田的排灌渠。
7.平整土地,栽好50至100亩无核蜜橘。
8.抓好加工机械化和部分耕作、运输机械设备。
本规划每年修订一次。
黄春江从《规划图》上收回目光,站在愚公垸大堤堤面,举目四顾,公路、水渠、鱼池、农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他端详手中的《规划图》比照,对自己的建村方略正在逐步实施,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接着,黄春江审视《各项工作规划》。
一 加强党的建设
经常地组织党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不断提高党员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不断接收新鲜血液,壮大党的组织。力争在1970年以前建立党的总支委员会,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深入持久地批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从1965年起,逐步做到每个党员每年参加劳动三百天以上。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逐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资产阶级法权创造条件。
二 深入开展以学习理论为中心的宣传文化活动
1.办好政治夜校。精通马、恩、列和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反复学习《红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从1965年起逐步在夜校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中举办《辩证唯物论》讲座、《政治经济学》讲座。组织一支坚强的理论辅导队伍。
2.办好“三会”。大队逢十日举行理论报告会,联系实际谈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心得和体会;逢二十日举行诗歌会(学唱现代京剧、现代汉剧,唱渔歌和其他革命歌曲,赛诗);逢三十日举行故事会。“三会”在生产队、作业组层层举行,层层选优。
3.办好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用各种曲艺和演唱形式歌颂本地和外地工农兵英雄人物,扩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
4.办好墙报、黑板报、电视和有线广播。
5.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6.举办养鱼、养猪、农业、园艺技术学习班,逐步地使社员掌握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
7.办好阶级教育展览室。
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灌输大量工农兵英雄业绩,真正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渔村思想文化阵地,达到转变全体社员和干部思想的目的。
三 搞好教育革命
坚持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建立学渔、学农基地,把教育、科研、生产结合起来。培养有文化科学知识,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式渔民。从1965年起办幼儿园,巩固小学班,试办初级渔、畜、农、林科技班。试办高级渔、畜、农、林科技班。
四 抓好卫生工作
坚持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坚持以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方针。大力发展中草药。1965年起修建卫生院,设置病床十张,做到中小病不出大队。1966年打好四口机井,修建自来水塔,全体社员一律饮无害水。1967年,每户一个沼气池,全部实现沼气做饭、发电,做到粪池无害化。人畜粪便,严格管理,一律密封。
从1965年起,两年内填平全大队八个坑洼,疏通三大渠道,彻底消灭钉螺,根治血吸虫病。消灭四害,讲究卫生,移风易俗,减少疾病。1968年办好敬老院。大力提倡晚婚、搞好计划生育宣传,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以内。
五 大力发展渔业
坚持“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
1.育好鱼苗、鱼种,从1966年开始推广“一年苗、二年种、三年鱼”“大种、大水、大肥夺高产”的先进经验,培育每尾一斤的老口鱼种。
2.实行科学养鱼,逐步实现千亩以上大水面每亩出水鲜鱼500斤,丰产试验水面1000斤的指标。坚持高产多收,多养多收的方针。从1965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沧浪河内建好栏塞,扩大水面500至1000亩。
3.天然捕捞在现有产量基础上,通过实现机械化的途径,大量减少劳力,保证不减产,力争逐年增加。
六 发展畜牧业
大养特养生猪,从1965年起到1969年实现1000头猪场。给每头猪划拨一分旱粮饲料基地,利用沟渠搭棚大种南瓜。解决精饲料的同时,大力扩种水生饲料。从1967年起办好一个存栏1000只的鸡场。办好鹅场和牛场。
七 建设新园林
在现有百亩用材林、经济林、青年林的基础上,从1965年起,营造无核橘、油桐、水杉共120亩。逐步达到总数8万株。争取1970年用材自给有余。在造林中既讲究经济和实用价值,又注意观赏价值,还适当营造一些风景林。
八 发展种植业
扩大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地力,增施有机肥和化肥,改良土壤,实现灌溉自流化,逐步实现粮食亩产1800斤,棉花150斤的指标。
实行粮林间作,消灭空平隙地,利用沟渠空间,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
扩种水生作物,代替精料养猪,解决猪、鱼跟人争地、争粮的矛盾。实现棉花自给。力争逐步实现一半人口粮食自给。
九 抓好机械化
1965年起两年内实现排灌机械化和碾米、粉碎、打浆等各种加工机械化。1966年起到1970年逐步购置脱粒机、插秧机、蒲滚船、机动喷雾器、高扬程水泵、大小拖拉机、船尾机、中小型柴油机、电动机、潜水泵、汽车等各种机械,实现耕作运输、捕捞机械化。
十 基本建设均衡推进
每年制订一次基本建设投资、投工规划。首先抓好对全局和对生产有推动作用的基本建设项目:
1.建好稳产高产农田。1965年修建800米长的排水渠和进水渠各一条,保证农田旱涝丰收。大搞平整土地,要求稳产高产。
2.扩建整修鱼池。1966年改造西湖,筑堤1000米,土方3万方,投工1万个。每年除整修现有育苗池外,适当扩建寄养池,到1970年达到占养鱼水面30%,即450亩育苗池和寄养池。
3.修建猪栏,密封粪池。1965年起,修建猪栏20间,480平方米。同时,修建密封粪池和沼气池。猪栏建筑科学化,要求无臭气,无蚊蝇,冬暖、夏凉,六月腊月都长猪。到1969年完成120间计2640平方米,密封粪池1000立方米,实现1000头猪场。
4.其他几项建设。1965年修建22瓩电动机埠一座,与鱼池、农田连接,做到既能灌,又能排。1966年修建粉厂一座,利用粉渣、粉水喂猪。1966年修建水井3口,同时修建水塔,做到饮无害水、自来水。1967年修建养牛场房一栋。1969年修建养鸡场房一栋。
5.居民点。1966年起到1972年建设好集中的、城市型的居民点,计房舍12000平方米。在居民点中央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既方便群众的政治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又有利于节省劳力和除害灭病,讲究卫生。
十一 改进分配关系
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基础上,为了逐步地消除资产阶级法权,不断地在分配中增加共产主义因素。从1965年起,逐步地实现医药、上学、粮食、油、盐、蔬菜、理发、缝补全部供给制。即:到1970年用占社员分配部分(平均每人纯收入130——150元)的50%实行供给,其余50%按劳分配。这种制度,在广大干部、社员普遍提高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实行。在按劳分配和供给分配各半的情况下,如广大社员继续要求增加供给部分的比重,就逐年稳步地推进。总之,根据那时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慎重的决定供给部分比重增加的速度。逐步地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从1966年起,逐步办好托儿所、缝补组。办好农忙食堂——常年食堂。公共食堂的伙食标准,要求干、鲜蔬菜四季常有,每月吃荤21次,超过现在社员较高的生活水平。坚持自由参加,坚持粮食定量。
十二
立足长远,狠抓当前
1965年至1967年冬春,必须抓好如下八项生产建设:
1.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落实生活待遇。
2.开展人工孵化鱼苗科学试验。
3.修建一栋计20间的猪舍。
4.建好22瓩的电动机埠,改造好西湖。
5.搞好沧浪河500亩放养水面的栏塞。
6.开挖好农田的排灌渠。
7.平整土地,栽好50至100亩无核蜜橘。
8.抓好加工机械化和部分耕作、运输机械设备。
本规划每年修订一次。
黄春江从《规划图》上收回目光,站在愚公垸大堤堤面,举目四顾,公路、水渠、鱼池、农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他端详手中的《规划图》比照,对自己的建村方略正在逐步实施,内心感到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