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孟世子见得闳洺走了,才与温宥娘道:“帝王之术,非高位者不可解。夫人何必让自己受累。”
帝王之术非一般人看得透,就太子乃天下至尊之下万人之上也无解,更因此而丧了命。更遑论别人不曾站于高位过。温宥娘便是再聪慧,然也不定明白。
温宥娘却是道:“帝王之术,本就是练出来的。又有谁只靠教导?我只需教得他明辨是非,知晓天地之道就足矣。其余,尚看他自己的悟性。”
孟世子叹气,“当今年幼之时,史书所记,何不明辨是非,然如今也连杀二子。聪明一世,却糊涂在一时。”
温宥娘摇头道:“他非糊涂一时,只不过一直都想要打压世家,巩固皇权罢了。只是他忘了,这天下本就当与士子共治。否则只他一人,立不足三寸,横不过几尺,如何治理这万千人的天下?”
不过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巴巴的想着号令天下无一不从的那份野望。只当天下所有人都为他奴仆,甘为他驱使,不得违逆。更不甘心有人分权,只直视为他效力者为猪狗。
“我不懂帝王之术,然也愿尽力教导于他,造福这天下。”温宥娘缓缓道。
帝王之术她不明白,然而她却明白如何让人更好的活下去。只将此教导于阿蔓,许会有机会教导出一代明君。何况他日,阿蔓身边必然不会只有她在。她不明白的,自然会有人教导于他。
孟世子正想驳温宥娘这话,却见得孟迅进了院子,就改口道:“可是有何事?”
孟迅与孟世子道:“京中有消息送出,乃我等离京后几日的。”
孟世子接过竹筒,抽出里面的绢,见得上面所书,只递给了温宥娘。
温宥娘接过一看,却是动了动眉头,然后让孟迅下去了,“孟大哥这几日劳累,还请先下去歇一日了。”
孟世子便跟温宥娘道:“温尚书在想甚?”
传递消息来的是温府里的娇姨娘,说是温长慧闹着要入四皇子府,然被温尚书关了起来。
温宥娘想起娇姨娘曾经告知自己的一件事,在温老夫人将淑妃宫中的嬷嬷送回去后,却是又有人送了一个嬷嬷进府。只那嬷嬷乃是十多年前就从宫中放出来的,且又不与温老夫人争夺内院权利,因此方才被留下来。
此时看来,四皇子与温长慧的关系,却是一直都没有断过了。
温宥娘扯着嘴角道:“这天下权势,可真有这般诱人?便是去做妾,也甘愿?”
孟世子半眯着眼道:“当年我阿姐是不愿意进东宫的。”就是当太子妃自家姐姐都不愿意,这宁愿去当皇子妾的在想甚,就更让人想不明白了。
温宥娘想到了原著里温长慧最后的结局,又见如今温老爷子的态度,就道:“至少一两年内,温老爷子是不会让温长慧进四皇子府的。”
太子妃与皇后做得太绝,已经将当今逼到了昏君的位置上。温老爷子两朝为官,最是谨慎不过的人。在这天下未真正平静下来,四皇子没安安稳稳坐上太子之位,温长慧就别想着进四皇子府。
至于一两年后,该造反的早就造完了,彼时要大隆江山未被颠覆,温家老爷许还是愿意让自己孙女去赌一把的。
温宥娘叹气道:“即便我们两边隔着各自的母仇,当初我亦提醒过她,只是看样子她不曾听进耳里去。”
皇子也好,皇帝也罢,他们的女人又哪是好当的。不管温长慧冲着的是真爱,还是对权势的渴慕,温宥娘都觉得她选错了。
孟世子对温长慧并无了解,只知她是仇氏之女,就哼声道:“有其母必有其女。你还当她是甚好人不成?”
温宥娘摇头,“她如何我管不着,只温长倬当离京了。”
温长倬当初跟着六老太爷离京,一直到一年前为了参加秀才试才回京,现在京中局势不稳,温长慧要作死的去当别人的妾她管不着,然而却不能让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弟弟被连累了。
孟世子也喜欢温长倬这孩子,就道:“我明日就让孟大哥回京一趟,寻机将人接出来。”
温宥娘点头,“长倬比余卿还要聪慧两分,且被父亲教导得极好,温氏一族以后有他,必然不愁前程。如今温氏晚辈中只得他与余卿二人可用。半点损失不得。”
那是自己的娘家,温宥娘不可能不顾,且也有意让温长倬到身边来,与阿蔓相处,也要为温氏筹谋更大的政治资本。
而孟氏,因是世家,就算阿蔓登上了帝位,恐日后难免将与当权世家对立起来。孟氏有拥立之功,然而却需得隐退,避开与帝王有可能产生的矛盾。
孟迅走后两日,公子珣却亲自来了温宥娘的院子,带着拜师礼,要阿蔓拜温宥娘为师。
温宥娘有些莫不透公子珣的想法,虽先前说过愿全力以赴的话来,却还是与他直言劝道:“公子当在大势已定后为小公子寻得名师,而不是让我一介女子占了这师徒名分。”
公子珣只笑了笑,温言道:“我说过,除你之外,我不信别人。”
“可我有何处值得公子高看?”温宥娘不解。
公子珣的声音十分温润好听,对着温宥娘说话甚至带着对旁的人没有的温和,“因你乃真君子。”
“真君子?”听得这话温宥娘嘴角一抽,觉得好笑道,“公子这是在说笑?”
“仇氏与你有杀母之仇,然你却从未牵连她所出子女,此莫非君子所为?温府长倬乃庶出,她母亲甘愿依附于你,你便一直以亲弟待之,为之筹谋。此一诺而似千金,莫非君子乎?你依约嫁与孟世子,就愿为孟世子作势,此非君子之德?”公子珣问道。
温宥娘对着这一连串的夸奖,还真的没……
公子珣又道:“我自幼看着你长大,知你甚深。我年月无多,虽是冲着这江山下了山,却是更想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可托付之人。这天下,能让我甘愿托付的,恐只有你了。”
温宥娘却是想到一人,回道:“公子还可以交付与一人。严如霜在京郊一带纵横多年,严氏当是站在公子这一边的。”
要严如霜不是他的人,他如何在京郊外的山中呆了这么多年而不被四处剿匪的严如霜逮出来。
那毕竟是几百男丁的黑户,不是几人那般简单。严如霜活跃于京郊一带,要与公子珣没有干系,就不会将之隐瞒下来。
公子珣就坦诚道:“严如霜乃阿蔓舅舅。”
温宥娘端着茶杯的手停了下来,“传言当年严如霜有一幼弟被山匪所害,故愿自贱为捕快,意绞尽山匪。”结果倒不过是个借口,原来是为了替人看山。
“他也不过一片爱妹之心,不愿他阿妹与我出事。只终可惜,我害了他阿妹。”说到此,公子珣神色颇为痛苦。
温宥娘心想难不成又是一盆狗血,也直接问了出来,“怎害的?”难不成是把人抢进山里去强制爱了?
公子珣轻声道:“当年我与她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她怕保不住胎,十月怀胎多坐躺在床,少于行,最后生阿蔓时,却是因此而丧命。”
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要怀胎之时只顾着吃好喝好养胎不运动,就容易将胎儿养得过大,在生产时让母体难产。
此时并无破腹产的做法,要难产了确实只有死路一条。
“此事并非公子之罪。”温宥娘也是生过孩子的人,知道里面更多的成份是尽人事听天命。
只公子珣为此难过,她少不得安慰一句。
公子珣只是摇头,“阿蔓是他外侄,他必然会护着他。可严郎君并非能说动严氏襄助,只一人又有何用。”
温宥娘不这般认为,道:“此番公子带人前来江州,严如霜并未跟随,许是就为了此事回了祖地。公子何不稍等几日,许是严郎君就会上门?”
公子珣道:“只望如此。”
☆、第152章 薛九娘来访
温宥娘在等着各世家回信之时,最先等到的不曾想是薛九。
薛九本是女将,却是带着一百人乔装打扮快速到了江州,直接冲进了温宥娘的府上。
“先三皇子遗孤?”薛九一坐下就朝着温宥娘问道。
温宥娘点头,“当年外子见过先英王世子,虽二十年不得见,那五官眉眼却是一看便知。何况还有严如霜为证,当是错不了的。”
薛九听到严如霜的名声,就道:“与严如霜有何干系?”
温宥娘少不得将严如霜为何在京郊一带纵横剿匪的缘由说了,“哪知小公子会是他外侄?”
薛九比温宥娘不想四皇子上台多了,听得温宥娘手中竟还有这张牌在,心中也有了些底,与温宥娘直言道:“戚家对那位,如今是半点没有情分在的。当年倾力相助,换来这般无情,莫不是还甘愿为他驱使?”
温宥娘哪不知道,当今上位前,对着有用的这几个世家礼遇得很,只到了现在变脸就显得格外无情。
“我只担心妹妹阿母与长辈,如今俱在京中。”温宥娘道。
薛九却是不怕的,道:“我父一直对他忠心,之后便是万般变化,也愿为了他守住这大隆江山,不让南宁入侵,他敢对我薛府做甚么?”
薛九这意思,却是说薛父并无反意,她打算将人困在云州了。
温宥娘见此,就道:“我怕世家里,除了胡氏与戚氏及孟氏,其他的都不会愿意出兵,最多愿意凑一凑这热闹。”
薛九却是自信满满,“只需挡得住北面盛国公手下的铁骑,世家们爱凑热闹也无妨,只要他们愿意大开州门放大军过关就可。”
“到底不好骚扰百姓。”温宥娘道。
薛九笑道:“妹妹做事,姐姐你还不放心?骚扰百姓之事,只我治军之下必不会发生。便是驻扎夜宿,也只不过是在城外,只路过绝不扰民。”
有此保证,温宥娘倒是能有底气说服各路世家了。
薛九将地图展开,指给温宥娘看,“我军自云州,且要路过这几个州来,要借道的县城便有三十多处。我来之前,便已经算过,这三十多县城,有十三个县城只不过路过,另二十县城却是要在城外驻扎。这三十多县城中,县令多为庶族,妹妹只怕那些人忠于当今,闭门顽抗,多造杀生。”
说完薛九又将一卷书拿了出来,“这是那三十多县令的生平。其中世家所出八人,妹妹有把握说服。”瞅着这模样,却是早就开始琢磨反这种事儿一般。
温宥娘拿过展开来仔细看了一遍,虽是快得极快不过一个时辰,却是因早就背熟了氏族志与各地庶族中的大族资料,因此倒是记得十分清楚。
“戚家军此时到了哪一地?”温宥娘放下手中的书卷道。
薛九轻骑来此,一开始必然是与大军一起前往的,不然打云州至江州这么远,就薛九天生胆大,也不会轻易冒险。
薛九见温宥娘有此一问,就道:“果真何事都瞒不过姐姐。妹妹的夫君确带着三万大军过了三关了。”
过了三关,就是彻底出了云州境内了。
戚家这是等不及要动手了,不过是因收到孟氏发出的信,这才有薛九此行。
虽看得出戚家有别的心思,然温宥娘也觉得兵贵神速比较好,毕竟要说服世家出兵,募集到可行的数量,说不得黄花菜都凉了,何况是造反。有戚家做引子,再说借兵之事,就要好说得多了。
“兵贵神速。”温宥娘笑着道。
薛九听到温宥娘这么说,自也笑了起来,都是活了两辈子的人,说话就是爽快。
“那不知何时,妹妹可见一见那位公子?”既然双方已说妥,薛九却是更想亲自见公子珣一回了才妥。
温宥娘自然不会拦着,薛九见了公子珣,许就戚家那点子造反的心就缩回去了,彻底为公子珣所用。
“不如待明日?妹妹你也先休息一日了精神好些,再去见也不迟。”温宥娘道。
实则此时公子珣已睡了过去,不到明日恐不会再醒。对于公子珣的身体状况,温宥娘却是暂时不想说的,只把此事交给公子珣自己决定是说还是不说。
薛九本就是带着人算是八百里加急而来,只区区几日就到了江州,自然困顿,听得温宥娘这般说,又念及那位公子的身份,也觉得先休息一日后再见面是为妥当,便道:“那就劳烦姐姐了。”
温宥娘道:“你我姐妹,何必这般客气。那一百兵士,妹妹也只管放心便是。只这一百人的口食,府上也是养得起的。”
不只薛九带的这一百人,就公子珣所带几百兵士,她这也养了不少时日。
薛九就笑道:“有姐姐在,妹妹又哪有不放心的,不然也不会只身前来了。”
孟世子自是得知薛九前来的,只薛九虽是武将,却也是女子,他不好相见,便等着薛九被安置后才回了院子,与温宥娘道:“薛九这一行倒是快。”
温宥娘就道:“半路收的信,又哪有不快之理。”
孟世子听得温宥娘说的话,惊讶道:“戚家?”
温宥娘道:“恐是得信了就兵动了。”
这就是重生者的好处,只听得大皇子造反,东宫遇难,就能知晓里面到底有多少事,只收到信儿自然就动了。
“那位到底是信薛家几分的,从京城到云州,各路驿站传送军情向来就快,许比我们知晓得还早。”温宥娘道。
帝王之术非一般人看得透,就太子乃天下至尊之下万人之上也无解,更因此而丧了命。更遑论别人不曾站于高位过。温宥娘便是再聪慧,然也不定明白。
温宥娘却是道:“帝王之术,本就是练出来的。又有谁只靠教导?我只需教得他明辨是非,知晓天地之道就足矣。其余,尚看他自己的悟性。”
孟世子叹气,“当今年幼之时,史书所记,何不明辨是非,然如今也连杀二子。聪明一世,却糊涂在一时。”
温宥娘摇头道:“他非糊涂一时,只不过一直都想要打压世家,巩固皇权罢了。只是他忘了,这天下本就当与士子共治。否则只他一人,立不足三寸,横不过几尺,如何治理这万千人的天下?”
不过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巴巴的想着号令天下无一不从的那份野望。只当天下所有人都为他奴仆,甘为他驱使,不得违逆。更不甘心有人分权,只直视为他效力者为猪狗。
“我不懂帝王之术,然也愿尽力教导于他,造福这天下。”温宥娘缓缓道。
帝王之术她不明白,然而她却明白如何让人更好的活下去。只将此教导于阿蔓,许会有机会教导出一代明君。何况他日,阿蔓身边必然不会只有她在。她不明白的,自然会有人教导于他。
孟世子正想驳温宥娘这话,却见得孟迅进了院子,就改口道:“可是有何事?”
孟迅与孟世子道:“京中有消息送出,乃我等离京后几日的。”
孟世子接过竹筒,抽出里面的绢,见得上面所书,只递给了温宥娘。
温宥娘接过一看,却是动了动眉头,然后让孟迅下去了,“孟大哥这几日劳累,还请先下去歇一日了。”
孟世子便跟温宥娘道:“温尚书在想甚?”
传递消息来的是温府里的娇姨娘,说是温长慧闹着要入四皇子府,然被温尚书关了起来。
温宥娘想起娇姨娘曾经告知自己的一件事,在温老夫人将淑妃宫中的嬷嬷送回去后,却是又有人送了一个嬷嬷进府。只那嬷嬷乃是十多年前就从宫中放出来的,且又不与温老夫人争夺内院权利,因此方才被留下来。
此时看来,四皇子与温长慧的关系,却是一直都没有断过了。
温宥娘扯着嘴角道:“这天下权势,可真有这般诱人?便是去做妾,也甘愿?”
孟世子半眯着眼道:“当年我阿姐是不愿意进东宫的。”就是当太子妃自家姐姐都不愿意,这宁愿去当皇子妾的在想甚,就更让人想不明白了。
温宥娘想到了原著里温长慧最后的结局,又见如今温老爷子的态度,就道:“至少一两年内,温老爷子是不会让温长慧进四皇子府的。”
太子妃与皇后做得太绝,已经将当今逼到了昏君的位置上。温老爷子两朝为官,最是谨慎不过的人。在这天下未真正平静下来,四皇子没安安稳稳坐上太子之位,温长慧就别想着进四皇子府。
至于一两年后,该造反的早就造完了,彼时要大隆江山未被颠覆,温家老爷许还是愿意让自己孙女去赌一把的。
温宥娘叹气道:“即便我们两边隔着各自的母仇,当初我亦提醒过她,只是看样子她不曾听进耳里去。”
皇子也好,皇帝也罢,他们的女人又哪是好当的。不管温长慧冲着的是真爱,还是对权势的渴慕,温宥娘都觉得她选错了。
孟世子对温长慧并无了解,只知她是仇氏之女,就哼声道:“有其母必有其女。你还当她是甚好人不成?”
温宥娘摇头,“她如何我管不着,只温长倬当离京了。”
温长倬当初跟着六老太爷离京,一直到一年前为了参加秀才试才回京,现在京中局势不稳,温长慧要作死的去当别人的妾她管不着,然而却不能让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弟弟被连累了。
孟世子也喜欢温长倬这孩子,就道:“我明日就让孟大哥回京一趟,寻机将人接出来。”
温宥娘点头,“长倬比余卿还要聪慧两分,且被父亲教导得极好,温氏一族以后有他,必然不愁前程。如今温氏晚辈中只得他与余卿二人可用。半点损失不得。”
那是自己的娘家,温宥娘不可能不顾,且也有意让温长倬到身边来,与阿蔓相处,也要为温氏筹谋更大的政治资本。
而孟氏,因是世家,就算阿蔓登上了帝位,恐日后难免将与当权世家对立起来。孟氏有拥立之功,然而却需得隐退,避开与帝王有可能产生的矛盾。
孟迅走后两日,公子珣却亲自来了温宥娘的院子,带着拜师礼,要阿蔓拜温宥娘为师。
温宥娘有些莫不透公子珣的想法,虽先前说过愿全力以赴的话来,却还是与他直言劝道:“公子当在大势已定后为小公子寻得名师,而不是让我一介女子占了这师徒名分。”
公子珣只笑了笑,温言道:“我说过,除你之外,我不信别人。”
“可我有何处值得公子高看?”温宥娘不解。
公子珣的声音十分温润好听,对着温宥娘说话甚至带着对旁的人没有的温和,“因你乃真君子。”
“真君子?”听得这话温宥娘嘴角一抽,觉得好笑道,“公子这是在说笑?”
“仇氏与你有杀母之仇,然你却从未牵连她所出子女,此莫非君子所为?温府长倬乃庶出,她母亲甘愿依附于你,你便一直以亲弟待之,为之筹谋。此一诺而似千金,莫非君子乎?你依约嫁与孟世子,就愿为孟世子作势,此非君子之德?”公子珣问道。
温宥娘对着这一连串的夸奖,还真的没……
公子珣又道:“我自幼看着你长大,知你甚深。我年月无多,虽是冲着这江山下了山,却是更想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可托付之人。这天下,能让我甘愿托付的,恐只有你了。”
温宥娘却是想到一人,回道:“公子还可以交付与一人。严如霜在京郊一带纵横多年,严氏当是站在公子这一边的。”
要严如霜不是他的人,他如何在京郊外的山中呆了这么多年而不被四处剿匪的严如霜逮出来。
那毕竟是几百男丁的黑户,不是几人那般简单。严如霜活跃于京郊一带,要与公子珣没有干系,就不会将之隐瞒下来。
公子珣就坦诚道:“严如霜乃阿蔓舅舅。”
温宥娘端着茶杯的手停了下来,“传言当年严如霜有一幼弟被山匪所害,故愿自贱为捕快,意绞尽山匪。”结果倒不过是个借口,原来是为了替人看山。
“他也不过一片爱妹之心,不愿他阿妹与我出事。只终可惜,我害了他阿妹。”说到此,公子珣神色颇为痛苦。
温宥娘心想难不成又是一盆狗血,也直接问了出来,“怎害的?”难不成是把人抢进山里去强制爱了?
公子珣轻声道:“当年我与她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她怕保不住胎,十月怀胎多坐躺在床,少于行,最后生阿蔓时,却是因此而丧命。”
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要怀胎之时只顾着吃好喝好养胎不运动,就容易将胎儿养得过大,在生产时让母体难产。
此时并无破腹产的做法,要难产了确实只有死路一条。
“此事并非公子之罪。”温宥娘也是生过孩子的人,知道里面更多的成份是尽人事听天命。
只公子珣为此难过,她少不得安慰一句。
公子珣只是摇头,“阿蔓是他外侄,他必然会护着他。可严郎君并非能说动严氏襄助,只一人又有何用。”
温宥娘不这般认为,道:“此番公子带人前来江州,严如霜并未跟随,许是就为了此事回了祖地。公子何不稍等几日,许是严郎君就会上门?”
公子珣道:“只望如此。”
☆、第152章 薛九娘来访
温宥娘在等着各世家回信之时,最先等到的不曾想是薛九。
薛九本是女将,却是带着一百人乔装打扮快速到了江州,直接冲进了温宥娘的府上。
“先三皇子遗孤?”薛九一坐下就朝着温宥娘问道。
温宥娘点头,“当年外子见过先英王世子,虽二十年不得见,那五官眉眼却是一看便知。何况还有严如霜为证,当是错不了的。”
薛九听到严如霜的名声,就道:“与严如霜有何干系?”
温宥娘少不得将严如霜为何在京郊一带纵横剿匪的缘由说了,“哪知小公子会是他外侄?”
薛九比温宥娘不想四皇子上台多了,听得温宥娘手中竟还有这张牌在,心中也有了些底,与温宥娘直言道:“戚家对那位,如今是半点没有情分在的。当年倾力相助,换来这般无情,莫不是还甘愿为他驱使?”
温宥娘哪不知道,当今上位前,对着有用的这几个世家礼遇得很,只到了现在变脸就显得格外无情。
“我只担心妹妹阿母与长辈,如今俱在京中。”温宥娘道。
薛九却是不怕的,道:“我父一直对他忠心,之后便是万般变化,也愿为了他守住这大隆江山,不让南宁入侵,他敢对我薛府做甚么?”
薛九这意思,却是说薛父并无反意,她打算将人困在云州了。
温宥娘见此,就道:“我怕世家里,除了胡氏与戚氏及孟氏,其他的都不会愿意出兵,最多愿意凑一凑这热闹。”
薛九却是自信满满,“只需挡得住北面盛国公手下的铁骑,世家们爱凑热闹也无妨,只要他们愿意大开州门放大军过关就可。”
“到底不好骚扰百姓。”温宥娘道。
薛九笑道:“妹妹做事,姐姐你还不放心?骚扰百姓之事,只我治军之下必不会发生。便是驻扎夜宿,也只不过是在城外,只路过绝不扰民。”
有此保证,温宥娘倒是能有底气说服各路世家了。
薛九将地图展开,指给温宥娘看,“我军自云州,且要路过这几个州来,要借道的县城便有三十多处。我来之前,便已经算过,这三十多县城,有十三个县城只不过路过,另二十县城却是要在城外驻扎。这三十多县城中,县令多为庶族,妹妹只怕那些人忠于当今,闭门顽抗,多造杀生。”
说完薛九又将一卷书拿了出来,“这是那三十多县令的生平。其中世家所出八人,妹妹有把握说服。”瞅着这模样,却是早就开始琢磨反这种事儿一般。
温宥娘拿过展开来仔细看了一遍,虽是快得极快不过一个时辰,却是因早就背熟了氏族志与各地庶族中的大族资料,因此倒是记得十分清楚。
“戚家军此时到了哪一地?”温宥娘放下手中的书卷道。
薛九轻骑来此,一开始必然是与大军一起前往的,不然打云州至江州这么远,就薛九天生胆大,也不会轻易冒险。
薛九见温宥娘有此一问,就道:“果真何事都瞒不过姐姐。妹妹的夫君确带着三万大军过了三关了。”
过了三关,就是彻底出了云州境内了。
戚家这是等不及要动手了,不过是因收到孟氏发出的信,这才有薛九此行。
虽看得出戚家有别的心思,然温宥娘也觉得兵贵神速比较好,毕竟要说服世家出兵,募集到可行的数量,说不得黄花菜都凉了,何况是造反。有戚家做引子,再说借兵之事,就要好说得多了。
“兵贵神速。”温宥娘笑着道。
薛九听到温宥娘这么说,自也笑了起来,都是活了两辈子的人,说话就是爽快。
“那不知何时,妹妹可见一见那位公子?”既然双方已说妥,薛九却是更想亲自见公子珣一回了才妥。
温宥娘自然不会拦着,薛九见了公子珣,许就戚家那点子造反的心就缩回去了,彻底为公子珣所用。
“不如待明日?妹妹你也先休息一日了精神好些,再去见也不迟。”温宥娘道。
实则此时公子珣已睡了过去,不到明日恐不会再醒。对于公子珣的身体状况,温宥娘却是暂时不想说的,只把此事交给公子珣自己决定是说还是不说。
薛九本就是带着人算是八百里加急而来,只区区几日就到了江州,自然困顿,听得温宥娘这般说,又念及那位公子的身份,也觉得先休息一日后再见面是为妥当,便道:“那就劳烦姐姐了。”
温宥娘道:“你我姐妹,何必这般客气。那一百兵士,妹妹也只管放心便是。只这一百人的口食,府上也是养得起的。”
不只薛九带的这一百人,就公子珣所带几百兵士,她这也养了不少时日。
薛九就笑道:“有姐姐在,妹妹又哪有不放心的,不然也不会只身前来了。”
孟世子自是得知薛九前来的,只薛九虽是武将,却也是女子,他不好相见,便等着薛九被安置后才回了院子,与温宥娘道:“薛九这一行倒是快。”
温宥娘就道:“半路收的信,又哪有不快之理。”
孟世子听得温宥娘说的话,惊讶道:“戚家?”
温宥娘道:“恐是得信了就兵动了。”
这就是重生者的好处,只听得大皇子造反,东宫遇难,就能知晓里面到底有多少事,只收到信儿自然就动了。
“那位到底是信薛家几分的,从京城到云州,各路驿站传送军情向来就快,许比我们知晓得还早。”温宥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