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建文元年六月齐泰秘密抓捕燕王部将邓庸,获知燕王造反的真相,建议朱允炆即刻发兵捕捉燕王官署,并密敕北平府都司张信秘密抓捕燕王。张信却听从母亲建议,投靠燕王,将朱允炆的卖了个干净。
燕王躺在床上,面色蜡黄,看这形容,不知情者定然会以为燕王已经病入膏肓,张信心中不禁啧啧称奇。
“下官张信见过燕王殿下。”
燕王虚弱的抬抬手,说道:“张大人不必多礼。本王病重,近日常不知事,听说张大人已过府数次,不知所为何事?”
张信看了看守在床边的三宝,说道:“王爷,此事事关重大,不知可否屏退左右?”
燕王眼神微闪,说道:“他们本王信得过,张大人直说便是。”
张信知晓燕王不信任自己,对他防备情有可原,他犹豫了一瞬,一咬牙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说道:“王爷请看。”
三宝走上前接过密信,双手呈上,燕王打开一看,不禁眼神一冷,淡淡的说道:“张大人这是何意?”
张信躬身说道:“下官生平最钦佩的人便是王爷,皇上让下官对付王爷,下官实在为难。请教母亲,母亲言说,‘王爷有九五之相,万不可逆天而为’,故下官前来投靠,还请王爷收留。”
燕王下床,步履矫健,与先才的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燕王来到张信身旁,亲自将他扶起,欣慰的说道:“张大人快快请起。能得张大人这般良将,是本王之幸。”
张信连忙谦逊的说道:“能追随王爷是下官前世修来的福气,定为王爷扑汤蹈火,肝脑涂地!”
燕王送走张信,紧急召集人手商议,朱允炆既已知晓他们的计划,那他们就该尽快想办法应对。众人齐聚燕王书房,燕王让三宝将从张信那里得到的密信递给众人观看。
燕王扫了一圈部下诸将,淡淡的说道:“建文帝现已知晓本王计划,吾等不能束手待毙,该当如何?”
道衍见众人不说话,宣了声佛号,说道:“阿弥陀佛,老衲昨日受佛祖指示,王爷乃九五之尊,如今不过是龙游浅滩,是时候重游大海,拿回属于王爷的天下。”
崔淼拉着沈清跪倒在地,扬声说道:“吾等愿为王爷拼荆斩棘,肝脑涂地!”
诸将见状连忙跪倒在地,扯着嗓子喊道:“愿为王爷披荆斩棘,肝脑涂地!”
燕王眼底露出满意的笑意,对崔淼更加赞赏,说道:“诸位之忠心,本王愧受。既是天定,那本王也只能顺应天意。”
燕王等人商议如何行事之时,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已经接到朝廷的命令,带领在城的七卫军队和屯田军士包围了王城,并用本栅截断了端礼门等的通道。朝廷削夺朱棣王号和逮捕燕府官属的诏书也在这时到达北平。
张信前往燕王府的消息被谢贵得知,谢贵质问其原由,张信答道:“回大人,下官只身前往王府,只为查探情况,摸清王府布防,以便助大人拿下燕王,此等大功,大人定能更上一步。待日后还望大人在皇上面前多提点提点下官。”
谢贵半信半疑的说道:“你所言可是真?”
张信从袖中,将一张布防图拿了出来,递到谢贵面前,说道:“大人,这是下官买通燕王所属,绘制的王府布防图,您请一观。”
接过布防图,谢贵仔细的看了看,心中的怀疑稍减,拍了拍张信的肩膀,笑着说道:“张大人果然是个人才!若此间事情顺利解决,本官绝对不会忘记你的这份功劳。”
张信躬身,敛去眼底嘲讽的神色,感激的说道:“多谢大人!”
是夜,月黑更高,子时的更鼓刚过,北平城一栋宅子内,鬼鬼祟祟的出来一人,沿着街道一路向着北平府都司衙门而去。那人谨慎的留意着四周的状况,看着近在咫尺的都司衙门,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刚想从阴影处走出,就被人捂住口鼻,拖进了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口鼻被松开,一柄森寒的钢刀架在脖颈上,王允颤颤巍巍的说道:“你、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本官可是燕王府的人,若是你们敢动我,王爷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看着越说越顺的王允,朱高煦嘴角扯出一抹冷笑,从阴影处走出,说道:“王允,遇难时想起自己是王府的人了,那你刚才是想做什么?”
王允听出朱高煦的声音,惊骇的说道:“高、高阳郡王!”
“怎么?看到我很害怕?王大人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成?”
王允畏惧的说道:“下官、下官不知郡王这是何意?”
朱高煦看了看薛禄,薛禄会意伸手在王允身上搜索,刀架在脖子上,王允不敢反抗,只能任由薛禄动作。薛禄从王允身上搜到王府的布防图及一封密信,转身呈交给朱高煦。
朱高煦仔细的看了看,将信件和布防图摔在王允脸上,说道:“现在知晓我是何意了?王允,你真不愧是皇上忠心耿耿的狗!”
王允面如死灰,眼底浮现恐惧之色,却嘴硬的说道:“我忠心朝廷何错之有?倒是你们意图造反,才是乱臣贼子!”
朱高煦冷冷的说道:“你的嘴巴倒是够硬,只是不知你那群妻妾儿女,是否也跟你一样嘴硬。”
王允闻言面色大变,连忙说道:“高阳郡王,此间事都是我一人所为,家里人并不知情,你不要牵累我的家人!”
“若不想牵累家人,那就替我办件事,或许还能放你一条生路。”
王允眼神闪烁不定,问道:“何事?”
朱高煦将事先准备好的王府布防图掏了出来,递到王允面前,说道:“把这个交给谢贵。”
“若我照办,你当真肯放过我的家人?”
朱高煦高傲的说道:“我高阳郡王,向来说话算话!”
“好,望郡王言而有信!”王允虽然不怕死,但不能眼看着自己的父母妻儿受他牵累,在家国面前,他选择了家。
王允拿着朱高煦给他的布防图,走向了谢贵所在的都司衙门,在与守卫一番交涉后,顺利的走了进去。
薛禄担忧的说道:“郡王,你当真信他?”
朱高煦嘲讽的看着都司衙门所在的方向,说道:“老师说过,这王允看上去大义凛然,其实骨子里是个贪生怕死之辈,更何况他的家人在我们手中,不怕他跟我们耍花样。”
一行人站在阴影处静心等待,大约一刻钟后,从都司衙门的后门奔出一匹快马,朝着城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朱高煦见状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说道:“正如老师所料,走!”
一个时辰后,谢贵和张昺带着人手突袭王府,府门守卫拼死抵抗,奈何没有防备,不禁节节败退。谢贵等人冲进王府,径直带人前往燕王寝殿,一路之上没有任何阻碍。
张昺惊疑不定,大声说道:“不好,是陷阱,快退!”
众人反应过来,连忙向外退去,结果为时已晚。燕王一身盔甲,站在远处,冷冷的看着他们,命令道:“杀,一个不留!”
弓箭手得令,一阵箭雨激射而去,谢贵、张昺所带的人手损伤大半,箭雨过后,沈清、崔淼带人冲杀而上,没一会儿,除谢贵和张昺,所有人都被斩杀,浓重的血腥味充斥整个王府,花园的花都被染成了血色。
燕王来到谢贵和张昺面前,淡淡的说道:“降者不杀。”
鲜血染红衣襟的张昺愤恨的看向燕王,啐了一口唾沫,说道:“呸,你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想让爷爷投降,门都没有!”
燕王大怒,举起大刀就向张昺砍去,“咔嚓”一声,鲜血喷溅,张昺的脑袋滚落在地,脸上愤恨的神色犹在。
燕王看向谢贵,冷声说道:“你呢,降是不降?”
谢贵大义凛然的说道:“马革裹尸,誓死不降!”
燕王眼神一冷,说道:“好,本王成全你!”
燕王一刀抹了谢贵的脖子,好歹留了他一具全尸。
与此同时,张玉,朱能等率军攻取九门,经过一个时辰的血战,终于夺取九门,又是两日的激战,都指挥使马宣败走蓟州,北平城彻底被燕王掌控。
建文元年八月,燕王朱棣派使者前往南京,直言齐泰、黄子澄乃是奸臣,请求建文帝予以罢免。
朱允炆连忙召集齐泰、黄子澄前来商议,直言道:“以两位爱卿之见,朕该如何应对?”
黄子澄因放走朱高炽三人,被齐泰打压,现在燕王明显已有反意,他只觉更加心虚,看了看齐泰,没有出声。
齐泰躬身说道:“回禀皇上,燕王的狼子野心,此时已昭然若揭,微臣以为,皇上应撤去燕王官署原籍,声罪致讨。公开他乱臣贼子的身份,定可攻克与他。”
朱允炆点点头,目光落向黄子澄,说道:“黄爱卿以为如何?”
黄子澄刚要说话,就收到齐泰威胁的眼神,他心中颇为不悦,但介于之前他确实有错,也就认了下去,说道:“回皇上,微臣以为齐大人所言甚是!”
燕王躺在床上,面色蜡黄,看这形容,不知情者定然会以为燕王已经病入膏肓,张信心中不禁啧啧称奇。
“下官张信见过燕王殿下。”
燕王虚弱的抬抬手,说道:“张大人不必多礼。本王病重,近日常不知事,听说张大人已过府数次,不知所为何事?”
张信看了看守在床边的三宝,说道:“王爷,此事事关重大,不知可否屏退左右?”
燕王眼神微闪,说道:“他们本王信得过,张大人直说便是。”
张信知晓燕王不信任自己,对他防备情有可原,他犹豫了一瞬,一咬牙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说道:“王爷请看。”
三宝走上前接过密信,双手呈上,燕王打开一看,不禁眼神一冷,淡淡的说道:“张大人这是何意?”
张信躬身说道:“下官生平最钦佩的人便是王爷,皇上让下官对付王爷,下官实在为难。请教母亲,母亲言说,‘王爷有九五之相,万不可逆天而为’,故下官前来投靠,还请王爷收留。”
燕王下床,步履矫健,与先才的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燕王来到张信身旁,亲自将他扶起,欣慰的说道:“张大人快快请起。能得张大人这般良将,是本王之幸。”
张信连忙谦逊的说道:“能追随王爷是下官前世修来的福气,定为王爷扑汤蹈火,肝脑涂地!”
燕王送走张信,紧急召集人手商议,朱允炆既已知晓他们的计划,那他们就该尽快想办法应对。众人齐聚燕王书房,燕王让三宝将从张信那里得到的密信递给众人观看。
燕王扫了一圈部下诸将,淡淡的说道:“建文帝现已知晓本王计划,吾等不能束手待毙,该当如何?”
道衍见众人不说话,宣了声佛号,说道:“阿弥陀佛,老衲昨日受佛祖指示,王爷乃九五之尊,如今不过是龙游浅滩,是时候重游大海,拿回属于王爷的天下。”
崔淼拉着沈清跪倒在地,扬声说道:“吾等愿为王爷拼荆斩棘,肝脑涂地!”
诸将见状连忙跪倒在地,扯着嗓子喊道:“愿为王爷披荆斩棘,肝脑涂地!”
燕王眼底露出满意的笑意,对崔淼更加赞赏,说道:“诸位之忠心,本王愧受。既是天定,那本王也只能顺应天意。”
燕王等人商议如何行事之时,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已经接到朝廷的命令,带领在城的七卫军队和屯田军士包围了王城,并用本栅截断了端礼门等的通道。朝廷削夺朱棣王号和逮捕燕府官属的诏书也在这时到达北平。
张信前往燕王府的消息被谢贵得知,谢贵质问其原由,张信答道:“回大人,下官只身前往王府,只为查探情况,摸清王府布防,以便助大人拿下燕王,此等大功,大人定能更上一步。待日后还望大人在皇上面前多提点提点下官。”
谢贵半信半疑的说道:“你所言可是真?”
张信从袖中,将一张布防图拿了出来,递到谢贵面前,说道:“大人,这是下官买通燕王所属,绘制的王府布防图,您请一观。”
接过布防图,谢贵仔细的看了看,心中的怀疑稍减,拍了拍张信的肩膀,笑着说道:“张大人果然是个人才!若此间事情顺利解决,本官绝对不会忘记你的这份功劳。”
张信躬身,敛去眼底嘲讽的神色,感激的说道:“多谢大人!”
是夜,月黑更高,子时的更鼓刚过,北平城一栋宅子内,鬼鬼祟祟的出来一人,沿着街道一路向着北平府都司衙门而去。那人谨慎的留意着四周的状况,看着近在咫尺的都司衙门,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刚想从阴影处走出,就被人捂住口鼻,拖进了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口鼻被松开,一柄森寒的钢刀架在脖颈上,王允颤颤巍巍的说道:“你、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本官可是燕王府的人,若是你们敢动我,王爷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看着越说越顺的王允,朱高煦嘴角扯出一抹冷笑,从阴影处走出,说道:“王允,遇难时想起自己是王府的人了,那你刚才是想做什么?”
王允听出朱高煦的声音,惊骇的说道:“高、高阳郡王!”
“怎么?看到我很害怕?王大人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成?”
王允畏惧的说道:“下官、下官不知郡王这是何意?”
朱高煦看了看薛禄,薛禄会意伸手在王允身上搜索,刀架在脖子上,王允不敢反抗,只能任由薛禄动作。薛禄从王允身上搜到王府的布防图及一封密信,转身呈交给朱高煦。
朱高煦仔细的看了看,将信件和布防图摔在王允脸上,说道:“现在知晓我是何意了?王允,你真不愧是皇上忠心耿耿的狗!”
王允面如死灰,眼底浮现恐惧之色,却嘴硬的说道:“我忠心朝廷何错之有?倒是你们意图造反,才是乱臣贼子!”
朱高煦冷冷的说道:“你的嘴巴倒是够硬,只是不知你那群妻妾儿女,是否也跟你一样嘴硬。”
王允闻言面色大变,连忙说道:“高阳郡王,此间事都是我一人所为,家里人并不知情,你不要牵累我的家人!”
“若不想牵累家人,那就替我办件事,或许还能放你一条生路。”
王允眼神闪烁不定,问道:“何事?”
朱高煦将事先准备好的王府布防图掏了出来,递到王允面前,说道:“把这个交给谢贵。”
“若我照办,你当真肯放过我的家人?”
朱高煦高傲的说道:“我高阳郡王,向来说话算话!”
“好,望郡王言而有信!”王允虽然不怕死,但不能眼看着自己的父母妻儿受他牵累,在家国面前,他选择了家。
王允拿着朱高煦给他的布防图,走向了谢贵所在的都司衙门,在与守卫一番交涉后,顺利的走了进去。
薛禄担忧的说道:“郡王,你当真信他?”
朱高煦嘲讽的看着都司衙门所在的方向,说道:“老师说过,这王允看上去大义凛然,其实骨子里是个贪生怕死之辈,更何况他的家人在我们手中,不怕他跟我们耍花样。”
一行人站在阴影处静心等待,大约一刻钟后,从都司衙门的后门奔出一匹快马,朝着城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朱高煦见状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说道:“正如老师所料,走!”
一个时辰后,谢贵和张昺带着人手突袭王府,府门守卫拼死抵抗,奈何没有防备,不禁节节败退。谢贵等人冲进王府,径直带人前往燕王寝殿,一路之上没有任何阻碍。
张昺惊疑不定,大声说道:“不好,是陷阱,快退!”
众人反应过来,连忙向外退去,结果为时已晚。燕王一身盔甲,站在远处,冷冷的看着他们,命令道:“杀,一个不留!”
弓箭手得令,一阵箭雨激射而去,谢贵、张昺所带的人手损伤大半,箭雨过后,沈清、崔淼带人冲杀而上,没一会儿,除谢贵和张昺,所有人都被斩杀,浓重的血腥味充斥整个王府,花园的花都被染成了血色。
燕王来到谢贵和张昺面前,淡淡的说道:“降者不杀。”
鲜血染红衣襟的张昺愤恨的看向燕王,啐了一口唾沫,说道:“呸,你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想让爷爷投降,门都没有!”
燕王大怒,举起大刀就向张昺砍去,“咔嚓”一声,鲜血喷溅,张昺的脑袋滚落在地,脸上愤恨的神色犹在。
燕王看向谢贵,冷声说道:“你呢,降是不降?”
谢贵大义凛然的说道:“马革裹尸,誓死不降!”
燕王眼神一冷,说道:“好,本王成全你!”
燕王一刀抹了谢贵的脖子,好歹留了他一具全尸。
与此同时,张玉,朱能等率军攻取九门,经过一个时辰的血战,终于夺取九门,又是两日的激战,都指挥使马宣败走蓟州,北平城彻底被燕王掌控。
建文元年八月,燕王朱棣派使者前往南京,直言齐泰、黄子澄乃是奸臣,请求建文帝予以罢免。
朱允炆连忙召集齐泰、黄子澄前来商议,直言道:“以两位爱卿之见,朕该如何应对?”
黄子澄因放走朱高炽三人,被齐泰打压,现在燕王明显已有反意,他只觉更加心虚,看了看齐泰,没有出声。
齐泰躬身说道:“回禀皇上,燕王的狼子野心,此时已昭然若揭,微臣以为,皇上应撤去燕王官署原籍,声罪致讨。公开他乱臣贼子的身份,定可攻克与他。”
朱允炆点点头,目光落向黄子澄,说道:“黄爱卿以为如何?”
黄子澄刚要说话,就收到齐泰威胁的眼神,他心中颇为不悦,但介于之前他确实有错,也就认了下去,说道:“回皇上,微臣以为齐大人所言甚是!”