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默契
西梁皇帝的眼神渐渐变得犀利,想将年玉看得更清楚些,可越是如此,仿佛越是看不透眼前这个女子。
年玉对上西梁皇帝的眼,没有避讳,“皇上身为帝王,理应比年玉更加懂得民心的重要,君是船,民则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独孤皇后的死,皇上虽是封锁了消息,可这世上没有透风的墙,独孤家打着为独孤皇后讨公道的说法,起兵攻来,虽是他们造反,可独孤皇后的死,皇上给不出一个说法,到头来,这战争带来的流血牺牲,百姓难免会将这罪怪在皇上头上,可若皇上能为了百姓牺牲一些城池,保了百姓的利益,百姓终究还是会记住的,民心所向,关键时候,亦能推动胜局。”
西梁皇帝听着,看年玉的眼神,越发的专注,“关键的时候?什么时候是关键的时候?”
“子冉能领兵出征之时!”年玉开口,言下之意,就算是将一些城池拱手相让,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西梁皇帝心里了然,如今,这西梁能和独孤家对抗的人,只有燕玺!
但燕玺的身体……所以他们必须等,可是……
“皇上无需担心,有些城池可以拱手相让,但有些却不能!”年玉自是明白西梁皇帝心中的顾虑,更是知道如何将战局抓在自己的手中。
许是年玉说这话时,那眼中的信念太过强烈,西梁皇帝看着,竟仿佛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战场的画面,正是微愣之时,年玉的声音,继续传来……
“皇上,子冉如今不能带兵,年玉愿请旨带兵!”
年玉的话骤然拉回西梁皇帝的神思,明了她的意图,几乎是下意识的,那帝王的脸色更加沉了下去,“不行,你如何能上战场?方才朕已经说得很清楚,你怀有身孕……”
“没有谁比我更在意肚中的胎儿,皇上,年玉请旨带兵,并非是上战场!”年玉眸中浅浅淡淡的微光,似乎许多东西都成竹在胸。
前世,西梁的内乱持续了好些年,直到太子燕玺的出现,在关山一战之后,颠覆了先前的局势,才逐渐平息的那场内乱,这一世,有些东西不一样了,这些时日,有一个声音在她的脑中越发清晰。
西梁就算是内乱起,她也不愿他们一直深陷内乱,而她,或是可以做些什么……
西梁皇帝皱眉,眼中依旧是驱散不开的疑惑。
“带兵,亦并非是必须上战场,战场于我,太过熟悉……”年玉说着,目光转向一旁的地图。
她以为这一世,自己没有沾染战争的东西,前世,她会的那些排兵布阵,战场谋略便会渐渐陌生,可在看到这一副地图之后,仅是从南隐那里听来一些前线的战局消息,她的脑中便能迅速的拼凑会许多应对策略,原来许多东西就算是隔了一世,一闭上眼,也依旧清晰,仿佛已经刻入血肉。
她看着那地图的样子,西梁皇帝看在眼里,更是恍惚。
“你……”
战场于她,太过熟悉?
西梁皇帝越发多的疑问,想问出口,可开口之时,视线里,那女子的眼又便得清明。
突然,女子转身,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又拿了几个棋子在手上,随着她视线扫过的地方,那些棋子利落的分布在那地图之上,好似有魔力一般,他的注意力随着她的举动,女子的声音继续响起……
“皇上请看,这是如今的战局,而如果接下来……”年玉看了一眼西梁皇帝,见他认真听着,随后,所有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面前的地图上,她知道,要向西梁皇帝请命参与其中,并非是几句话就可以让他同意,她要做的是让这西梁皇帝放心将许多东西交给她。
茶室里,只剩下年玉的声音,西梁皇帝听着,没有打断她,起初,帝王眼中将信将疑,渐渐的,那帝王随着年玉的话,或应声,或点头,到最后,那锐利的眸中竟是有兴奋浮现。
他没想到,这年玉的脑子里竟是藏了这样的才能,战场,局势,那在地图前左右战局,指点江山的模样,渐渐的在西梁皇帝的眼里,竟是模糊了性别,仿若一个正坐在战马之上,统帅着千军万马的将军。
西梁皇帝临出了茶室之前,剩下的,只有兴奋与安心。
送走了西梁皇帝,年玉便折返回了演武场。
一进门,楚倾手中利箭正离了弓弦,年玉的视线顺着那利箭而去,箭擦过箭靶边缘,如之前那所有的箭一样,散落在地上。
年玉心中一怔,几乎是下意识看向楚倾,那神色间的急切,年玉看着,心中一抹抽痛。
“子冉……”年玉唤出口时,亦是大步上前。
听到年玉的声音,楚倾皱眉,看向年玉之时,第一反应便是不愿让她看到自己的狼狈,仅是一瞬,敛去了方才的落寞,丢开手中的弓,大步迎着年玉走来。
“你怎么来这里了?”楚倾的目光一直在年玉的身上,如往常一般,自然而然的握住年玉的手,可二人的手相触的一刹,那大掌之中的汗以及身体隐隐的颤抖,一丝不落的被年玉感受到,当下,年玉的心中一动,好似被一只大手揪着。
“我听说你过来了,便来看看,饿了吗?我方才让下人准备了一些新的点心,咱们过去尝尝。”年玉望着楚倾,抬手替他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却绝口不提他练箭之事,亦好似方才没有瞧见他的失望与落寞。
似乎极有默契,楚倾点头,握着年玉的手更紧了些,二人一道出了演武场,这一日,他们决口不提独孤家的谋反,却二人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心事。
楚倾想着在演武场的狼狈,心里落寞不散,也是急切,他恨不得自己的伤一日便痊愈,他更是恨不得早些带兵,平息了独孤家的叛乱,可终究此刻,他感受得最清晰的,便是箭离弓时的无力感。
“玉儿,我让人送你回北齐……”夜里,楚倾坐在床沿,看着铜镜前刚卸下了朱钗的年玉,那镜子里映照出来的倩影让人沉醉。
年玉对上西梁皇帝的眼,没有避讳,“皇上身为帝王,理应比年玉更加懂得民心的重要,君是船,民则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独孤皇后的死,皇上虽是封锁了消息,可这世上没有透风的墙,独孤家打着为独孤皇后讨公道的说法,起兵攻来,虽是他们造反,可独孤皇后的死,皇上给不出一个说法,到头来,这战争带来的流血牺牲,百姓难免会将这罪怪在皇上头上,可若皇上能为了百姓牺牲一些城池,保了百姓的利益,百姓终究还是会记住的,民心所向,关键时候,亦能推动胜局。”
西梁皇帝听着,看年玉的眼神,越发的专注,“关键的时候?什么时候是关键的时候?”
“子冉能领兵出征之时!”年玉开口,言下之意,就算是将一些城池拱手相让,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西梁皇帝心里了然,如今,这西梁能和独孤家对抗的人,只有燕玺!
但燕玺的身体……所以他们必须等,可是……
“皇上无需担心,有些城池可以拱手相让,但有些却不能!”年玉自是明白西梁皇帝心中的顾虑,更是知道如何将战局抓在自己的手中。
许是年玉说这话时,那眼中的信念太过强烈,西梁皇帝看着,竟仿佛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战场的画面,正是微愣之时,年玉的声音,继续传来……
“皇上,子冉如今不能带兵,年玉愿请旨带兵!”
年玉的话骤然拉回西梁皇帝的神思,明了她的意图,几乎是下意识的,那帝王的脸色更加沉了下去,“不行,你如何能上战场?方才朕已经说得很清楚,你怀有身孕……”
“没有谁比我更在意肚中的胎儿,皇上,年玉请旨带兵,并非是上战场!”年玉眸中浅浅淡淡的微光,似乎许多东西都成竹在胸。
前世,西梁的内乱持续了好些年,直到太子燕玺的出现,在关山一战之后,颠覆了先前的局势,才逐渐平息的那场内乱,这一世,有些东西不一样了,这些时日,有一个声音在她的脑中越发清晰。
西梁就算是内乱起,她也不愿他们一直深陷内乱,而她,或是可以做些什么……
西梁皇帝皱眉,眼中依旧是驱散不开的疑惑。
“带兵,亦并非是必须上战场,战场于我,太过熟悉……”年玉说着,目光转向一旁的地图。
她以为这一世,自己没有沾染战争的东西,前世,她会的那些排兵布阵,战场谋略便会渐渐陌生,可在看到这一副地图之后,仅是从南隐那里听来一些前线的战局消息,她的脑中便能迅速的拼凑会许多应对策略,原来许多东西就算是隔了一世,一闭上眼,也依旧清晰,仿佛已经刻入血肉。
她看着那地图的样子,西梁皇帝看在眼里,更是恍惚。
“你……”
战场于她,太过熟悉?
西梁皇帝越发多的疑问,想问出口,可开口之时,视线里,那女子的眼又便得清明。
突然,女子转身,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又拿了几个棋子在手上,随着她视线扫过的地方,那些棋子利落的分布在那地图之上,好似有魔力一般,他的注意力随着她的举动,女子的声音继续响起……
“皇上请看,这是如今的战局,而如果接下来……”年玉看了一眼西梁皇帝,见他认真听着,随后,所有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面前的地图上,她知道,要向西梁皇帝请命参与其中,并非是几句话就可以让他同意,她要做的是让这西梁皇帝放心将许多东西交给她。
茶室里,只剩下年玉的声音,西梁皇帝听着,没有打断她,起初,帝王眼中将信将疑,渐渐的,那帝王随着年玉的话,或应声,或点头,到最后,那锐利的眸中竟是有兴奋浮现。
他没想到,这年玉的脑子里竟是藏了这样的才能,战场,局势,那在地图前左右战局,指点江山的模样,渐渐的在西梁皇帝的眼里,竟是模糊了性别,仿若一个正坐在战马之上,统帅着千军万马的将军。
西梁皇帝临出了茶室之前,剩下的,只有兴奋与安心。
送走了西梁皇帝,年玉便折返回了演武场。
一进门,楚倾手中利箭正离了弓弦,年玉的视线顺着那利箭而去,箭擦过箭靶边缘,如之前那所有的箭一样,散落在地上。
年玉心中一怔,几乎是下意识看向楚倾,那神色间的急切,年玉看着,心中一抹抽痛。
“子冉……”年玉唤出口时,亦是大步上前。
听到年玉的声音,楚倾皱眉,看向年玉之时,第一反应便是不愿让她看到自己的狼狈,仅是一瞬,敛去了方才的落寞,丢开手中的弓,大步迎着年玉走来。
“你怎么来这里了?”楚倾的目光一直在年玉的身上,如往常一般,自然而然的握住年玉的手,可二人的手相触的一刹,那大掌之中的汗以及身体隐隐的颤抖,一丝不落的被年玉感受到,当下,年玉的心中一动,好似被一只大手揪着。
“我听说你过来了,便来看看,饿了吗?我方才让下人准备了一些新的点心,咱们过去尝尝。”年玉望着楚倾,抬手替他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却绝口不提他练箭之事,亦好似方才没有瞧见他的失望与落寞。
似乎极有默契,楚倾点头,握着年玉的手更紧了些,二人一道出了演武场,这一日,他们决口不提独孤家的谋反,却二人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心事。
楚倾想着在演武场的狼狈,心里落寞不散,也是急切,他恨不得自己的伤一日便痊愈,他更是恨不得早些带兵,平息了独孤家的叛乱,可终究此刻,他感受得最清晰的,便是箭离弓时的无力感。
“玉儿,我让人送你回北齐……”夜里,楚倾坐在床沿,看着铜镜前刚卸下了朱钗的年玉,那镜子里映照出来的倩影让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