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龙战于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战
  李九成,年过四十,比孔有德大十岁,长得又高又瘦,不过双臂的力气却大的惊人,在面目上,一双细小的三角眼配上鹰钩鼻子似乎有些不类汉人。
  按说以李九成这样的身材、气力,应该是手持长枪、巨斧等重型武器冲锋陷阵才是,再差也是一根铁鞭,不过在孔有德的手下,他却是以“善射”闻名。
  他这个“善射”有两个含义,以前他刚刚从矿徒转到毛文龙的手下时加入了弓箭手,先是一石的强弓,接着是一石半,最后稳定在两石,也就是说两臂加起来有两百余斤的气力。
  等毛文龙的部队开始流行火器时,李九成也慢慢喜欢上了火铳,渐渐地又成了毛文龙麾下最有名的“神射手”,史载他能用鸟铳或佛朗机铳“百发百中”。
  在这个时代,用明军的没有膛线的鸟铳或佛朗机铳百发百中,这份天分可不是盖得。
  再者,在明军里能以“善射”之姿赢得“骁勇”的名声更是难得,偏偏李九成做到了。
  他手下原本有三百骑,都是善使鸟铳和三眼铳的家伙,三眼铳使完之后论起来当做重武器使用也是勇不可当的存在。
  占据登州后,叛军俘获了孙元化、张焘精心打造的三百炮兵、一千火铳兵,全部划到了李九成的名下,旅顺的毛承禄、广鹿岛的陈有时叛逃过来时,两军里面的火铳手也全部拨到了他的名下。
  如今李九成手下有三百精骑、两千鸟铳手、一千长枪兵,可以说是孔有德手下最为精悍的部队。
  鸟铳部队成了最精锐的部队,李九成除了悍不畏死之外,对火铳兵的操练也是颇有心得,自从拥有了一支多达两千人的火铳兵后,什么“三段击、五段击”之类的他自然玩儿的精熟。
  更加难得的是,他竟然无师自通地开创了以火铳兵居中,四角辅以几百长枪兵的野外“攻防一体”的阵型,这个阵型在欧洲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西班牙大方阵。
  这三千人与三百辽东精骑配合起来几乎无往而不胜。
  前一次他攻打东墙的牟文绶部时,眼看就要击破敌方步军大阵,不过此时后阵的祖宽一千精骑却坏了他的好事。
  最终,他功亏一篑,不过在李九成版的“西班牙大方阵”的防护下,除了三百骑死伤惨重外,步军却大多安然无恙地地撤到了城中。
  孔有德手下原本有八百骑,祸乱山东一带后又俘获了大量的战马,不过李九成手下却一直保持着三百骑,此次死伤惨重后孔有德并没有给他将骑兵补充完毕。
  孔有德自然有自己的算盘。
  另一名骁将陈有时虽然是镇守广鹿岛的的水师副将,不过却是擅长骑射之人,他从广鹿岛带来了三千多人,其中便有五百骑兵!
  与李九成“与时俱进”不同,陈有时却是一个妥妥的“人形高达”。
  他身材中等,不过却异常强壮,一杆十五斤重的马槊、一石半的硬弓在东江镇里也是少有的。
  以往他在海战时,由于火炮缺乏,双方除了跳帮作战,更多的则是在船上以火铳、弓箭对射,与李九成一样,陈有时的重箭几乎箭无虚发,一时被毛文龙称为“行走的碗口铳”。
  骑战他更是喜欢,出站时他往往左臂挂着旁靠(小盾牌),拎着铁鞭,右臂夹着马槊,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手下几乎没有一合之将。
  在此时能匹配“万夫不当之勇”的人不多,首先得有一定的地位,让别人知道你的名字,然后才是个人的武勇。
  明军里,吴三桂肯定算了一个,他以区区十八骑就敢冲入满奴的大阵救回自己的父亲,当得上这个称号。
  曹文诏也算一个。
  东江镇里,在孔有德之前,当得上这个称号的人很多,否则他们不敢以区区几千人、几百人就能深入到辽阳、沈阳这么远的地方,随时面临几千、几万建奴骑兵、步军的打击。
  李九成、陈有时都称得上,还是东江镇里面排得上号的。
  加入叛军队伍后,熟悉陈有时的孔有德干脆就让他“主骑”,陈有时的手下有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不过这次围困登州,关宁军出动了五千骑兵,东、西、南三面都有一千多骑。
  陈有时当时攻打西墙,一开始也打得陈洪范、刘泽清溃不成军,不过最后却被后阵戴罪立功的吴襄骑兵,实际上是吴三桂统领的八百骑挡住了,最后两千骑丢掉了近五百骑才安然退回城中。
  孔有德这次决定将最为勇悍的李九成、陈有时全部派出去,已经补充完毕的李九成的三千步军、陈有时的两千骑兵全部出动。
  五千步骑,猛攻敌方中军、监军高起潜、巡抚朱大典所在的南墙!
  历史上,由于没有海上尼堪这股大军的“压迫”,孔有德并没有像这样孤注一掷,而是每日与明军进行车轮战,最后在军卒锐减、粮草殆尽的情形下才从水门突出去。
  不过,他对面的高起潜还不是几年后监军关宁军的那个智商、胆气均不在线的“死太监”,而是忠勇俱佳,深得皇上信任之人,而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一直以来都是以贪酷、忠勇并称的人物。
  在李九成、陈有时先后攻打东、西两墙后,他们俩也意识到了接下来叛军可能会攻打南墙。
  作为中军所在,南墙这边几乎有一万五千精锐,中军大营里有五千人,牢牢地护着高、朱两人,大营前面,也就是靠近南墙的地方,邓玘、刘良佐各五千人一前一后布置着。
  此时刘良佐的名声还不像他在十几年后那么大,而在围困登州的所有步军里面,邓玘的五千白杆兵至少在账面上是首屈一指的,故此,朱大典用他来护卫中军的前哨。
  就算邓玘不支,他后面还有副将刘良佐的五千人,就算刘良佐也不支,后面还有新任山海关总兵金国奇的两千骑!
  何况,中军大营里还有总兵杨国柱的五千人。
  “砰!”
  登州南门的长两丈、宽一丈、重达千斤、用硬木包铁制成的吊桥放下来了,吊桥重重地砸在由于多日没有下雨、积累了大量灰尘的地面上,激起了大团的烟尘。
  李九成全副披挂带着他最不怕死的三百人一马当先越过了吊桥。
  这三百人中,有两百火铳手、一百长枪手,他的计划是,让两百火铳手掩护,一百长枪手猛攻土墙,占领这一段土墙后再与明军在野外展开大战!
  与他想象的差不多,守护这一段土墙的明军也是悍不畏死,宁死不退,不过在李九成火铳“三段击”的打击之下,他那一百长枪手在还是越过了墙头。
  占领这一段土墙后,李九成便让五百火铳手依托土墙进行掩护,剩余的火铳手以及长枪手很快便来到了墙外!
  最终,他的三千人马只是在突破土墙时略有损伤,等后面的陈有时两千骑越过了土墙,李九成版的“西班牙”大方阵已经在墙外成型了。
  不过明军也不是吃素的,邓玘的五千白杆兵几乎倾巢而出,他让副将王洪率领三千人处在最前面,自己带着两千人在后面压阵。
  其实刚才如果金国奇的骑兵拼死突击的话,李九成是没有机会从容布阵的,而邓玘的长枪兵在火铳的压制下也不敢近身,最终便宜了李九成。
  不过,李九成今日却隐隐有些不安。
  前几日他攻打东墙时,花了半日才突破土墙,又在野外与明军大战半日才退回城中,今日这段土墙的明军抵抗虽然激烈,不过放置的人数却不多。
  难道他们打的注意就是将自己这五千人马放进来一网打尽?
  “哼!”
  想到这里,李九成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冷笑,作为久在明军队伍里历练的他来说,对于各支明军的战力还是了解的。
  对于他来说,经历过镇压奢安之乱的牟文绶东墙人马最为精壮,邓玘的白杆兵次之,余者皆不足虑。
  而在前几日,有着前营牟朝阳、中营邓九韶、右营牟世孝、后营田宗周、左营杜先春五个小营,涵盖了长枪、刀盾、长刀、弓箭、火铳不同小阵、配合有序、阵型森严的牟文绶七千人在自己三千人的冲击下不到半日便击破了。
  而邓玘的白杆兵虽然精壮,不过没有远程武器的配合,单纯以长枪兵就想将自己这三千人击破?
  何况自己后面还有陈有时的两千精骑!
  他此时最担心的便是东西两墙附近的祖宽、吴三桂骑兵过来夹击自己,不过此时登州东西两门也打开了,毛承禄、耿忠明也各自带着三千人杀出去了。
  但那都是幌子,为的就是掩护自己这一支精锐!
  随着东西两墙那边喊杀声传来,李九成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他此时带着一百骑处在大阵最后面,大阵是由他的独子李应元在指挥,骑在马上,李九成拿起了一个单筒望远镜——那是从孙元化手下的葡萄牙雇佣兵那里得来的。
  嗯,邓玘的后面还有约莫三千步军,两千骑兵,步军打的是刘良佐的旗号,骑兵打的是金国奇的旗号。
  刘良佐?李九成的眼里闪过一丝轻蔑,此人虽也是边军出身,不过却名不见经传,估计也是寻常明军。
  五千对大约一万,还是自己这边人数处于劣势,不过李九成却很有信心。
  成败在此一举!
  随着李九成身边卫士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声,中间是一个大火铳方阵、四角布置着长枪手的可攻可守的“怪阵”的李应元大阵开动了!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