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狼比羊好
  刘福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好恶杀人,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狠下心动手,而且一旦动手,不达目的刘福一般不会收手。这次世家是幸运的,他们的举动尚在刘福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所以刘福这次也只是打算给他们一点教训,并没有起杀心。
  辩论的结果对刘福来说并不重要,不论是谁赢得胜利,刘福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并且刘福也是这样教育儿子刘昊的,身为君王,岂能因为别人的几句言语就改变。就好比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总,怎么可能因为员工的不同意见就改变经营的策略。
  如今的刘福不是一般人,他的态度往往会得到别人的重视。对刘昊如此,自然也就会让一些心存投机心理的人盘算着是不是趁早与刘昊打好关系。只不过刘福对刘昊看顾的很严,平常的手段根本就不能奏效,但这也从来就没有打消过这些人打算趁早投资的念头。
  刘福自信在这种时候没人敢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世家之中也不乏聪明人,都能看出将来能够一统天下的人中他刘福是最有可能的。但讨好他刘福似乎已经晚了些,眼下刘福手下人才济济,即便世家派出子弟前来,那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远没有投资大皇子刘昊要来的回报率高。
  只是想要接近刘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郭奕、赵广这些人能够跟刘昊一起念书,那是因为他们的父辈与刘福关系好,可他们又有什么?说难听点,他们有什么资格派家中子弟陪刘昊读书?家世?出身?那些东西刘福似乎根本就不看重。
  崔、杨两家这次的行动只不过是世家对刘福的一次试探,想要知道刘福对世家的态度,同时也探明刘福对世家的底限。只是很遗憾,世家有些失算,刘福似乎就像是一个老练的猎手,并没有因为崔、杨两家的举动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这样一来世家的计划自然就算是失败。唯一叫世家感到庆幸的,就是这次除了得到一次警告外,他们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对于如何对待世家的问题,刘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味的打压是不行的,如果真的让世家感到了绝望,难保他们不会铤而走险。隋炀帝杨广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登基以后的种种举措让世家感到了危机,这才起兵造反。
  此时的世家虽然没有隋朝时那样强大,但同样也不容小觑。刘福很清楚,即便自己再想要对付世家,那也必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急躁。自己的大汉眼下还不能离开世家的支持,虽然这些年自己一直在支持学院的建设,但想要取代世家成为大汉朝堂人才的输出中心,那还为时尚早。
  出身贫寒的官员终究还是少数,朝中大部分官员,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世家的背景。不单单是在朝堂,就算是在学院内,带有世家背景的学子同样不在少数。
  读史可以明鉴,刘福比起别人要知道的更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自然也就更多。哪怕是唐太宗那种天可汗在对待世家问题上都需要小心谨慎,刘福又怎么可能会认为仅凭杀戮就能解决世家的隐患。
  世家可打压,但绝不对仅凭杀戮来解决问题。持有这种观点的刘福在对待世家问题的时候,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打压,而不是如何灭人满门。与对待外族时不同,世家是属于自己人的范畴,杀的多了,人心也就失去了。
  刘福不希望因为世家的问题而让自己的大汉失去人心,如今天下尚未一统,专心收拾世家的时机未到,眼下只能以警告打压为主。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世家就可以为所欲为,真要是触犯了刘福的底限,刘福同样也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刘福的态度让蔡邕和卢植感到很欣慰。在明白世家这次的意图以后,他们是真担心刘福因为一时之怒而坏了眼下来之不易的局面。而在看到刘福并没有因为这次世家的试探而对世家大打出手以后,蔡邕与卢植不约而同的选择站在了刘福的身边。
  蔡邕、卢植即便不愿承认,但他们的态度往往能决定很多人的态度。作为对西汉贡献颇大的二人,在西汉的人脉,即便是刘福也比不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蔡邕与卢植在西汉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地位,他们的态度谁也不敢忽视。
  眼下这两位就站在刘福的面前,倒不是为了世家那点狗屁倒灶的事情,而是二人也对刘福如何看待内圣外王这个问题感到好奇,跑来想要听听刘福的看法。
  刘福对于两位老师的到来似乎早有预料,两位老师的问题刘福也早有准备。请两位老师落座后,刘福轻声问道:“蔡师、卢师,在您二位眼里,此时此刻,学生应该是行王道好还是行霸道好?”
  “这个应该看是在什么情况下,若是乱世当行霸道拨乱反正,但在盛世则该行王道安抚天下。”卢植想了想后答道。
  “那在卢师看来,眼下算是太平盛世吗?”刘福又问道。
  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卢植回答,眼下自然还是乱世割据的时候,听到刘福问话,蔡邕看着刘福问道:“陛下认为眼下当行霸道?”
  “学生以为,凡事皆应该内外有别,对待自己人,不妨宽仁一些,但在对待敌人的时候,对敌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如果让学生选择,学生自然选择前者。”
  “这就是陛下对待外族时态度强硬的根由?”卢植微笑着问道。
  “卢师坐镇张掖多年,对于外族是个脾性,应该也不陌生。以仁恕对待可曾令外族臣服?除了让他们变本加厉,嚣张跋扈外,似乎并没有出现那些大儒们所期望发生的情况。但如果对外族换一个态度,却意外的得到了外族的臣服。就说前朝汉武,对待匈奴态度强硬,结果呢?匈奴一部分远遁,一部分归附。再说本朝汉灵,一味地忍让纵容,要不是武将还算争气,凉州早丢了。卢师,蔡师,学生是皇帝,身份决定了学生不能像平常人家那样把子女教育成一个个谦谦君子,学生终会一死,而在学生死后,学生的子嗣就会继承学生的位置。一个谦谦君子是无法将一个国家治理好的。他对付不了周边如狼似虎的外族,也应付不了国内心怀不轨的野心之辈。家主不合格,影响的只是一个家族,而一个君王如果不合格,那将影响的就是一个国家甚至民族。”
  “所以你对昊儿很严厉,是对他寄予了厚望。”蔡邕轻声问道。
  “他是我的长子,如果不出意外,将来会继承我位置的人选就是他。我怎么可能不对他寄予厚望。”刘福没有隐瞒,十分坦然的答道。眼前两人是刘福最信任的长辈,也知道这二人口风很严,不会将他们今天谈话的内容随便往外说。
  “那对于其他孩子呢?你打算怎么安排?”卢植忽然问道。
  “他们同样是我的子女,我当然会妥善安排。刘昊会被我定为接班人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是我的长子,而对于其他孩子,我会给他们最大的自有,让他们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你就不担心你的子嗣为了皇位阅墙?”
  “担心啊,所以我让这些孩子从小就在一起培养感情,希望用亲情来打消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不好苗头。”刘福很是诚实的答道。
  “如果还是有孩子禁受不住皇权的诱惑……”
  “……那我会把决定权交给刘昊。”刘福想了想,沉声说道。
  “你不打算管?”蔡邕有些意外的问道。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应该处置谁?不处置谁?”刘福苦笑一声答道。
  见话题有些沉重,卢植转移话题的问道:“陛下打算将昊儿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养子如羊不如养子如狼。昊儿与别的孩子,日后他的态度和决定关系到太多人的命运,一个软弱如羊的人对大汉会是一场遭难。”
  “那你就不怕将来昊儿为了皇位做出傻事?”
  “伤害一家总好过伤害一国。若是昊儿真的为了皇位泯灭亲情,那它也就失去了成为大汉天子的资格,一个连家人都不知道去关爱的人,学生不认为这种人会爱护自己的子民。有什么本事,有什么手段,大可对外族使去,哪怕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只要针对的是外族,那学生也会拍手称快。但如果尽把手段使在自己人身上,那也不过是在做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我相信昊儿不是那种蠢货。”刘福语气肯定的答道。
  关于这次蔡邕、卢植与刘福的谈话,除了在场的三人外,谁也不知道。蔡邕和卢植是衷心希望刘福的教育可以成功,一个将獠牙对外,将温情留给自己人的君王,仔细想想的确是大汉需要的君王,只希望刘昊可以不辜负刘福的期望,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在与蔡邕、卢植面谈了一次过后,刘福又开始了自己按部就班的计划。打下一地治理一地,为了将并州、司隶这种刚到手的地方治理好,刘福不得不暂缓了对外的扩张。这是很必要的,毕竟打仗打的就是一个后勤,如果粮道不稳,对一场战事的胜负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刘福不希望一场战事因为粮草不济而不得不中止,以西汉如今的实力,稳扎稳打才是主流,急功近利并不需要。更何况刚刚收服了曹操手底下那帮文臣武将,总需要时间令他们归心才能放心使用。
  倒不是说刘福不信任曹操那帮人,而是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总需要时间适应。在归降了西汉的这段时间里,已经有太多的事情让曹操感到惊讶。以前就知道西汉很强大,但那也只是雾里看花,许多地方也只是曹操的猜测。但等真的接触到西汉的底蕴之后,曹操才忽然有了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
  自己这帮人还在头疼如何抵御对手的入侵时,西汉已经开始为下一个需要收复的地域制定重建计划。自己这帮人还在为手下人才匮乏头疼,为找到一个人才而沾沾自喜的时候,西汉已经有了系统的选拔人才政策。
  差距啊,这就是差距啊。曹操这些天最常说的就是这三个字,听得陪着曹操的夏侯惇等人都已经有点听腻了。他们这些天也一直在参观学习当中,心里同样有与曹操相同的感慨,只是孟德你也不用一天到晚就把这三个字挂在嘴边吧?
  在又一次听到曹操发出这句感慨的时候,夏侯惇终于开口恳求道:“孟德,我们都知道咱们以前跟西汉的差距很大,你就不用一天到晚的提醒我们了。”
  “元让,我这几天是不是很啰嗦?”曹操有些不好意思的问夏侯惇道。
  “不是一般的啰嗦。不过我们也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实话,我们这些天跟你的感受差不多。”夏侯惇闻言答道。
  “现在想想,我还真是有点庆幸。还好陛下是个顾念旧情的人,要不然我们现在这些人还能不能凑齐还是一个问题。元让,对日后你有什么打算?”曹操感慨的说了一句后问夏侯惇道。
  夏侯惇知道,曹操这是动了出来做事的念头,就是不好意思直接挑明。闻言说道:“只要陛下肯相信我夏侯元让,这百十斤就卖给他也不是不可以,就是不知道他肯不肯买?”
  “这倒也是,那回头我帮你问问。”曹操趁机说道。
  都是一帮有本事的,在认清形势以后,自然不愿意让自己一身的本事就此埋没,只不过为了一点虚荣心,谁也不好主动提出。眼下曹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在曹操说打算去问问刘福打算怎么安排他跟夏侯惇的时候,其他人也趁机请求曹操顺便也帮他们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